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菁 王欣彤 张思奇 朱 嘉 指导 方祝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心悸是指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神失养或心神受扰,出现心中悸动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按病情轻重分为惊悸和怔忡,因惊而悸谓之惊悸,时作时止,病情较轻;无惊而悸谓之怔忡,发无定时,病情较重。西医学中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以及心功能不全、心肌炎、一部分神经官能症以心悸为主症者均可参照心悸病辨证论治[1]。方祝元教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岐黄学者,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载,尤对心系疾病见解独到,诊治经验颇丰。笔者有幸聆听方师教诲,获益匪浅,现将其辨析心悸的体会阐述如下,并附验案1则,以资借鉴。
心悸最早可见于《黄帝内经》,称之“心澹澹大动”“心下鼓”等,如《素问·痹论》记载“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2],指出心痹可见心下鼓,其发病与风寒湿三气杂至相关,并强调外邪为其病因。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谓之“心下悸”“心动悸”“惊悸”,其发病多与痰饮水气、发汗误治及阴亏阳虚相关,并提出相应治法,如“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宋代严用和认为七情可致心悸,如《济生方·惊悸论治》曰“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元代朱丹溪认为其发病主要与虚及痰相关,虚为气血亏虚,以血虚多见,痰饮日久化火,痰火常兼夹为患,如《丹溪心法·惊悸论治》云“心血一虚,神气不受,此惊悸之所肇端也”。明代张景岳认为心悸多为虚,且为阴精虚损,诚如《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言“凡此者,即皆怔忡之类,此证惟阴虚劳损之人乃有之”。清代王清任重视瘀血致病,其在《医林改错》中创血府逐瘀汤治疗心悸。
方师根据各医家见解结合数十载临床经验,认为心悸病因无非外感内伤,病机不离虚实两端,尤应重视外邪致病,而六淫之中,火热毒邪伤心最重。因心火之明,赖心阴相滋,若心中阴亏,则阳气外盛,本于同气相求之理,火毒之邪易凑于心,使火愈炽、阴愈涸,心神不宁,则心悸作。内伤则责之七情、饮食及劳倦,心之气血阴阳失调,以致邪实内生,心无所依,神无所主,心悸乃作。邪实之中,痰瘀最为多见,痰浊、瘀血等有形实邪,阻塞脉道,心神失养而发病,而痰瘀日久化火,痰瘀与火热搏结为患,心神不宁而心悸,加之火盛伤阴,心阴暗耗,以致病情反复缠绵难愈。本虚之中,以阴血亏虚为主,因心主血脉,心藏神,血养神,阴血不足,心神不舍,心悸乃作。且“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因本虚,邪实才成,故六淫可致本虚,本虚易受邪扰,痰浊、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心悸的重要病因,临证之时当明辨虚实,分清本末,灵活处之。
方师认为心悸的诊治应重视整体观念,心悸虽病位在心,但其发病与其他脏腑密不可分,尤其肝脾肾诸脏,治疗时也应兼收并蓄,脏腑同调,其临床擅用双心理论以养血安神之法平心悸,对于火热之证,常用清肠之法以清肠腑之热而泄心火使悸止,上述之法,每每用之,获效甚殊。
方师谓以“心悸”就诊的患者,首先需明确“心悸”是否为独立疾病,还是某个疾病的伴随症状,如真心痛的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可出现心悸,风温高热不退的患者亦可出现心悸,但上述情况,心悸皆为次症,并非独立疾病,需加以鉴别。动态观察疾病、重视证候病机,对诊断、认识疾病起到关键作用,临床应加以重视。而中医诊断明确后,应当中西相参,结合西医疾病诊断,对整体把控疾病、明确病因病机及处方施治具有积极意义。方师强调,外感所致心悸[3]多属西医学范畴中的病毒性心肌炎,疾病早期热毒侵心,治当以清热解毒、养心安神为主,用银翘散合炙甘草汤治之,此期患者心悸伴有外感热证之候,所犯之邪为热毒,向内可直攻于心,邪毒之所以有机可乘,乃正虚于内,心气失守所致。此时治疗,清热解毒之药当力专效强,才可祛邪攘外,同时需兼顾本虚,培补心之正气,予以安内。随着病情进展,外邪渐祛,正气因御邪耗损加重,内生之邪渐显,如痰浊瘀血阻滞心脉,法当固本为先,辅以祛邪,治以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或化痰通络,方选炙甘草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病情至恢复期、缓解期,正气亏损明显,法当培本为要,根据气血阴阳亏虚之别,分而补之。内伤所致之心悸,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者多见,西医学中快速型心律失通常以气阴两虚为本,瘀热搏结为标,治疗上以清热化瘀、益气养阴为大法,缓慢型心律失常以阳气亏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治疗上以温阳益气,祛瘀化痰为大法。临证之时,方师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提出心悸发作期,常以祛邪为务,缓解期,则以扶正为要。对于临床表现不甚明显的患者,中西疾病相参显得尤为重要,应结合舌苔、脉象,分型辨证,处方治之。
《类经·藏象类》曰“心为一身之君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以应万几,脏腑百骸,惟所是命,聪明智能,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4]。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君主”,有主导统领其他四藏之权,肺为“相傅之官”,肝为“将军之官”,脾为“仓廪之官”,肾为“作强之官”,五藏各司其职,协同运作。方师谓心悸虽为心病,但五藏实为整体,治疗时不可偏废,现将其常用五藏治法概述于下。
2.2.1 温通心阳 心为离火,《素问·金匮真言论》[2]谓之“阳中之阳”,心之阳如丽日当空,阴霾自散,若心阳不振,则阴邪内生,心悸则作。方师言因心阳不振而发心悸者,可有上冲感之典型症状,并常需手按胸前,可伴胸闷、乏力、短气,舌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治当振奋心阳,温通心脉,选桂枝甘草汤加减治之。若病情进展,阳气不振,兼有阴血亏虚,可见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脉结代,则需选炙甘草汤加减,常用药物炙甘草、桂枝、生地黄、阿胶、麦冬等,此类型常见于患心律失常日久患者。若为因虚致实,出现痰浊、瘀血之证,可酌情加用通阳化痰、活血化瘀之品,如薤白、石菖蒲、郁金等。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之“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5],方中炙甘草为君药,其主要成分甘草酸与黄酮类物质能对抗乙酰胆碱,阻止动脉硬化进展,增强心肌抗缺血的活性,且药理作用与炙甘草药量呈正相关[6],因而方师临床用此方时炙甘草可用至10 g,酌情与生甘草同用。
2.2.2 交通心肾 肾为坎水,心肾相交,坎离相济,则人身之水火相合,温煦之气敷布周身,若肾水过寒、上凌心火,或肾水不足,心火过亢,皆可导致心神被扰,发为心悸。前者属于阴证,患者可伴畏寒肢冷、腰酸乏力,舌淡胖苔薄白或腻,脉沉弦,并常兼有痰饮、瘀血之证候,治当温通心脉,振奋肾阳,常选真武汤加减或金匮肾气丸加减,常用药物有附子、桂枝、肉桂、茯苓、白术等;后者属于阳证,可伴有心烦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常兼有痰热之证候,治当清火养心,滋阴益肾,可选天王补心丹或黄连阿胶汤加减,常用药物熟地黄、生地黄、阿胶、麦冬、百合等。方师言肾为先天之本,内藏精气,临床常以补为主,用熟地黄、山茱萸肉及山药以滋补肝肾,取六味地黄丸三补之义。
2.2.3 养心健脾 脾为坤土,后天之本,水谷精微入胃,经坤土之输布,化生气血津液,供养脏腑,心亦受之,且土为火之子,子虚可盗母气,故饮食劳倦伤脾,则气血生化乏源,心失所养,发为心悸,患者可伴有面色萎黄、纳差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缓,治当养心健脾,益气和血,临证可选归脾丸加减,常用药物有黄芪、当归、党参、白术、甘草等。若脾虚日久,痰浊内生,甚则郁而化火,挟痰上扰心神,以致心悸频作,可伴有面赤失眠、纳呆呕恶、虚烦不宁,舌红苔白腻或微黄,脉弦滑或滑数,治当理气化痰、清热化湿,常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常用药物有黄连、法半夏、竹茹、茯苓、枳实、陈皮等。患者若平素胆小,心悸易因情绪不稳而发,方师常应用温胆汤加减,以使悸止。
2.2.4 补益心肺 肺为兑金,脏之长也[7],为水之上源,功主气,朝百脉,与心同位上焦,共主血脉运行,若肺气不降,则血脉不行,若心火不旺,水饮则停,凌心犯肺,心气失守,可发为心悸,诚如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悸》中所言“其气虚者,由阳气虚弱,心下空虚,内动而为悸也;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主火而恶水,水即内停,心不自安,则为悸也”[8]。此类型患者可伴有咳嗽咯痰、胸闷气喘,舌淡红苔薄白,脉涩或弦,治当补益心肺,温阳化饮,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之,常用药物有茯苓、桂枝、白术、甘草、黄芪等。
2.2.5 宁心疏肝 肝为震木,类东方春生之象,体阴而用阳,内藏血,为心火之母,风木急则心火散。若肝失疏泄,则气机失常,气滞血瘀,心脉不畅,甚则肝木化火,母病及子,心火上亢而发病,可伴有急躁易怒、胸胁胀痛,舌红苔薄白,脉涩或弦数,治当疏肝理气、宁心通络,方选柴胡疏肝散或丹栀逍遥丸加减,常用药物有柴胡、香附、当归、白芍、赤芍、川芎、牡丹皮等。方师治疗心肝火旺所致之心悸喜用钩藤,源自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心-肾-子宫轴”学术观点,心肾不交本质是心肾之间阴阳、水火的动态平衡失调[9]。方师将该理论转化运用到心悸病治疗中,认为肝为肾之子,亦为心之母,其气主升,可启达在下之肾水上交在上之心火,使南北交通。若肝木失养,肝风内动,携雷火上扰心神,使心神不宁,心悸频作,此时治疗重点在肝,清肝即可宁心、息风则可安神,钩藤[10]息风之时可镇降肝火,为治疗此证型心悸之要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1],钩藤主要成分钩藤碱能抑制瞬间外向K+电流及抑制延迟整流K+的通道,并能延长心电图的P-R、Q-T间期以及增宽QRS波,证明钩藤在抗心律失常方面的作用。
“此保心者,当填之以坎,而和之以坤者”[12],方师谓心悸之治,亦不离此理,治在心,但不止于心。本虚者,五藏气血阴阳同调,邪实者,根据邪实性质不同祛之,对于病久正虚邪恋者,标本同治,扶正祛邪共用。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2]。心之功,如君主,有主宰之权,对一身之脏腑气机、神志活动起决定作用,方师经过临证总结,认为中医之“双心”可理解为“君主之心”和“神明之心”,具体体现在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两方面,此二心异常是心悸发病的重要原因,也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其倡导双心并治,以“和血法”治“君主之心”调和血脉,用“安神法”治“神明之心”安定心神[13]。
和血法具体可分为养血、活血、破血,养血可分补气生血、填精补血,常选血肉有情之品,药如黄芪、当归、熟地黄、阿胶、鹿角胶等;活血主要为活血化瘀,药如丹参、桃仁、牡丹皮、三七等;破血主要为破血逐瘀,适用于瘀血明显,正气尚可的患者,必要时可选虫类药,如莪术、苏木、水蛭、土鳖虫等。
安神法对于因情志诱发心悸的患者而言,十分重要。心悸患者,多伴有情志不舒或夜寐欠佳,上述种种可诱发心悸,加重病情,故处方之时佐以安神定志、调达气机之品,可起桴鼓之效,方师常用安神药,如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茯神、远志、龙骨、磁石等,酸枣仁及柏子仁常用至20 g以上;常用理气药有柴胡、香附、青皮、木香等。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灵枢经·本输》中指出“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14]。而现代医学[15]亦证实肠道菌群与心血管疾病相关,肠道微生态失衡可产生大量内毒素和炎症因子,上述内毒素、致炎因子可引起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从而引起心悸。因此方师重视清肠化湿之法在心悸治疗中的应用,尤其适用于兼有湿热证的患者,言“心火可从小肠出”,取“导赤散”之义,其常用清肠化湿药有蒲公英、马齿苋,而方师用药强调量效关系,对于早搏频发的此类患者,黄连可选用到10 g,以冀重拳猛击,可收奇功。
患某,男性,23岁,因“心悸间作2月余”就诊,于2012年1月31日初诊。患者自诉2011年11月中旬,因发热腹泻1 d后而感心慌胸闷,于外院就诊,查心电图示“心动过速”,血沉升高,EB病毒IgG(+),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予以抗病毒、营养心肌、控制心率等治疗,半月后症状逐渐缓解,但心慌胸闷反复发作,多次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或ST-T轻度异常改变,刻下:患者心慌胸闷时有发作,劳累后明显,无胸痛,身倦乏力,面色少华,潮热汗出,夜寐欠佳,小便黄赤,大便正常,舌质红,花剥苔,脉细数。查体:血压115/75 mmHg;心率106次/min,律尚齐。诊断:心悸病(热毒侵心,心神失养)。治法:清热解毒,养心复脉。处方:金银花30 g,连翘20 g,苦参10 g,黄连3 g,板蓝根20 g,淡竹叶10 g,玄参15 g,生地黄15 g,麦冬10 g,莲子心5 g。7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二诊2012年2月7日:心慌胸闷明显改善,潮热不显,夜能入睡,舌苔少津,脉弦细。更方为西洋参6 g,麦冬15 g,五味子6 g,苦参6 g,玉竹10 g,黄连2 g,丹参10 g,秦艽10 g,竹叶6 g。28剂水煎,早晚各1次。三诊(2012年3月6日):心慌胸闷不显,情绪紧张时偶有发作,舌质淡红,少苔,脉弦细。处方:清热养心颗粒(院内制剂由金银花、黄连、黄精、百合、山豆根、甘草等组成),每次10 g,每日3次,口服。连服28 d,病情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按语:本案首诊结合患者症状、病史以及体征,诊断心悸病,辨证属热毒侵心,患者虽发病日久,但仍有潮热,表明热毒未清,抓住病情之机,治疗以清热解毒攻邪为主,兼以益气养阴扶正,药后热退,心慌、胸闷明显减轻,早搏基本控制,表明热毒渐退。二诊热毒减轻,气阴耗损明显,故调方为益气养阴为主,兼以清心解毒,调理月余症状基本缓解,但病毒性心肌炎大多数病程迁延难愈,病情易反复,需要长期用药治疗,故三诊后给予具有清热解毒、养心安神的清热养心颗粒以巩固疗效。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首分虚实,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应清热祛火、祛痰、化饮、行瘀。其次分期,初期邪毒较盛,予以清热解毒祛邪为主,中末期邪祛正虚,扶正为先。可根据患者所处阶段,选用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中药,如苦参、甘松、红花等[16],若患者伴有腹泻等湿热搏结肠道之症,可选用清肠化湿之品,选用上述药物当辨证型,同时注意药物副反应,如苦参乃苦寒之品,过用可败胃气。
心悸为临床常见疾病,亦为疑难病症,见于西医学中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肌炎及神经官能症等疾病。西医治疗主要有药物控制、射频消融术及起搏器植入治疗等,疗效确切,但存在药物治疗的副作用、电生理治疗的禁忌证及并发症、疾病易复发等问题,中医治疗具有副作用少、控制再发、提高生活质量等优势。方师临证治疗此病,善于辨机,根据邪正盛衰之势,分阶段应机处方,待病情平稳,以丸散剂培补正气,以期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