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中国医药导报》主笔 潘 锋 记者 张浩臣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瑞华教授在从医的路上一走就是三十余年,更难能可贵的是徐瑞华教授从没有将临床技术的打磨与基础研究割裂开来,而是坚持孜孜不倦地试图通过科学研究促进对肿瘤的了解,不断创新诊疗技术,更好地救治患者。凭借一个又一个学术上的突破和临床应用上的创新,徐瑞华教授逐渐成为肿瘤防治领域全球顶尖专家之一,并用自己的精湛医术和求索精神鼓舞和感动着身边的人。
徐瑞华教授长期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在消化系统肿瘤治疗、早诊筛查、转移耐药方面做出国际先进的创新性成果,是我国晚期胃肠肿瘤精准治疗及免疫治疗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多年来徐瑞华教授取得了许多国际领先的创新性成果,在国际上首创的3 项晚期肠癌治疗方案将患者生存期延长至2 倍以上,采用ctDNA 甲基化诊断技术使早诊率提升15%,对胃癌患者采用创新分子标志物指导下的免疫治疗策略,明显提高了疗效。在12 月19 日揭晓的“2020 年第十四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中,徐瑞华教授凭借其在肿瘤防治领域尤其是消化道肿瘤方面的卓越贡献获得科技成果转化奖。成立于2007 年的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旨在奖励从事生命化学及相关领域研究并在科研创新、成果推广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助力他们进一步取得成果突破。
徐瑞华教授主持学术报告
全世界范围内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高、疗效差、死亡率高,是威胁公众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的徐瑞华教授发现消化系统肿瘤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偏高,其中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肿瘤,以胃癌为例中国患者的就诊和确诊时间明显偏晚期,而目前的化疗、免疫治疗等方法对于晚期患者或转移性患者的有效性、生存期的改善都是十分有限。
“面对肿瘤这样重大疾病一方面我们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新的药物,但仅仅只是这些探索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肿瘤发生早期的时候打断癌变过程以求事半功倍,提高肿瘤早期筛查诊断水平需要临床医生、医院、科技界、企业界等的通力合作。”徐瑞华教授说。
徐瑞华教授指出,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经典的方法来进行肿瘤筛查和诊断,如检测相关的血液、尿、粪便以及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但由于肿瘤早期往往非常隐蔽症状不典型,造成现实中肿瘤早诊早筛常常面临各种困难。以结直肠癌为例,现在的诊断金标准是肠镜检查,而在中国如果按照指南推荐的标准进行人群筛查将超过亿人,以现在的医疗资金的能力是难以承受的。在肝癌方面目前早期诊断常用的甲胎蛋白(AFP)虽有较高的特异性,但其敏感性只有50%~60%,AFP 尚不是一个最理想的肿瘤生物标志物。
徐瑞华教授一直希望能够有新的方法更好地先把肿瘤高危人群筛查出来,然后再让他们进行传统金标准筛查,从而提高肿瘤预防和早诊效率。研究发现,通常在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可检测到肿瘤细胞坏死凋亡后所释放的循环肿瘤DNA(ctDNA),ctDNA 携带有与原发肿瘤组织相一致的分子遗传学改变,理论上可以作为肿瘤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基于这一原理的无创“液体活检” 新技术已成为当前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徐瑞华教授带领其团队近年来朝着ctDNA 这个方向不断探索,通过研究不同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甲基化规律,发现了用于肝癌早诊的ctDNA 甲基化标签。2017 年10 月徐瑞华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权威期刊、自然出版集团旗下 《Nature Materials》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通过对4~5 毫升少量外周血中ctDNA 特定位点甲基化水平的检测,可以对肝癌进行准确的早期诊断并对疗效和预后进行预测,这项创新的ctDNA 甲基化液体活检技术诊断吻合率达97%,相较此前提高早诊率15%。徐瑞华教授通过研究还发现ctDNA 甲基化标签筛查结直肠癌的敏感性达89%,据此建立了结直肠癌筛查新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消化系统肿瘤的早诊率和便捷性,徐瑞华教授率领团队研发了相关诊断试剂盒,目前已获批开展临床研究。
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医学的有机结合让医学呈现出了一种崭新的面貌,学科交叉为医学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为提高消化道肿瘤识别率,徐瑞华教授带领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了10 多万例患者和健康人的内镜结果,在超过100 万张图片样本基础上经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建立了一套接入云端、实时反馈的人工智能内镜辅助诊断系统。借助这套系统可在缩短检查时间的同时让上消化道癌识别率达到96%,尤其是可有助提高初级医生的早诊准确率,达到与大医院有经验医生的相似水平。徐瑞华教授表示,在获得相关机构审批后下一步将在更多的医院开展合作以进一步完善这一技术,以便让新技术早日惠及患者。“一些基层医院人员的诊断经验相对不足,容易对一些早期消化道肿瘤漏诊,如果能把这个技术推广到基层医院,它的社会价值是非常大的。”徐瑞华说。
临床诊疗是攻克癌症的主战场,多年来徐瑞华教授狠抓临床诊疗,布局建立了全瘤肿多学科MDT 团队,增强单病种多学科规范化诊疗力量;大力开展医疗新技术、新疗法、发展微创外科技术,中心机器人手术治疗量在全国肿瘤专科医院中排名第一;日均放射治疗量逾千例,治疗患者人数居世界第一。医院近年来先后获批建设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并获得省市专项基金支持建设世界水平的肿瘤医学高地。
临床和科研往往被人为地划上一道界限,而在徐瑞华看来临床和科研是统一整体的两个方面。
“对于肿瘤的治疗我有很多的遗憾,最大的遗憾就是我们还没有更好的早期发现肿瘤手段,也没有更好的方法让晚期肿瘤患者得到有效治疗,而所有新的疗法和诊断方法都要在患者身上进行探索,这离不开临床医生的实践,可以说临床与科研的高度结合才让医学发展到了今天。所以,我认为一个好的医生不尽需要有精湛的医术,还一定要有创新的思维,要从事更多的科学研究工作。”徐瑞华教授说。
在徐瑞华教授的推动下临床与科研结合这一理念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作为一个典型的研究型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拥有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很多临床大夫既是医生也是临床医学研究者,他们一方面把临床中遇到的问题带到研究中去寻找答案,另一方面将一些创新的疗法引入临床实践中,探索如何为肿瘤患者提供活得更长活得更好的机会。每年医院约有5000 例肿瘤患者参与到各类临床研究项目中,其中约1500 例患者会被纳入到有关新药的临床研究,这也使医院成为推动全球新药临床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医学研究者兼医院管理者,徐瑞华教授希望医院未来继续向这个方向发展并最终成为国际领先的创新型医疗机构。
徐瑞华说,“现代医学的分类越来越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我们当然要深耕厚植,掌握前沿方向,把知识转化为对患者的帮助,但仅有这点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储备更多的知识才能不断地推进肿瘤学发展。21 世纪是精准医学的时代,一个肿瘤学专业的医生如果没有很好的生物学特别是基因组学知识储备,那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特别是在推动一些创新疗法的探索中就可能会感觉到力不从心。只有将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有创造性的医生和医学科技工作者。”
三十年前20 出头的徐瑞华便成为了一名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生,此后他师从国内肿瘤化疗首开先河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管忠震教授学习肿瘤诊治,在管忠震教授的精心指导下从硕士到博士专业水平显著提升。2002 年带着强烈的学习国际先进肿瘤诊疗技术的愿望,徐瑞华远赴全球著名的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做访问学者,三年的历练让他开阔了视野,肿瘤诊治和研究的思维与能力也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在此期间徐瑞华将目标锁定在消化道肿瘤领域。
在多年的临床与科研经历中徐瑞华教授深刻感受到了学科交叉的力量,从医三十余年来正是这种不断的创新,以及通过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以求更好地救助患者的渴望,强烈地驱动着徐瑞华教授在繁忙的工作中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他把这个求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比作“福尔摩斯破案”。这种态度显然也影响到了徐瑞华教授身边的人,医院同事之间平常坐在一起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设计临床研究,如何开展转化试验。
徐瑞华教授结合大量中国病例的临床实践,带领行业协会推动并建成了中国消化道肿瘤规范化诊疗体系,受国家卫健委委托先后牵头制定了消化道肿瘤相关诊疗规范10 项并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消化道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的提高。徐瑞华教授在消化道肿瘤治疗方面做出多项重要贡献,国际首创的3 项晚期结直肠癌治疗方案将患者生存期延长至2 倍以上,并成为新的国际标准;创新了分子标志物指导下的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策略,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通过肿瘤突变负荷可找出对PD-1 抗体治疗有效的胃癌患者,在国际上首次发现POLD/POLE 基因突变对PD-1 抗体治疗有效。
对于职业生涯源源不断的创新和发现,徐瑞华教授说:“我是个临床医生,一辈子从事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我深知肿瘤治疗方面现在还有很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当面对患者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真的希望能够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去帮助他们,这种使命感和责任心将激励我在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上不断地去努力探索。”
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抗击肿瘤是徐瑞华教授一直在做的事,作为“2020 中国肿瘤学大会”大会执行主席,徐瑞华教授带领医院全体职工克服疫情影响,勇于担当,凝心聚力,成功牵头承办了我国肿瘤学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学术会议。“2020 中国肿瘤学大会”取得巨大成功,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肿瘤学界的学术交流。
11 月24 日“2020 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1689 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授予804 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徐瑞华教授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
“拼搏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这是徐瑞华教授用来激励自己和团队不断前行的一句话。作为医院学术带头人,徐瑞华教授以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学术追求为大家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每个人直面癌症攻坚克难。徐瑞华教授带领的团队两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荣获2019 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作为医院院长,徐瑞华教授坚持以“人民是否满意”为第一标准,带领全院向着“让癌症成为历史”的梦想不懈攀登。在2019 年度世界医疗机构自然指数排行榜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位列全球肿瘤中心第五位,位列国内专科医院第一位。
“我们要永远不忘选择医生这个职业的初心,以坚守、努力与精益求精的医术追求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徐瑞华教授说。正是这份坚守与坚持使徐瑞华教授不断攀登,成长为消化系统肿瘤领域学科带头人和国际学术研究的引领者。他首次创建了晚期结直肠癌治疗新方案,建成了全程治疗新体系;完善了晚期胃癌的靶向治疗策略,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期;牵头的多项研究结果被国际权威的欧美指南引用,在世界范围推广应用。
徐瑞华教授积极谋划战略布局,“十三五” 期间谋划布局建设“三最一流”,即国内专科布局最全、服务规模最大、诊疗水平最高,综合实力国际一流肿瘤中心宏伟蓝图,清晰规划了医院“三步走”战略,到2035 年步入世界顶尖肿瘤中心前列。科学研究是攻克癌症的前沿阵地,人才是第一资源,在中山大学的支持下徐瑞华教授引育并重,实施人才建设“领航计划、腾飞计划、展翅计划”,不断孵化各层次人才,搭建了一支由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组成的“金字塔”人才梯队。近五年来医院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累计80 项临床研究成果被世界肿瘤诊疗指南采纳,在NCCN 引用中国大陆学者成果排名榜上位列国内医疗机构首位;获得省部级一等奖9 项,国家级成果奖励2 项。不久的将来还将建成前沿医疗技术平台、高水平科研平台、肿瘤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究应用平台三大平台,不断探索生命之谜,解读肿瘤密码。
医者父母心是徐瑞华教授最常说的一句话,徐瑞华教授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职工不断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尽可能为患者送去更好的医疗服务。大型公立医院改革以来徐瑞华教授以病友满意为标准,推动流程再造,改善就医体验;不断改善就医环境,打造宾至如归的花园式医院,在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三方评估中,患者、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列全国样本专科医院中排名第二。
为了服务更广大有需要的病友徐瑞华教授积极探索分级诊疗新形式,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以便让医院一流的肿瘤规范化诊疗技术惠及其他各省份及边疆的老百姓。2019 年医院与泛中南地区14 省60 余家医院联手组建国内规模最大的肿瘤专科联盟,并通过援疆、援藏、援外和智力帮扶工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攀升,医院门诊住院量快速增长,医院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设置了集成式患者综合服务中心,中心集导医服务队、综合咨询台、一站式服务中心、药品报告邮寄中心为一体,构建全流程高效服务链,让患者诊疗一步到位。“云诊室”网上复诊、人工智能诊疗决策系统等 “互联网+医疗”健康诊疗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效率,扩大了服务范围,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
“我们的目标非常高远,我们立足在世界最大的湾区,要有雄心和气魄,紧跟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步一步征战世界癌症高地,成为世界顶尖的肿瘤中心,这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徐瑞华教授说。
徐瑞华教授说:“作为医生,我们看到医学进步为社会创造一个个奇迹,看到患者通过我们的治疗恢复健康,重新走向社会,就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让我们为实现健康中国而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