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圆圆
(东台市中医院, 江苏东台224200)
腹泻有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之分,可归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慢性腹泻,通常每日排便超过3次以上,粪质稀薄或水样便,多伴有排便急迫感或失禁、腹部不适等症状,病程常超过4周,或表现为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经云:“湿胜则濡泻”,“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由此可见,湿邪是导致“泄泻”的重要因素,而“湿邪”的产生与脾功能密切相关。感受湿邪,若脾气旺盛,足够将水湿及时代谢出体外,仅仅会出现短暂腹泻或不出现腹泻,而慢性腹泻多因湿邪缠绵,困阻脾胃,或脾气素虚,内生湿邪,水液运化失常,小肠不能分清泌浊,水走肠间,从而出现久泻不愈的症状。
慢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常为非感染性因素引起,困扰着许多患者,严重者乃至失禁,痛苦不堪,患者往往辗转多家医院,做过诸多检查,使用多种药物仍未效。该病单一证型很少,复合为多,常需要复方治疗。笔者总结出“升清降浊、补消并用、寒热并用、通涩兼施”的治疗原则,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述如下。
脾胃居于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这里将脾胃合论,说明二者在功能上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然而二者的生理特性又截然不同,脾宜升、胃宜降,二者之间的升降关系存在协同性,不升则不降、不降则不升。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清阳不升则出现腹泻,浊阴不降,窃居阳位而出现痞胀,维持中焦升降的平衡是治疗慢性腹泻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治疗上升清与降浊两法并行不悖。
“升清降浊法”的使用以“腹泻”“痞胀”两组症状为主要切入点,“腹泻”以大便次数增多、形状改变为主要表现,此乃“清气在下”;“痞胀”可见胃脘部或脐周的胀满、嗳气等症状,此乃“浊气在上”。多用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平胃二陈汤、枳术丸等。方中“升清”多用葛根、升麻、柴胡、羌活、防风等祛风升散药,使得脾气得升,同时又有“胜湿”的功效;“降浊”多用半夏、厚朴、枳壳、陈皮等降逆通气药物,使得胃气得降、浊气下行。
腹泻日久必定伤及脾气,导致脾气下陷,还会伤及肾阳,肾阳一亏,二便失司,火不生土,腹泻益重,治当温补肾阳。
脾胃运化失常,因虚致实,食湿积滞胃肠者不在少数,临床常见嗳腐吞酸、完谷不化、脘腹胀满等。本病虚实并存常见,当用补消并用之法。
“补消并用法”以“脾虚肾亏”“湿困食积”所表现症状为切入点。脾虚肾亏临床常见体倦乏力、面黄少华、腰膝酸软、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舌淡胖大;而湿困食积多见身体困重、脘痞纳差、嗳腐吞酸、完谷不化、舌苔厚腻或如积粉等。常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资生丸、四神丸、真武汤、保和丸、平胃散、达原饮等。方中“补脾”多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扁豆;“温肾”多用附子、肉桂、干姜、补骨脂、吴茱萸;而“消法”多用苍术、厚朴、草果、槟榔、半夏等燥湿化浊,用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等消食导滞。
《伤寒论》273 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7 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从这两条经文可以看出,太阴病腹泻的本质是“藏有寒”,治疗应当以“温”为主。观湿邪和脾脏的特性,湿为阴邪、脾为阴脏,宜用温法。许多慢性泄泻患者之所以长期不愈,就是因为脾阳虚衰或者命火不足,不能运化水湿之邪而造成的。
腹泻日久,湿邪在体内容易化热,出现湿热的标象,或者本身由于湿热之邪长期稽留,因脾虚不能运化、湿热稽留,临床常见黄苔、口干口苦口臭、大便黏滞、矢气臭秽的表现,又当清化湿热。
由此可见,腹泻日久,很容易呈现以虚寒为本、湿热为标的寒热错杂及虚实夹杂的表现,寒热并用法正是所宜。
寒热并用法以“虚寒”“湿热”所表现症状为切入点,应对的症状体征有:体倦乏力,肢冷畏寒,面黄少华,腰膝酸软,腹痛绵绵,大便黏滞,矢气偏臭,伴舌质淡红或淡黯或黯红,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舌苔黄厚腻或薄黄腻,这种舌象十分常见。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黄连汤、半夏泻心汤、乌梅丸等加减。方中“温阳”多用附子、干姜、桂枝等药,起到温脏散寒、补火生土的功效,“清热”常用黄连、黄芩、黄柏等药,达到清热坚阴、燥湿止泻的目的。
脾失健运,湿邪壅滞,常出现肠腑气滞的表现,如腹胀、肠鸣、矢气频多等,针对这种症状,就要采用“通”的治法,此言“通”,非“通下”,而是理气。理气可以助脾运、助化湿,使得气机通畅,肠腑恢复正常的传化功能,如《金匮要略》所云:“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转大气”是治疗水液代谢障碍的一个重要方法。
《医学入门·泄泻》云:“久则升提,必滑脱不禁,然后用药涩之”,《医宗必读》中提出“治泻九法”,其中也包括了“酸收法”和“固涩法”。长期腹泻,精微流失,许多人出现消瘦、精神不振等症,故使用涩法很有必要,有言“痢无止法”,其实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慢性痢疾当止还是要止。
通涩兼施法应用以“水精流失”“湿阻气滞”所表现的症状为切入点,临证常以泻下频数、甚则失禁、形体瘦削、体倦乏力、腹胀肠鸣、排便不爽、虚坐努责等症为主要表现。方用木香顺气丸、香连丸、厚朴温中汤、白术厚朴汤、桃花汤、真人养脏汤等进行加减。方中“通”多用木香、槟榔、青皮、陈皮、厚朴等药物行气通滞;“涩”的药物包括酸涩药和煅制的矿物药,酸涩药常用石榴皮、诃子、乌梅、五味子、罂粟壳等,矿物类药有煅龙骨、煅牡蛎、赤石脂、禹余粮等。
梅某,男,66岁。2020年1月2日初诊。
患者大便溏薄10余年。肠镜提示结肠息肉,已夹除。刻诊:大便溏薄,时而呈细条状,日行7~8次,时而排便不畅、虚坐努责,伴有形寒肢冷、乏力、腹部胀满、肛门坠胀、矢气较多。舌黯红胖大边有齿痕、苔淡黄厚腻,脉沉滑。辨证乃脾之阳气亏虚、湿热困阻,治以温阳健脾、燥湿清热,予附子理中汤、葛根芩连汤、七味白术散加减。处方:
炙附片10 g,干姜10 g,桂枝10 g,党参15 g,苍术10 g,炒白术10 g,黄连6 g,黄芩10 g,藿香10 g,葛根15 g,枳壳10 g,木香10 g,车前子10 g。7剂,水煎,日2服。
1月9日二诊:大便细条状,每日3~4 次,排便不爽,肛门坠胀,矢气仍然较多,舌脉同前。前方去附片,将白术改为生、炒白术各15 g,加槟榔10 g,7 剂。
此后仍以一诊方加减调治1月余,病获痊愈。
按语:患者脾阳不足、脾虚下陷,故而腹泻经年不愈,且见肛门坠胀;湿阻气滞,故见腹部胀满、矢气频多、时而大便不畅,法以温阳健脾、燥湿清热,升降、寒热、补消并用,兼以调气。方中干姜、附片、桂枝温阳,黄芩、黄连清热,党参、白术健脾,苍术、藿香、车前子除湿,葛根、枳壳升降气机,木香理气止泻。二诊症状虽已明显改善,但大便不成形且不畅,寒证不甚明显,故去附片,加入槟榔调气,加生、炒白术各15 g,健脾宽肠,生白术通便效果较好,炒白术健脾功效卓著,一通一补,一润一燥,对于腹泻而又排便不畅的患者,常以生白术、炒白术并用,收效较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