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珊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追求“中国梦”和大国复兴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的基石作用。
早在2019年先贤鲁班、墨子故里枣庄市举办的新时代中国卓越匠心文化论坛上,职教界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唤卓越匠心文化;匠心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同时也是职教文化之根脉;匠心铸魂,大力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
当前,正值新旅校重整行囊再出发、书写建设奋进之笔的重要时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如何将卓越匠心文化融入到旅游专业部的发展中,使其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车之轮、鸟之翼,倾力打造“匠心传习”的党建品牌,“红绿蓝三色”校园文化品牌,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匠心文化是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价值创造;是善作善成、不断革新的智慧结晶;是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超越精神;是爱岗敬业、科学理性的创新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际形势正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尤其需要大力弘扬卓越匠心文化。
首先,我校的文化和校训,都有对匠心文化、工匠精神的体现,十分契合。如:旅校追求卓越的精神。我们要传承旅校精神,并结合匠心文化上好每一节课。旅游类课程本身就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培养学生的技能,讲好学校,讲好家乡,不断地实践磨练打磨才能有一篇好的导游词,才能使学生提高技能水平。成为行业的专业人士。
其次,倡导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全面提升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打造特色旅游专业。
十九大报告指出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职业教育中的立德树人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的学生。“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优良的道德品格是一代新人全面发展的底色。要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在公共学科课程体系中深化德育教育。要加强典型工匠宣传,以成功工匠案例启发学生、激励学生。同时,完美的人文品格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和灵魂,要大力推行人文教育,以塑造完整的“人”而非单向度的、工具化的“匠”为出发点,涵育人对价值道德的终极关怀,对做事的完美追求和心灵的沉潜宁静。要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夯实文化基础,以人文教育多学科知识的交汇贯通,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人文教育来铸匠魂、育匠心、造匠韵,塑造完整健全的人。
再次,用多种多样的活动促进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提升,适应现代化旅游业的转变。以下几点是我们的探索和尝试:
1.深入开展各专业技能闯关活动,学生有成就感,老师有获得感。
在原有的技能节的基础上,更加细化,设计闯关活动,每个学期都会有一到两次的闯关,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美容、化妆、形象设计、景点等课程不断摸索,形成适合自己的闯关模式,课程体系。
2.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
积极开展校级技能大赛活动,参加各级各类学生大赛,促进学生的发展,2021年我校导游大赛参与人数达到96人,经过三轮的比赛有26名同学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由于扎实的校内大赛文化积淀,在2021年河北省职业院校中职组的导游大赛中6名参赛选手获得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名的好成绩。大赛融入专业部教学中是我校旅游专业部一大特色,这样提升整体学生水平,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用大赛精神涵养匠心文化,同时作为匠心文化的载体,传承发扬。
3.抓住教育教学契机开展各种活动。
针对学生的校服穿着问题,开展校服导游词创作活动,既提升了旅游专业学生技能又让学生对于校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热爱学校,热爱校服,提高校服穿着的意识和整齐度。
“学党史强技能奋斗正当时”的学生抖音讲党史活动,在建党100周年开展,目的是在党史的宣讲过程中提升学生对党的热爱和专业技能水平,促进学生掌握先进的媒体技术,适应现代旅游业转变对人才的发展要求。团委和旅游专业部共同开展“学党史强技能 奋斗正当时”学生抖音讲党史大赛。讲好党史故事,讲好英雄人物。
在电商崛起,文旅融合的新形势下,抖音媒体被广泛关注,出现了以其为依托的新型旅游模式和商业业态,同时红色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讲好党史,是从业者的重要岗位能力,也是旅游专业部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从学习抖音制作到出精品,很多同学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深入红色教育基地、走进革命圣地、寻找当地典型的纪念碑、党员活动广场等等。
最后,提升旅游各专业教学过程和实践的精细化的高度统一,是工匠对技术、管理和产品精益求精、永无止境的追求。在中職学校教育中,这种精神的孕育主要来自教学过程和实践过程的精细化的管理,也来自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从细节入手,打造旅游教育品牌。
总之,打造特色专业,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的庞大工程,涉及到教育、教学、实习、就业各个方面。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用工匠精神不断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培养模式的过程本身就是匠心文化传承的过程。在这里用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首任馆长潘建宙的话作为结尾,让我们共勉:人人都可以成为工匠精神的实践者,工匠精神,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恒于业,诠释的是对高品质的忠诚度和责任感。工匠精神以匠心为本,是信仰,是坚守,是追求极致,是勉励创新。在中国历史上工匠精神从未中断,它生存于中华血脉之中,不喧嚣,只永生,在每一个时代和历史的重要转折时期,它都能释放光热,疏通渠道,搭建平台,迎接未来文明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