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小娇
(甘肃省靖远县三滩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靖远 730600)
近年来,养鸡产业的快速发展让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概率大大增加,该病降低了鸡群的养殖质量,增加了治疗成本等,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在这种情况下对鸡大肠杆菌病做好预防、控制,对现代养殖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鸡大肠杆菌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可结合中西医两个方面进行。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鸡群均会发生鸡大肠杆菌,需根据具体特征进行治疗。
鸡大肠杆菌病是因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发生后产生的血清型比较多,临床表现也比较复杂。鸡大肠杆菌病为条件性传染病,多为继发与并发性疾病[2]。根据大肠杆菌菌体抗原、表面元、鞭毛抗原的组合存在差异,因此在研究上将大肠杆菌分为不同的血清型,迄今为止发现的血清型已经多达数千种。鸡大肠杆菌是肠道杆菌科的埃希氏菌,因此被简称为大肠杆菌。在自然界当中广泛存在,同时也是禽畜肠道正常栖居菌。在禽畜体内很多菌株无致病性,而且对机体有益,能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被宿主吸收利用,进而产生对病原菌的抗体。大肠杆菌的一部分血清型菌株有一定的致病性,当鸡群身体健康且抵抗力良好的时候不会发病,但是如果鸡群机体健康状况下降就会增加感染的概率,一般是在应激情况下出现致病性,导致鸡群感染[3]。鸡鸭鹅等家禽均存在被感染的可能性,鸡群的感染一般集中在4月份,主要的传播途径有3种:(1)母性种蛋带有病毒垂直感染;(2)种蛋不带病毒但是被鸡舍内其他携带病毒物质感染,将病毒在孵化器和保存期内侵入到蛋内部;(3)接触传播,在体内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肛门、皮肤创伤等均能够进入到鸡身体内部,而鸡舍内尚未及时清理的粪便、饲料、饮水、设备、空气等均是传播病毒的媒介。鸡大肠杆菌也可以单独发生,也常常作为一种继发感染而存在,常见共发病毒有鸡白痢、伤寒、呼吸道疾病、支气管疾病、禽霍乱等。
鸡大肠杆菌病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多于病毒和球虫等感染并发,影响巨大,感染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对养鸡业的影响巨大,严重影响动物的经济价值。近年以来很多耐药性药物的产生让鸡大肠杆菌病成为危害鸡群养殖的最主要病毒之一。
中医学中的兽医是我国传统兽医学的核心,积累了千年的历史,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20世纪之后我国的畜牧业养殖从传统养殖方式变得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为我国兽医学的发展带来了极大条件。中医治疗具有低毒性、无抗药性、整体调剂的优势,与西方治疗方式相比有极大的优势。因此将传统兽医治疗手段与现有兽医治疗相结合,成为当前兽医发展的重要目标。目前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常使用抗菌性药物治疗,而由于养殖业人员滥用药物进行治疗,导致鸡大肠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防治效果也显著下降。且抗菌药物在机体内的残留降低了肉蛋品的品质,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危害到公共卫生安全。中医防治具有抑菌消炎、抗内毒素损伤,消除耐药菌株等作用,在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毒中的研究被不断重视。
中医学认为,鸡大肠杆菌病属于湿热壅积而产生的里热证,是过量水湿导致脾脏功能衰减,脾阳受困无法运化水湿,久而久之就成为湿热之邪,导致脾脏运化功能下降,脾脏功能失调。临床症状主要是粪便呈黄白色、黄绿色,质地稀松,食欲下降,颓废而逐渐消瘦,精神沉郁、羽毛松乱,还伴随呼吸道症状,鼻分泌物增加,呼吸非常费劲。部分病例还存在肿头综合症,造成死亡率大大提高。
腹腔恶臭难闻,有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多数病例腹水多,呈黄色胶冻样。纤维素性心包炎,肝脏肿大而有淤血,部分肝脏表面散布多种针头大小的灰白色小点,有非常明显的肠道黏连、黏膜充血、出血、肺部淤血,肾脏肿大而出血,其他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
室内无菌环境下取肝脏、脾脏涂片,使用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在视野内可以观察到很多少数红色小杆菌。无菌环境下采集濒死鸡腹腔的渗出液和脾脏、肝脏渗出液,分别接种普通肉汤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进行培养,确定培养时间。之后观察肉汤培养基内有絮状物生长的痕迹,而麦康凯培养基内有红色菌落的生长。通过镜检能够明显观察到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根据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测等手段确定是鸡大肠杆菌病。
继续培养大肠杆菌,使用纸片法来进行药敏实验,证明对头孢噻呋、丁胺卡那高度敏感,对各种霉素中度敏感。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要点是中药清热解毒、燥湿法,结合西药治疗。
(1)中药组方:黄柏、大青叶、穿心莲分别准备0.2kg,黄连0.15kg,大黄与龙胆草0.15kg。准备好之后准备8kg大锅水,煎熬到5kg左右,煎煮之后将水过滤出来,倒入鸡舍内的水箱给鸡群饮用,同时连用4d。
(2)西药:头孢噻呋1g,兑水10kg,供鸡群饮用,同时连用4d。该法治疗到第3天,死亡率明显下降,鸡群的食量显著增加,在第4天逐渐恢复正常。
治疗过程中,中药药剂主要是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方法,因此也可选用七味胆膏散、七清败毒颗粒、止痢散、复方白头翁散、四黄止痢颗粒等药物,结合西药氟苯尼考、恩诺沙星配合饲料来投喂,达到合理的防治效果。
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禽畜和部分群体内。如果养殖场存在管理问题,管理不够精细,气候突变、鸡舍内通风不良、通风条件差等情况都会导致鸡群感染病毒,导致鸡群免疫力降低。通过研究发现,鸡群正气虚弱、卫气亏损,体内潜伏的病毒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逐渐强盛,同时机体受到外界邪毒的感染,引发鸡大肠杆菌病以及其他疾病。湿热毒邪会的产生会使鸡群出现突然死亡的现象;热邪由表入里,常见肺部疾病、呼吸急促,鼻尖分泌物增加;集聚肠道,粪便为黄色、黄绿色;热邪伤害肝脏,肝脏呈现紫红色,表面散布针头大小的坏死点。在中药方剂中,黄连清火,集中在心经的火;黄柏清肾脏的火气;大青叶和穿心莲清热解毒,能够凉血消斑;大黄和龙胆清肝部火气,利胆,促进消化和吸收,提高食欲。整体上配合西药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当中发现仅仅使用西药治疗并不能够完全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效果更加明显。
首先做好饲养管理,尤其是鸡舍内的环境卫生、日常消毒两个方面。在鸡进入鸡舍之前需要对鸡舍和饲养用具进行全面的清洁和打扫;使用火碱与季铵盐类、碘等进行全面消毒。鸡进入之后要避免交叉进鸡,同时避免和多日龄鸡混合饲养的现象。养鸡应该做到全进全出,而过道、门口等均应该做好消毒检查。其次,检查通风和空气净化,主要是降低室内的氨气浓度。及时清理粪便、污染物,控制鸡群的饲养密度;在净化空气方面,可以使用过氧乙酸等溶液来净化空气。第三,本地的鸡群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制作成杆菌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这也是预防病毒的有效途径。注射自家苗对本地相同血清的菌株感染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安全性也非常高,保存只需要放至在阴凉处。
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优于防治,中医治疗的方式常常是在饲料和水中加入抗菌、抗病毒的中药成分来达到预防的效果。从实际情况出现,做好对养殖场的鸡群大肠杆菌病毒防治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