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崇斌,王 琪
(台州市黄岩区畜牧兽医所,浙江 黄岩 318020)
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强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同时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以台州市黄岩区为例,笔者近期对黄岩区开展了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调研,发现了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此进行了探讨。
黄岩为台州市主城区之一,面积988 km2,现辖8个街道5个镇6个乡,户籍人口61万多人,暂住人口25万人;辖区内年生猪存栏2万头、家禽存栏30万羽、黄牛1000头、奶牛75头、山羊2600只;现有规模养殖丰水畜禽公司1家,年存栏蛋鸡10万羽、正在建设平田鑫农年出栏5万头区级保障性规模猪场、富山富发年出栏1万头以上规模猪场,浙江诚远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场、区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各1家,动物及动物产品调入经营单位12家以上。
2.1乡镇街道政府重视程度不一 动物防疫工作事关百姓生计,是基层农村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目前新形势下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单凭动物防疫部门努力则远远不够,需要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财政资金加大投入。当前地方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经费投入逐年在缩减,使基层动物防疫员基本工资待遇与经济增长成反比,得不到有效保障,然而影响其工作主动积极性与效率。
2.2畜禽饲养场户防疫意识不强 黄岩区自2013年开始“铁碗治水”、“五水共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工作,整治与关停畜禽散养户数量较多,场户主在污染治理方面有所认识与教训,随着近几年各地非洲猪瘟等疫情发生,再加上肉类产品价格上扬,农村偏远地方散养户有迫切复养意图,且多数养殖户文化水平不高,缺乏法律法规之规定的防疫主体意识和业务知识更新,凭多年传统饲养经验而操作,面临新侵入动物疫病措手不及、生物安全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不落实强制免疫,致使农村零星散户存在较大防疫漏洞。
2.3基层防疫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多 黄岩区域范围广,西部乡镇村庄村民居住分散,原有五个区域畜牧兽医中心站办公场所建于六七十年代老旧房屋,分布各地房产手续不全,年久失修倒坏严重;又因今年事业机构改革从五个合并成一个基层畜牧兽医中心站集中办公,分片区负责动物防疫工作。各片区配有一个冷藏冰箱,数个保温箱,防疫基础性设施薄弱,免疫质量难以保障。目前接种疫苗保存对其贮藏保存环境要求严格,在夏秋季高温季节若未配置疫苗冷藏设备的山区,单靠冷藏箱,则难以有效保存疫苗质量,无异给畜禽养殖安全带来隐患。
2.4基层防疫技术队伍配置不足 建有区级畜牧兽医所1个,批准编制数29人,实际在岗22人;现有19个乡镇街道仅有中心站在编在岗7人、编制外合同工18人,防疫人员队伍普遍配置不足,80%以上防疫人员有兼职工作,因为基层畜牧兽医中心站是公益二类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财政补助每年每人1万元、编外人员财政补助每年每人2.6万元。其工资依靠购买服务收入,由于饲养畜禽数量有限存在许多变数,故防疫人员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工作积极性不高容易造成免疫工作走过场,进而影响整体免疫质量、免疫密度、免疫效果。
2.5不同区域间畜禽饲养量、动物及动物产品调运不平衡 黄岩区城中片、城东片以动物及动物产品调入经营、生猪屠宰经营为主,城南片院桥、高桥、沙埠、南城以小规模畜禽养殖为主,城西片头陀、北洋、平田以规模畜禽养殖为主,而长潭水库库区乡镇以农民自给自足为主。这样导致防检疫人员、目的地报验、屠宰协检员工作强度不一,工资报酬有所不同。散养户多的区域调入畜禽饲养频繁,输入性动物疫病易发生,加上调运过程中防护措施不到位、消毒隔离不严格,给地方辖区内疫病防控工作带来很多风险隐患。
3.1稳定机构明确职责 县级政府层面要建立全域防治动物疫病指挥综合协调机构,承担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工作;并要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县级农业农村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及监督管理执法工作,政府其他部门按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管辖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3.2制订目标加强监管 要进一步加大基层农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明确当前工作重点,做好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牛结节性皮肤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建立健全动物免疫制度,做好"先打后补"工作试点与推广工作,真正做到应免尽免,不留死角。同时,要加大对畜禽调运与屠宰、病死动物收集与处理监管工作,严格做好产地检疫与屠宰检验检疫工作,做到按规程检疫与检验工作。
3.3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以《动物防疫法》修订后宣传贯彻落实为契机,进一步利用报纸、新媒体、专题培训等形式宣传与普及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及防控知识,使至当地政府切实负起属地责任、畜禽养殖经营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增强主体防疫意识,注重人畜共患病的危害,积极发动民众参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推动“群防群控”之目的。
3.4改善条件确保质量 地方各级政府及部门以稳定现行畜牧兽医机构改革成果,理顺行政职能、监督管理、技术推广与服务之间关系,进一步建立与规范“三有”机制,有章理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通过中央、省、地方财政投入来改善基层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如“最后一公里”信息技术共享、冷链配送体系与冷藏储备添置结合来保证疫苗安全;以政策激励培育新生代兽医技术专业化人员,解决基层防检疫人员不足;扶持引导兽医社会化服务机构建立以及加快配备乡镇基层畜牧防检疫人员编制问题,解决专业技术推广、指导服务。
3.5加强测报规范处置 疫病监测工作是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举措之一,合理设置疫情监测点是杜绝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重要一环。为此,地方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建立疫情监测网络,实行村(场)、乡、区“三级”监测网格管理,对辖区内重点养殖、屠宰、无害化处理场所的动物疫病监测点予以跟踪与监测,做到疫情一旦发生依法逐级报告制度。若发生疫情确认后,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按“早、快、严、小”的原则积极果断处置,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