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鸣洲
(绍兴市柯桥区畜牧兽医所,浙江 绍兴 312030)
绍兴鸭原名绍兴麻鸭,简称绍鸭,是高产蛋用型鸭品种,具有体型小、耗料少、产蛋量高、性情温顺等特点。绍兴鸭养殖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时期就有著名诗人陆游“坡放万头鸭、园覆千畦姜”之句,可见当时绍兴养鸭之盛。绍兴鸭饲养范围较广,主产区绍兴,北至新疆、黑龙江,南到广东等华南地区,均有饲养。2006年绍兴鸭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目前随着畜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绍兴鸭养殖产业规模出现萎缩,如何在确保生态优先的前提下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振兴绍兴鸭养殖产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据统计,截止2015年末,柯桥区绍鸭存栏62.78万羽,其中蛋鸭55.76万羽。2016年,在完成了规模猪场的提升改造之后,柯桥区开展了鸭场的提升改造工作。保留了17个存栏1500羽以上规模鸭场,全部进行水禽旱养改造。按照“雨污分离、污水消纳、离河养殖”的要求,建设了离地鸭舍、运动场、封闭游泳池、污水储存消纳池、污水输送管网等治理设施,落实了生态消纳地,确保鸭场封闭式养殖,与河道、湖泊等天然水域隔绝,污染排泄物全部得到收集并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了农牧结合“零排放”。截止2019年末,全区鸭存栏15.81万羽,其中蛋鸭12.51万羽。
2.1养殖用地紧张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禁限养区的调整,养殖用地已经成为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全区适合养殖绍鸭的区域日益缩小,目前保留的17个规模场集中在安昌、福全两个街道,其他街道均无规模鸭场。且保留的鸭场绝大部分未取得设施农用地审批手续,随时面临拆迁风险,养殖场业主投入资金进行改造提升的积极性不高。一些业主有新建大型规模鸭场的主观意愿,但也因解决不了用地问题而不了了之。
2.2养殖方式相对落后 目前柯桥区保留的鸭场均采用离地网上平养及人工游泳池的半旱养模式,较之前在河流、水塘等放养的饲养模式有了很大改进,对环境影响较小,生产性能也有了一定提高,但纵观国际国内养鸭产业的发展现状,工厂化饲养和笼养始终是蛋鸭产业的发展趋势,不但单位面积饲养量可增加50%以上,而且其产蛋量、饲料转化率、健康状况均大幅提高,适合在规模相对较大的养殖场中尝试推广。
2.3缺乏养殖龙头企业和精深加工企业 目前柯桥区规模最大的鸭场存栏也仅为10000羽左右,且业主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养殖水平和养殖成本无法和大型养殖企业抗衡。养殖场所产鸭蛋主要销售给当地蛋厂,价格偏低,且中小养殖场靠自身力量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除鸭蛋外的其他产品如鸭肉、鸭毛等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绍鸭产品以咸鸭蛋、皮蛋为主,品种比较单一,且均为家庭作坊式的小型加工企业,缺乏竞争力。
3.1保障养殖用地 对于绍鸭养殖的重点乡镇(街道),要规划一定数量的设施农用地,用于绍鸭产业的稳定和发展。对现有的养殖场,协调并联合相关部门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踏勘,符合设施农用地审批标准的,要督促其加紧办理审批手续,将所有保留鸭场的设施农用地审批工作列入乡镇(街道)的年终考核。
3.2推广绍鸭养殖新技术 加强与浙江省农科院专家联合,先从现有规模鸭场中选择1至2个条件较好的养殖场,开展笼养蛋鸭技术试点,有条件的场还可提倡“无抗养殖”,保证鸭蛋品质。然后通过组织培训、参观交流等多种方式,在其他蛋鸭养殖场中逐步宣传推广。对积极开展蛋鸭笼养、无抗养殖等新技术的养殖场,区财政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
3.3加快鸭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步伐 面对市场行情不稳定,饲料价格节节攀升的现状,延长绍鸭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成为应对农产品市场风险,走出“鸭价涨一窝蜂上,鸭价低杀鸭弃养”的盲目跟风的模式。因此,我们需要对现有鸭蛋加工企业进行改造升级,提高其抗风险能力,有条件的加工企业,还可将鸭分成鸭舌、鸭胗、鸭脖,分门别类开展加工,开发出小包装新产品,安昌街道还可依托安昌古镇风景区,开发绍鸭文化,走出集风景旅游、绍鸭文化和鸭产品销售有机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