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片吸虫对草食动物的危害性及防治措施

2021-03-27 20:18巴桑普尺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食草动物吸虫病肝片

巴桑普尺

(西藏拉萨市城关区农业农村局,西藏拉萨 850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饮食的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为满足人们的饮食追求,养殖行业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在牛羊等食草动物养殖业中,虫害疾病是养殖过程中十分常见的问题,其会对养殖动物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肝片吸虫是虫害疾病中较为常见的寄生类疾病,其虫卵会混合在饲料中进入动物体内,进而附着在牛羊等动物的肝脏或胆管中,虫卵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动物的营养成分直到发育成虫,如果患病动物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专业治疗,可能会出现动物死亡的现象。

1 肝片吸虫病概述

1.1 概念

肝片吸虫病又可以称作肝蛭病,主要是指肝片吸虫附着寄生在食草动物肝脏中引发的寄生性疾病,患病动物会出现精神萎靡、贫血、食欲不振、体形消瘦等明显症状。具有关资料显示,牛羊等食草动物感染肝片吸虫病的概率在30%左右,会对牛羊养殖业构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牛羊动物在感染肝片吸虫后会出现发热现象,肝脏部位具有明显的疼痛感,同时出现肿胀现象[1]。

牛羊动物在感染后会出现异位寄生的现象,临床表现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是由于幼虫在肝脏与腹腔位置形成的急性反应,随后逐渐演化成为慢性疾病。目前,皮试与血清免疫学可以对早期患病动物进行诊断,对于后期患病动物可以在其胆汁或者粪便当中寻找到肝片吸虫虫卵。

1.2 特征

肝片吸虫的成年体的升周期最长可达5年之久,因此可以在牛羊动物体内存活较长的时间,且肝片吸虫病潜伏期幅度较大,最长可达数月之久,其临床症状主要分为急性期、慢性期以及异位损害期。

急性期主要是指肝片吸虫幼虫进入动物肝脏与腹腔位置期间,可能会出现细菌感染的状况,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急性期患病动物的身体特征与正常动物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别,比如出现发热情况、食欲不振、下腹肿痛等,部分患病动物会出现便秘、腹泻以及腹痛腹胀等情况,同时出现明显的咳嗽、湿性啰音以及胸痛现象,少部分患病动物会出现肝部肿大的症状,同时会有明显的肿胀腹水情况,在3 ~4 个月后进入肝片吸虫病慢性期。

慢性期患病动物的急症情况会逐渐消失,同时在数月或者数年时间内没有明显患病症状,也可能在某一阶段突然出现相同的患病症状,如腹泻肿胀、发热厌食等,部分患病动物会出现高免疫球蛋白血症、荨麻疹以及贫血等。引起上述症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寄生虫在患病动物胆管内形成了增生与炎症,严重情况下会出现肝硬化、胆管堵塞等现象,进而引发其他病变[2]。

异位损害期的肝片吸虫会在患病动物体内随着血液流动进入其他器官内部,不只是单纯地寄生在肝脏位置,会穿行到其他位置附着寄生,如寄生在腹壁肌肉出引起病变。部分省市地区存在生吃羊肝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肝片吸虫进入人体内部,进而在寄生在咽喉位置引发病变,出现局部水肿、呼吸困难等现象,甚至引发严重的后果。

2 剖检诊断

2.1 虫卵沉淀法

虫卵沉淀方法是肝片吸虫病试验检测的常用方法,主要通过对患病动物粪便进行化验检查,首先需要采取适量的患病动物新鲜粪便,将其放置在干净清洁的烧杯中,随后缓慢加入少量清水进行充分搅拌,以确保混合溶液的均匀度,再加入粪便量10倍左右的清水,在常温状态下静止半小时左右。将最上层清液倒出,随后重复几次加入清水操作,并进行充分的搅拌,直至烧杯中的液体呈现出清澈状态,最后将上层液体倒掉,只留下烧杯底部少量沉淀物,挑取部分沉淀物均匀涂抹在拨片中间,放置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研究[3]。

2.2 剖检观察

在低倍显微镜下能够发现大量呈淡黄色的寄生虫卵,虫卵形状为椭圆形。进一步观察后能够发现寄生虫体外观颜色为浅棕红色,前端为三角锥形,口器位置处于锥状结构前端,腹部吸盘处于寄生虫体腹面中线上部位置。后端为钝圆形,寄生虫体长度在3 cm 左右,宽度在1.5 cm 左右,通过与寄生虫图谱对比,可以确定寄生虫为肝片吸虫。

3 发病规律

肝片吸虫虫卵在环境温度达到12℃时停止生长发育,在13℃时即可进行正常生长发育,但是需要经过60 d 时间才能够孵化出毛蚴。虫体在25℃~30℃时会出现最佳发育状态,在8 ~12 d能够顺利孵化出毛蚴。肝片吸虫的虫卵对于外界环境十分敏感,特别是高温环境与干燥环境。在完全干燥环境下回迅速死亡,在50℃环境中会在几分钟时间内快速死亡。肝片吸虫虫卵在阴冷潮湿的动物粪便中能够生存数月甚至1年时间以上。虫卵具有极强的抗低温能力,将其放置在4℃水环境中17 个月后观察,发现虫卵孵化率仍旧处于60%以上,但是在结冰环境会快速死亡,因此肝片吸虫虫卵在寒冷结冰的冬季是无法越冬生存的。

肝片吸虫病常见于低洼潮湿地区,如牛、羊、马、驴等食草动物都能够受到感染。肝片吸虫病具有较强的危害性与流行性,往往会在短时间内感染某一地区草本动物。椎实螺、水质问题以及环境温度是导致肝片吸虫病流行的主要原因。肝片吸虫病常见于多雨年份,北方地区的牛羊感染多发生在夏季与秋季时节,南方地区温暖季节相对较长,同时全年降雨量相对较多,因此感染肝片吸虫病的时间也相对较长,部分地区冬季时节也能够出现牛羊感染现象[4]。在部分潮湿低洼地区,水源与牧草资源十分丰富,十分适合牛羊养殖,与此同时也为椎实螺提供了良好的繁殖生长条件,部分养殖户对动物驱虫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导致驱虫效果较差甚至不驱虫,同时常年在沼泽地等环境中放牧养殖,进而导致肝片吸虫病经常性发生,且得不到有效地控制,会对当地养殖也造成一定影响,对养殖户的经济造成一定损失。

4 对食草动物的危害性

肝片吸虫病对食草动物的危害是指肝片吸虫幼虫能够在患病动物体内的肝脏器官中随意穿行,进而引发创伤性肝炎。同时,寄生在胆管内的肝片吸虫会依靠体表的角质刺对胆管上皮造成刺伤。除此之外,肝片吸虫还能够产生大量的有毒元素,从而引发患病动物出现全身中毒或胆管炎症状。肝片吸虫幼虫会从患病动物肠道转移到胆管或肝脏位置,其随身携带的各种微生物与细菌等会对肝脏或其他器官造成损伤破坏,进而形成脓肿现象。因此,患有肝片吸虫的动物在临床中会出现贫血、被毛不光亮以及身体消瘦等现象。

肝片吸虫病的病理变化与致病作用会随着肝片吸虫生长发育阶段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表现,同时与感染肝片吸虫的数量有着直接关联。如果动物一次性感染大量的肝片吸虫毛蚴,毛蚴会在向着肝脏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对微血管、肝包膜、肠壁以及肝实质等组织结构造成机械的损伤。进而引发相关部位的出血现象与炎症。通常情况下,会出现肝脏肿大肝实质内部出现暗红色虫道、虫道内部有幼虫与凝血块、肝包膜产生纤维素沉积等病理变化,从而引发内出血与急性肝炎,此时患病动物会感染腹腔炎症,腹腔内部出现带血液体,这时急性肝片吸虫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如果肝片吸虫进入胆管内部,虫体会对胆管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刺激,同时由于肝片吸虫的代谢物中具有毒性物质,长时间下会引发贫血、继发性慢性肝炎以及慢性胆管炎等病症。

该病症早期呈现出肝脏肿大现象,随后逐渐萎缩硬化,出现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现象。如果患病动物体内寄生虫体数量增多,会导致胆管壁变粗、增厚,胆管阻塞、胆管扩张,以及胆汁停滞引发的黄疸等症状。肝片吸虫的代谢物会对患病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出现全身中毒、贫血、发热等现象[5]。当肝片吸虫侵害血管时,会导致血管壁的通透性大大提升,容易出现血液外渗现象,进而引发水肿与稀血症。肝片吸虫在患病动物体内主要以稀释血液存活,是引发营养不良、身形消瘦以及贫血等慢性病的主要原因。

5 防治措施

5.1 中医结合西医,隔离治疗

如果患病动物确诊为肝片吸虫病,应当对其进行及时隔离治疗,同时可以选用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效治疗。中医治疗的具体流程如下:针对患病程度相对较轻的动物可以选用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补中益气汤由山楂20 g,神曲、陈皮、升麻、当归、黄芪各12 g,白术15 g 以及10 g 党参构成,每日1 次,用水煎服,连续治疗3 d 时间;针对重症患病动物可以选用附子理中汤治疗,附子理中汤由干姜、炙甘草、党参各20 g,白术25 g,泽泻8 g 以及制附子30 g 构成,浑水熬制后取汁服用,每日1 次,连续治疗3 d 时间。亦可选用肝蛭散,肝蛭散由贯众60 g,槟榔24 g,苏木、肉豆蔻、茯苓、龙胆、木通、甘草、厚朴、泽泻各25 g 组成,研末或水煎服,每日1 次,连续治疗3 d。

西医治疗方法比较多,针对病症较轻的患病动物可以选择口服伊维菌素,依据患病动物体重合理选择口服剂量,300 mg/kg。针对病情较重患病动物,可以静脉注射500 ml 生理盐水+10 ml 维生素+50 ml 碳酸钠+10 ml 安钠钾,每日1 次,连续注射3 ~5 d 时间。对于驱杀成虫的方法,可以选用口服硝氯酚溶液,依据患病动物实际体重计算溶液剂量,5 mg/kg,每日1 次,连续口服3 ~5 d 时间。

此外,还可以选择口服丙硫苯咪唑溶液的方法,15 mg/kg,每日1 次,连续治疗4 d 时间。还可以选用六氯乙烷粉剂进行治疗,只需要将粉剂均匀搅拌在水中,每日灌服15 g 即可。与其他治疗药品相比,六氯乙烷粉剂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同时具有较小的毒副作用。但是需要注意,六氯乙烷粉剂可能会导致患病动物出现食欲衰减甚至是局部肿胀的情况。

5.2 做好场地清洁,保持环境卫生

在食草动物养殖过程中,养殖场应当对养殖场地进行定期清洁整理,特别是对动物粪便的清洁处理工作,确保动物能够在干净清洁的环境中生活,以降低粪便中的肝片吸虫传播感染动物的可能性。养殖场可以利用堆肥发酵方法杀灭粪便中的肝片吸虫,养殖人员需要将动物粪便集中清洁整理,堆放在集中点位进行处理。如果发现养殖动物中出现肝片吸虫患病体,应当及时将患病动物与健康群体隔离,及时开展针对性治疗,防止其对其他群体进行传染。

对患病动物治疗完毕后需要对其治疗期间生活的场地进行消毒清洁,对其粪便进行彻底清洁,以防止出现遗留感染的问题。对于因为肝片吸虫病死亡的动物应当进行妥善处理,不能选择就地随意掩埋的方法,需要依据行业标准规定与相关法律政策等进行专业处理,同时需要注意处理场地远离动物养殖区域[6]。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外来车辆等记性严格控制,在进入养殖场地时应当对车辆内部进行严密检查,以防止外界病毒与细菌等对养殖动物造成感染。

5.3 加强饮水管理,定期消毒杀虫

养殖人员应当对流行病学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以此掌握相关疾病的特点。养殖场需要对养殖动物定期开展肝片吸虫驱杀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病虫驱杀,驱杀时间可以选择在秋冬交替时节。在肝片吸虫驱杀过程中,需要对驱杀药物进行科学选择,应当选择针对性较强的特效药物,比如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遏制肝片吸虫在养殖环境中的扩散传播。

同时,养殖人员还需要对养殖动物进行体外驱虫工作,以降低肝片吸虫对食草动物的危害,确保养殖动物能够健康安全成长。肝片吸虫主要来源是水源中的椎实螺,因此确保食草动物的饮水安全十分重要。养殖人员需要对饮水源定期检测消毒,以确保动物饮用水的干净卫生。同时,在外出放牧时,管理人员需要避免动物饮用外界脏水、浑水,加强对饮用水源的管理力度,以此减少动物感染肝片吸虫病的几率。

5.4 改善动物饲料质量,提升动物群体抗病体质

养殖食草动物时,动物的喂食饲料十分重要。养殖场应当加强动物饮食管理,选择适当的牧场以及季节进行放牧,同时注意避开潮湿低洼地带,防止出现肝片吸虫毛蚴感染现象,从而实现高效放牧管理[7]。同时为防止肝片吸虫病对养殖动物的群体危害,可以进行圈舍养殖,适当降低养殖动物外出放牧的时间与频率。圈舍养殖过程中需要注重喂食饲料的质量,对饲料成分进行科学搭配,确保养殖动物能够充分补充营养成分,以此提升抗病能力,降低肝片吸虫病感染几率,提升养殖动物群体病毒抵抗能力。

6 结束语

肝片吸虫病对食草动物具有十分严重的损害影响,常见于潮湿低洼地区。如果食草动物在养殖管理过程中不注重病虫防治,很容易导致动物群体出现大面积的肝片吸虫病感染现象,影响到动物的健康生长发育,进而对养殖人员的经济造成损害。因此,深入研究肝片吸虫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食草动物吸虫病肝片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绵羊肝片吸虫病与前后盘吸虫病混合感染的防治
肉牛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病学、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治措施
骆驼感染肝片吸虫的病例报告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及防治
替牛椋鸟说句公道话
假面
远古十大食草动物排行榜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与防制
一例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