国内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

2021-03-28 15:09蔡德芳侯欢欢李凤仙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发病率筛查人群

蔡 婵 蔡德芳 侯欢欢 李凤仙

我国脑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9%,居全球首位,也是疾病所致寿命损失年的第一位病因[1]。脑卒中属健康行为相关疾病,采取健康生活行为方式可减少80%的发病率[2]。健康管理是对脑卒中高危个体或群体健康进行全面评估、监测及分析,并提供健康教育和指导[3],及早识别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在国外,脑卒中健康管理的开展时间早、模式多样,已形成基本体系,而我国尚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4]。现将国内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研究现状、模式、内容及干预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相关筛查数据显示[1],2002年至2013年我国40~74岁人群首次卒中总体标化发病率平均每年增长8.3%。全球90.7%的脑卒中与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疾病、不健康饮食、腹型肥胖、吸烟、酒精摄入、体力活动不足和心理因素等可预防的危险因素相关,具备上述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或既往有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者及颈动脉超声异常者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对此,国家开展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即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自2011年启动以来,组织动员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327家基地医院、1000余家区县二级医院、2700余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加,对全国40岁以上居民进行卒中高危人群筛查[1]。随着社区护理的快速发展,在社区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档案,早期筛查出高危人群,早期进行生活方式和药物的联合干预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为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奠定基础[5]。各地区、医疗机构不断探索先进合理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模式,取得了有效成果。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脑卒中一级预防也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根本措施[6,7]。

2.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模式

近年来,对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式的相关探索较多,而适合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8]。

2.1 医院-社区协同的脑卒中健康管理模式 由医院和社区协同对居民进行健康调查,评估健康风险,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措施来规避危险因素,运用上下联动的方式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实施系统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模式[9]。黄凯帆等[10]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实施医院-社区协同的健康管理模式,增强了居民对脑卒中疾病的认知,帮助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黄远桃等[11]的研究显示,湖南省脑科医院联合社区服务中心对长沙市四个街道社区进行了4年的脑卒中防治筛查工作,共筛查8000例目标人群,开展疾病预防干预,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表明构建医院-社区协同的健康管理模式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防治具有较好效果。

2.2 信息化健康管理模式 采用信息化健康管理模式,不但能够更全面完整的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路径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还能帮助脑卒中高危人群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12]。哈提米汗·买买提等[13]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了为期2年的“互联网+”健康管理干预,有效改善了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生化指标、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对脑卒中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2.3 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模式 中医的拔罐、刮痧、放血疗法对脑卒中高危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的治疗中取得理想的效果[14]。黄蓉等[15]通过构建脑卒中中西医结合“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以中医健康教育小组形式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从而达到对慢性患者群积极干预作用,使健康资源增值。张琦等[16]的研究表明,通过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宣教、功法导引术、穴位按摩等可改善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心血管健康指标,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模式。

2.4 健康管理师主导的自我健康管理模式 健康管理师作为专业人员,能够对人群或个人健康和疾病监测、分析、评估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17]。自我健康管理强调患者要关注自身健康问题,参与设定与疾病相适应的自我管理目标,从而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危险行为,提高其自我效能,改善其功能结局和生活质量[18]。张桂芳等[19]的研究中,把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交由专业的健康管理师负责,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不健康的生活行为。王丽[20]的研究表明,健康管理师对伴有高血压的脑卒中高危患者实行科学管理,能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帮助患者将血压指标控制到正常范围内,预防脑卒中及其他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

3.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的内容

3.1 用药管理 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一旦确诊需终身服药。利用药物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心脏病等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能够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21],但我国高血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普遍较低。据统计[22],在高血压人群中服药率仅为24.8%,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只有5.8%。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用药管理帮助患者正确用药,提高服药依从性,保证疾病防治效果。

3.2 饮食管理 饮食管理的目的是稳定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及控制体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预防或延后相关疾病的发生[23]。根据脑卒中高危人群存在的与饮食相关的危险因素,制订科学合理、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利用限盐勺、控油瓶等工具帮助患者限制高盐、高脂饮食[24]。健康的饮食习惯帮助规避脑卒中高危因素,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3.3 生活方式管理 “早戒烟少喝酒、多运动控体重”。吸烟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之一,戒烟能够快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程度和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还可改善卒中预后,降低复发。研究显示[1]过量的酒精摄入可增加20%的卒中风险,增加16%的卒中相关死亡率。男性每日所摄入的酒精含量应<25g,女性减半[24],不提倡通过少量饮酒的方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对脑卒中高风险人群加强控制体质量,BMI指数≥24kg/m2即为超重,肥胖者应提高疾病风险意识,科学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3.4 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 在脑卒中的各种危险因素中,心理因素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脑卒中患者面对突然的疾病变化,容易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丧失对生活的信心,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后续康复[25]。健康教育的干预对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疾病预防的依从性也极其重要,干预对象主要有健康人群和脑卒中高危人群,教育内容包括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卒中先兆症状、卒中发病症状和急救常识等[26],能够增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自我管理意识。

4.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的干预效果

健康管理在临床上应用广泛,通过良好控制脑卒中高危因素,促使高危人群各项临床指标处于正常范围,避免不良事件发生[27]。刘芬等[28]的研究表明,脑卒中高危人群得到健康管理干预能明显改变生活行为方式,减少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林东如等[29]应用健康管理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在控制血压、血脂及血糖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孙志辉等[30]对社区健康体检的40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为期1年的研究显示,健康管理能够实现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31]。健康管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的健康成果,以最合理的消费支出获得有效和全面的疾病预防,达到利益最大化,值得在临床推广。

5.结论

目前缺乏相对有效的方法治疗脑卒中,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有效方法就是预防。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管理,通过探索科学合理、积极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为脑卒中高危人群普及相关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其预防、筛查和自我管理的意识,积极主动进行规范用药、合理饮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发病率。我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亟待加强。

猜你喜欢
发病率筛查人群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