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雨薇 杨 敏 崔文成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医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2)
肠系膜淋巴结炎(ML)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临床以腹痛为主症,伴有发热,咳嗽,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西医学者认为此病可因链球菌感染或肠道炎症致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时并发[1]。现代医学尚无明确治疗及用药指南,多采用抗感染、抗病毒、解痉止痛等方法治疗,ML易反复发作,长期使用抗生素,易使小儿产生耐药性;中药汤剂口服,口感欠佳,小儿依从性差,难以坚持长时间的治疗,患儿家属的配合度欠佳。近年来中医外治疗法发展迅速,治疗ML具有操作便捷、安全可靠等优点[2],现总结如下。
中医学古代文献中,尚不存在ML的病名,根据其表现症状,将其归类于“腹痛”“瘰疬”范畴。《幼科铁镜·辨腹痛》中云“腹痛……其因不一,有寒痛,热痛,伤食痛,积滞痛,气不和而痛,脾虚而痛,肝木乘脾而痛”[3]。后经过众多医家的探索研究,更加明确此病的病因病机。结合小儿生理特点:心、肝常有余,肺、脾、肾常不足。肺为娇脏,主皮毛,易受外邪侵袭,雍亚云等[4]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功能不固,冷热不自知,加之护理不当,风寒湿邪气侵入于内,故ML常并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宋铁玎等[5-7]认为脾之不足为本,饮食不当,脾胃失运,乳食积滞中焦;中焦气机不利,痰湿、血瘀及气滞内结;或过食生冷,寒邪客脾,气血运化不畅;或素体气血亏虚,后天失于濡养,脾胃虚冷,脾阳不济而致病。《黄帝内经》曰“诸痛皆属于肝,肝木乘脾,则腹痛”。小儿生性执拗,父母多娇生惯养,使肝失疏泄,肝气横逆,气机升降失常,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瘀而致痛。ML大致可分为:腹部中寒证、乳食积滞证、脾胃虚寒证、气滞血瘀证、痰湿内结证等。治疗以调理气机、疏通经脉、解毒散结、理气止痛为主,辅以消食化积、健脾和胃。
有研究发现,脐部的表皮角质层最薄且无脂肪组织,脐下富含丰富的动静脉网络和神经侧枝,并与筋膜、腹膜相连接,可应用药物外敷脐部。推拿应用各种手法配合选穴,通过外界对穴位的刺激,可缓解病证,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针刺特定穴位(如四缝穴)可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加强胃肠道的蠕动,提高机体免疫力。艾灸有抗炎、抑制炎症递质释放的作用,通过抑制炎性反应,促进修复局部病变组织、改善功能,还可通过调节中枢/病变局部神经介质起到镇痛作用[8]。中药烫熨法可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皮下微循环,减轻局部组织炎症。耳穴压豆可有效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缓解各种胃肠道症状,加速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理瀹骈文》中言,贴敷药物能“切于皮肤,彻于肉理,摄于吸气,融入渗液”。药物通过穴位贴敷,透过患儿的皮肤渗入经络,到达病灶,解除病痛。
3.1.1 单一疗法 孟庆凯等[9]治疗60例脾胃虚寒证患儿,对照组30例使用氨苄西林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治疗组30例运用温中芳香止痛药(肉桂、胡椒、小茴香、丁香、五倍子、吴茱萸、莱菔子各20 g,研磨成细粉混合过筛,以陈醋调成糊)置于纱布上,贴敷神阙穴4 h,每日1次,治疗2周。观察发现退热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温中芳香止痛药中丁香、肉桂、小茴香温中行气,五倍子敛肺降气、吴茱萸降逆止呕,诸药合用疏畅气机,温中行气,辨证加减,综合治疗,疗效明显。祝蕾等[10]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使用习诺肠系膜炎贴;对照组100例,使用广谱抗生素常规治疗。观察组中的患者症状消失及淋巴结恢复情况,有效率达92.31%。盛海英等[11]分两组治疗162例气滞血瘀证患儿,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木香8 g,枳实8 g,莪术8 g,干姜8 g,延胡索10 g,黄连12 g,炒白芍10 g,磨粉用水调成糊状,贴于患儿天枢穴、气海、关元等穴位,其炎症消除时间及疗效优于常规西药对症治疗。以上几位学者均选用延胡索、白芷、木香等药物,起到温中补气、镇痛化瘀作用。患儿体内气血运行通畅,疼痛自愈。郑丽[12]治疗痰湿内结证患儿,将含有黄连、枳实、山药、木香、延胡索、麦芽、表面活性剂、薄荷油等中草药的中药贴片贴至关元、神阙、中脘穴上,每日1次,5~7 d为1个疗程。观察发现该治疗方法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远高于使用抗病毒、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的有效率。
3.1.2 联合疗法 沈珍芹[13]观察治疗50例脾胃虚寒证患儿,对照组25例使用益生菌及抗生素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药物组成有黄连、大黄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的小丸取1.2 g,研末。凡士林调糊,将以上药物敷于神阙穴并固定),每次6 h,每天1次。观察治疗效果与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发现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黄连、大黄等药具有袪滞、健脾、化痰之效,通过穴位贴敷,改善症状,祛邪扶正。张诚[14]随机选取64例脾胃虚寒证患儿分组治疗,观察发现使用小建中胶囊加暖气贴(组成:肉桂50 g,丁香50 g,吴茱萸50 g,小茴香50 g,乌药50 g,荜茇50 g,延胡索50 g,冰片50 g,三七25 g)的治疗有效率高于仅服用小建中胶囊。研究发现暖脐贴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赵泾泾等[15]观察研究64例脾胃虚寒证患儿,对照组32例仅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脐疗及超短波理疗(功率为60~70 W),脐疗是将丁香、肉桂、吴茱萸等芳香散寒止痛药研粉制成药丸,敷于神阙穴,并配合超短波理疗,每次30 min,1日2次,5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方法运用极为巧妙,选用芳香走散、温通散寒药物配合超短波的微热,标本兼治,缓解患儿疼痛症状,改善患儿虚寒体质。张艳芝[16]将60例气滞血瘀证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运用中药穴位贴敷(延胡索30 g,白芷30 g,木香30 g,干姜30 g,小茴香30 g,肉桂30 g,磨至细末,取适量用醋调和,捏制为药丸,敷于患儿(神阙穴处),每日1次,每次8 h,配合静脉输液,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仅适用输液治疗,且前者症状好转时间远短于后者,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郑玲玲等[17]研究92例气滞血瘀证患儿,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贴(延胡索10 g,木香8 g,炒白芍10 g,枳实8 g,莪术8 g,黄连12 g,干姜8 g磨成细粉,温水调至糊状涂抹于方形无菌纱布上,贴敷于气海、关元、天枢、神阙、中脘等穴位上),每次5 h,每日1次。治疗7 d。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刘小莉等[18]研究发现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贴敷(选用具有通腹降气止痛功效的生大黄、芒硝、延胡索各等分,研粉,蜂蜜适量调匀),外敷神阙穴见效更快,疗效更稳。张俊绮等[19]临床研究发现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配合腹痛贴(白芷、黄连、猫抓草、乳香、细辛研粉后,凡士林调成糊状)贴敷神阙穴,淋巴结消散情况和疗效均好于单纯中药口服。张晓莹等[20]临床观察60例湿热蕴脾证患儿,治疗组30例口服木香导滞丸加减,并予自拟散结方外敷神阙、中脘、天枢穴,对照组30例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口服,7 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木香导滞丸和外敷散结方均具有清热散结、理气止痛功效,能改善症状,缩小肿大的淋巴结。
小儿推拿是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防病的一种方法。现如今,小儿推拿临床应用广泛,社会接受度高。
3.2.1 单一疗法 庄娟娟等[21]治疗腹部中寒证患儿,通过揉外劳宫500次,揉一窝风500次,补脾经500次,摩腹500次,拿肚角5次,按脾俞、胃俞、大肠俞各500次,每日1次,共8次,治疗外感寒邪而痛效果较好。补脾经能健脾和胃,补养气血,扶助正气,祛邪外出;揉外劳宫温通阳气,发汗解表;一窝风温中行气,发散风寒,且一窝风又与拿肚角相伍,治疗寒性腹痛为佳。诸穴配伍,温通行气,驱寒外出,腹痛自愈。段亭[22]对比研究60例湿热壅滞型ML患儿,对照组给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治疗组以散结止痛膏(青皮、陈皮、枳实、厚朴、大黄)作为介质,补脾经、运八卦、退六腑300~500次,推三关100~200次,揉天枢3~5 min,顺摩腹5~8 min,拿肚角5~8次,每日15 min,共治疗4个疗程(1个疗程为7 d),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用上述穴位与手法配合,共奏清热祛湿、消积导滞之功。
3.2.2 联合疗法 高扬等[23]研究观察60例腹部中寒证患儿,对照组30例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行气散寒药(白芷、木香、小茴香、丁香、枳壳、厚朴各5 g)贴敷于神阙穴、天枢穴、气海穴、关元穴,每日1次。配合推拿手法(揉一窝风、小天心,推板门、大肠、四横纹、三关,揉中脘、神阙、足三里),每个穴位推拿2 min,每日2次,疗程为7 d。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诸穴配伍可温补元阳、调畅气机。安全可靠,副作用小。陈楚云等[24]观察研究120例患儿,对照组60例患儿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腹安散(双柏散、藿香、法半夏、陈皮等量配比后混合,生姜油调至糊状,每次取3 g外敷于中脘穴,结合点按大肠俞,每次0.5 h,每日2次),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远小于对照组,疗效显著。刺激大肠俞可调节肠道运动及气血运行,缓解症状。樊国群[25]临床研究治疗80例患儿后发现,对照组40例仅适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40例患儿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配合腹部穴位按摩(顺时针按摩肚角、神阙、中脘、丹田),治疗效果优于仅用抗生素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法通过穴位的选择及巧妙的手法应用,可达到调和脏腑、疏通经络、祛邪扶正的作用。
针灸疗法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配合一定的操作手法,治疗全身疾病。灸法是应用艾的温通配伍火的阳热属性及所灸药物的药性,外达肌肤、经络,内连脏腑,使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
3.3.1 单一疗法 柳春梅[26]运用隔姜灸神阙穴的方法治疗18例患儿,有效率为100%。颜晓等[27]运用针刺尺腹、公孙穴配合神阙穴灸法,将炒白芍、五灵脂、肉桂、制乳香、制没药、艾叶、炙甘草、细辛、冰片药粉填满面圈,艾炷置药粉上点燃,施灸2 h,每周治疗2次,4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治疗26例患儿,总有效率达100%。上述诸药配伍养血活血、温阳散寒止痛。公孙穴与冲脉相通,冲脉起于胞中,循腹至胸中而散,可疏调肠胃、解痉止痛。鞠晓青等[28]用理气止痛散(组成为延胡索、木香、白芍、炙甘草、陈皮等研磨混合)制成药饼敷于神阙穴,并用艾炷灸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5.2%。《难经》言“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此法将穴位及药物配合,充分发挥其协同作用,安全性好,起效快。尹明霞[29]将60例脾胃虚寒证患儿分两组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使用艾灸神阙穴,结果发现效果好于常规西药治疗,“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艾灸神阙穴能够激发体内经气,疏通经脉,可谓“久冷伤惫,可灸百壮”。龚闯[30]研究60例脾胃虚寒证患儿,治疗组30例给予百笑灸(灸神阙、中脘各15 min,每日1次,2个疗程共14 d)配合口服理中汤加减,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30例口服理中汤加减,有效率为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百笑灸为近几年研制的新型灸法,临床应用较传统灸法更加有效、便捷。丁宗富等[31]通过治疗180例ML患儿,发现针刺足三里、四缝穴点刺配合武当八宝紫金锭治疗比单纯口服武当八宝紫金锭总有效率高。针刺足三里穴可疏调胃气以止痛,点刺四缝穴可调和气血,协调脏腑。张艳平[32]临床治疗64例ML患儿,对照组31例患儿采用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33例患儿应用摆阵法、小回旋灸法或雀啄灸施灸于腹部、大椎至胸3椎;中脘、神阙、关元等穴位,每日5~10 min,7 d为1疗程,1~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远好于对照组。
3.3.2 联合疗法 刘华奇等[33]临床观察40例痰湿内结证患儿,对照组20例患儿常规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用药线点灸,药线点灸是用炮制过的药线,在神阙穴左右上下旁开1.5寸及双足三里,2 d灸1次,并配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90.0%。刘华奇认为“百病皆损于阳”,药线点灸可激发体内阳气,促进病愈,且操作简单,临床推广价值高。
中药烫疗是中国具有悠长历史的传统疗法之一,借助药力与热力的综合作用,烫熨在患者皮肤,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透过皮肤渗透到患处,起到活血行血、温中散寒止痛的作用。
雍亚云[4]临床观察60例脾胃虚寒证患儿,对照组30例给予理中法中药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理中汤加减口服及中药烫熨包(内含药物:桃仁20 g,红花10 g,桂枝30 g,川芎20 g,艾叶30 g,鸡血藤30 g,当归20 g,威灵仙20 g,羌活20 g),将30~40℃的药包以脐周为中心做回旋运转。结果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烫疗的应用,达到内病外治,疗效显著。上法选用大量温经散寒、化瘀散结、行气止痛的药物,增强活血化瘀,温中行气之功。内病外治,颇有疗效。莫俊辉等[34]临床观察90例患儿,对照组45例单用西医治疗,观察组45例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吴茱萸盐包热熨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吴茱萸可理气止痛、热熨脐周,使药力作用于病所,促进病愈。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均可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机体的某个部位出现不适时,耳郭上相应的穴区就会出现反应。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从而有效地缓解病痛。
许晓娟[35]临床观察发现使用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可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谭丽珍[36]临床观察60例患功能性腹痛的患儿,治疗组30例采用耳穴压豆(选取胃、脾、肠、肝、三焦等穴,将王不留行籽贴敷于穴上,每日按压3~5次,每穴1 min,隔日1次)联合自拟温胃散(将吴茱萸、丁香、肉桂、苍术等药研粉,用蜂蜜调成糊状,贴敷于神阙穴,每日1次),对照组30例患儿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结果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穴压豆是刺激耳郭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内达脏腑,行气止痛。
ML发病率日益剧增,口服药物治疗,难以避免药物首过效应、胃肠及肝脏的不良影响,且经常使用抗生素也易造成儿童肠道菌群的失调。随着新时代优生优育的理念和家长对中医接受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中医手段解除患儿病痛。中医外治治疗方法,无伤脾胃之弊,且避免了口服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大改善了患儿的依从性,也逐渐成为家长的首选。整理总结近几年文献发现,中医外治法在ML治疗中的使用大幅提高,众多学者将多种技术手段联合应用,充分体现了中医“理、法、方、药”的配合。不仅达到解除病痛的目的,更标本兼治,调理体质,减少疾病复发率。中医外治法治疗此病疗效显著,可操作性强,安全性高,是临床上治疗ML的优选,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中医外治法不仅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诊疗思路,也为临床治疗其他疾病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
中医外治法治疗ML历史悠久,已得到临床验证。然而,现阶段关于中医外治法治疗ML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临床应用方面,未进行大样本临床试验,部分研究并未对年龄层次,治疗时长等方面根据个体差异作细化;在基础研究方面,中医外治法治疗ML缺少有效机理、作用机制的探讨。因此,要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证实中医外治法治疗ML的有效性,并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做到因人制宜、辨证施治,并配合实验研究探索其作用机制、有效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