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病的临床研究

2021-03-28 19:26韩燕
健康之家 2021年11期

韩燕

摘要:目的:研究在角膜病治疗中应用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淄博市淄川区医院收治的60例角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治疗。比较两组炎症介质[白介素(IL)-13、IL-10、IL-4]水平、症状缓解情况、创面愈合情况及疗效满意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13、IL-10、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症状缓解率、创面愈合率、疗效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在角膜病治疗中应用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的效果确切,可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有效缓解症状,促进角膜修复和愈合。

关键词:角膜病;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炎症介质

角膜病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疾病,主要表现为畏光、流泪、疼痛等,以三叉神经感觉支受损为临床特点[1]。有研究表明,房水以及角膜缘的血管网是角膜的营养来源,角膜本身无血管,一旦角膜受到热烧伤、爆炸伤、化学伤等损害,会引起角膜溃疡或上皮缺损,并延长创面愈合时间[2]。角膜上皮层感觉敏锐,存在丰富的神经末梢,一旦形成溃疡或出现缺损,则会导致难以忍受的疼痛,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3~4]。目前,对角膜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修复上皮缺损和预防感染,但常规用药难以达到理想疗效,且病情恢复缓慢。本研究探讨了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淄博市淄川区医院收治的60例角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8~71岁,平均(40.3±3.2)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8~70岁,平均(40.5±3.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角膜病的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及临床检查确诊;年龄≥18岁;单眼病变;入院前未接受任何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4]:伴有精神疾病或沟通交流障碍;患有恶性肿瘤;伴有全身免疫系统疾病;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伴有重要脏器如心、肝、肾等病变;对本研究过敏;依从性差或中途脱落。本研究满足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要求,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泰利必妥滴眼液或妥布霉素滴眼液局部給药,1~2滴/次,2次/d;每晚睡前采用适量迪可罗眼膏涂抹于患处,然后包扎眼部。观察组采用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治疗,其基础曲率半径8.4 mm,直径14 mm,厚度0.06 mm,含水量58%。充分清洁患者眼睑,指导患者正确佩戴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注意不能用力按压角膜接触镜。佩戴第1、3、5、7天时采用裂隙灯检查角膜染色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炎症介质指标[白介素(IL)-13、IL-10、IL-4]水平。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情况(完全缓解:患者流泪、畏光、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上述症状基本消失,但存在异物感和刺激感;未缓解:上述症状加重或无变化[5])、创面愈合情况(完全愈合:缺损部位全部愈合,荧光染色呈阴性;部分愈合:缺损面积缩小,荧光染色减少;未愈合:缺损面积无变化甚至恶化[6])及疗效满意情况(采取自拟调查问卷评价,分为不满意、尚可、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炎症介质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IL-13、IL-10、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3、IL-10、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症状缓解率更高(P<0.05)。见表2。

2.3 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创面愈合率更高(P<0.05)。见表3。

2.4 两组疗效满意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疗效满意率更高(P<0.05)。见表4。

3讨论

近年来,角膜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与日俱增,不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还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危害。角膜病涉及两种病变类型,一是大泡性角膜病变,这是一种晚期表现,主要因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造成,此时角膜发生大泡破裂现象,可造成视力降低和剧烈疼痛;二是丝状角膜病变,主要特征为复发性,属于角膜上皮病变,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流泪和异物感,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恰当,极易导致角膜瘢痕化以及血管化的严重后果[7]。

作为合成IgE的关键调节因子,IL-4可促进B、T等细胞分化和增生,促进T细胞分化后加速分泌和合成IL-13、IL-10等因子,然后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在T、B细胞发育中,IL-13有重要参与,而作为Th2细胞因子,IL-10在免疫反应中有重要参与[8]。在角膜病变发生后,上述指标均存在高表达现象。既往临床常用泰利必妥滴眼液或妥布霉素滴眼液、迪可罗眼膏等治疗角膜病,但难以达到理想疗效。而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在近几年应用广泛,通过在患者眼球表面正确放置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可发挥屏障作用,有效保护角膜上皮受损的创面以及正在愈合的部分,有利于促进上皮细胞移动,并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从而加速创面愈合,提升整体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IL-13、IL-10、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症状缓解率、创面愈合率、疗效满意率更高(P<0.05)。综上所述,在角膜病治疗中应用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的效果确切,可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有效缓解症状,促进角膜修复和愈合,患者普遍较为满意,可进一步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大伟.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眼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健康大视野,2021,7(6):228.

[2]梁宇.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病的疗效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1):61.

[3]唐涵锋,陈艳榕.抗生素眼药水联合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病及对患者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影响[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9,33(6):360-362.

[4]彭家民.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病的可行性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9):3972-3973.

[5]金靖.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病的可行性研究[J].临床研究,2019,27(7):45-47.

[6]赵洁,张丽红,张春艳.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4):116-117.

[7]张永平.角膜病应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2):51.

[8]陈燕.内眼手术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病变行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农村卫生,2016,5(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