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细菌性疾病预防控制分析

2021-03-27 20:18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牛羊细菌性养殖场

胡 松

(贵州省册亨县发展和改革局产业服务中心,贵州册亨 552200)

我国的牛羊养殖业从最初普遍的散户、小规模养殖发展到中规模,再向大规模、集约化、行业细分化转变。随着牛羊养殖业行业的细分,育种场、养殖场、屠宰场等数量越来越多。虽然行业细分使得牛羊养殖周期有所缩短,养殖成本也越来越低,但加剧了牛羊养殖层次的参差不齐,养殖环节细分和养殖环节的增多反而导致养殖大环境恶化,生态污染加剧。

此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牛羊养殖场养殖密度较大,部分养殖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牛羊舍采光、通风等条件有待改善,无疑中增加了牛羊细菌性疾病感染和传播的风险。在养殖大环境恶化的背景下,细菌性疾病的交叉感染已经成为普遍且不可逆的问题。不少养殖户对于细菌性疾病的防控缺乏规范专业的操作,长期以来存在牛羊细菌性疾病防控效果差的问题。研究牛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对提高牛羊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常见的牛羊细菌性疾病

1.1 沙门氏菌病

牛羊沙门氏菌病由不同血清型的沙门氏菌感染引起,主要通过带病或带菌动物传染。被污染的饮水、饲料及牛羊圈舍中被病菌污染的地方也可以间接引起感染。沙门氏菌病临床多表现为败血症、肠炎,主要侵害牛羊肠胃系统,易诱发肠胃机能紊乱,带病动物临床表现出发热、下痢、便稀、活动建撒后、体重减轻等症状。部分动物会出现呕吐及脓性结膜炎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肠胃高度衰竭性死亡。饲养环境不洁、饲料污染或霉变等是诱发沙门氏菌病感染的重要原因。加强饲养管理、圈舍清洁等基础防疫工作时预防沙门氏菌病的重要手段。急性感染可用土霉素按照牛羊体重50 mg/kg 的剂量用药进行治疗,每日1 次,连续给药3 d[1]。

1.2 巴氏杆菌病

牛羊巴氏杆菌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该病主要通过病畜传播,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呼吸道。细菌广泛分布于病畜的全身组织、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中。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败血症、咽喉及胸部皮下水肿3 种型。不同型的临床症状存在差异。病畜主要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流涎、结膜或粘膜潮红发炎等症症。临床症状中炎性症状较为明显。

在治疗上一般采用抗菌素、磺胺类药物控制。牛羊在潮湿、拥挤、闷热、通风不佳、疲劳运输、缺乏营养等状态下易发生巴氏杆菌的感染。根据病因,该病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定期菌苗免疫等措施进行预防。菌苗满意可采用80 ml 的巴氏杆菌抗血清皮下注射。磺胺类药物用12%复方磺胺嘧啶注射液80 ml 皮下注射,每日2 次,连续给药5 d。

1.3 肉毒梭菌性病

牛羊肉毒梭菌性病是由肉毒梭菌感染所致。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可麻痹病畜动物肌肉神经,诱发咀嚼或呼吸障碍。病症严重时还引发牛羊死亡。该病通过食用带菌饲料造成牛羊中毒。预防牛羊肉毒梭菌病需要加强草料、饲料及饮水的管理,避免给牛羊投喂变质的饲料及草料,加强牛羊圈舍、食槽及饮水设施的清洁卫生与消毒来预防感染。

1.4 布鲁氏杆菌病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由布鲁菌属的细菌感染引起,该病具有人畜共患的特性。布鲁氏杆菌病主要通过带病或带菌动物的乳房、淋巴系统、乳汁、尿液及流产胎儿、胎衣等进行传播。牛、羊具有较高的易感性。其中带病羊为主要的传染源。带病动物的乳汁中带菌数量较多,排菌时间长达数月到数年。妊娠牛羊的感染风险最高。

该病主要侵害牛羊的生殖器官、胎膜等。可引起不育、流产及局部组织的病灶。临床表现为关节炎、睾丸炎、发热、多汗、脾脏重大等症。该病还具有易复发的特点。该病主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检疫,注射M5、弱毒活苗、喂服S2 免疫疫苗及其他免疫疫苗进行预防。由于牛羊布鲁氏菌病危害严重,一般发生疫情时再控制上不主张治疗,以隔离、封锁和淘汰为主,预防布鲁氏菌病的传播扩散[2]。

1.5 链球菌病

牛羊链球菌病由β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该病也具有人畜共患的特点。牛羊链球菌病的临床表现类型多样。典型症状为各种脓疮及败血症,或局部的感染。本菌对青霉素、磺胺素及一般消毒剂较为敏感。注射弱毒免疫疫苗、灭活苗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有较好的质量效果。

土霉素与饲料一般按照400 g/t的量混合加入。对患病牛羊感染患处肿胀部位可通过切开肿胀部位后挤出脓液,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消毒。牛羊链球菌病具有季节性特征,多发生于气候寒冷多变的冬春季节。冬春季节青草草质不稳定,牛羊易发生应激反应,导致抵抗力、免疫力降低,故而易感染链球菌病。根据病因,该病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平衡营养、增强体质进行综合防控[3]。

2 牛羊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原因

牛羊细菌性病的感染多发生在牛羊体质弱、免疫力及抵抗力较低的状态下。应激反应是导致牛羊免疫力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牛羊养殖环境的脏乱差、营养不全面、消毒管理不佳、滥用抗生素、饲料腐败、水源不洁、管理不合理、牛羊缺乏运动等也是是影响细菌滋生和牛羊感染细菌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在脏乱环境下,细菌滋生繁殖速度较快。在多因素影响下,牛羊感染细菌性疾病的风险相应增高。牛羊实际生产中,往往存在着多种细菌交叉感染的情况,使得细菌性疾病的症状表现更为复杂,防控难度相应增加。

3 牛羊细菌性疾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3.1 牛羊养殖基础设施差

我国牛羊养殖规模参差不齐,不同养殖场的基础条件也参差不齐。大部分中小型牛羊养殖场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牛羊养殖硬件配套较差,而牛羊舍的养殖密度相对较高。牛羊长期在通风采光不佳、拥挤潮湿的环境下易发生应激反应。同时,潮湿拥挤的环境易滋生细菌,便于细菌传播扩散,导致细菌性疾病的高发。

3.2 缺乏规范的饲养管理制度

一些养殖场由于缺乏规范的饲养管理制度,对牛羊饲草饲喂的量、时间及饲草料的品质选择没有规范的标准,饲养管理过程中随意性强,饲养管理缺乏流程,一方面容易导致牛羊营养获取不全面,另一方面容易忽视管理细节。长期而言不利于牛羊健康生长发育,不利于牛羊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提高,相应的增加了牛羊细菌感染的风险。此外,养殖管理过程中未能及时接种疫苗或疫苗接种不规范,或为采取严格的分区隔离饲养管理制度,不利于细菌性疾病传播的防控[4]。

3.3 缺乏对常见的细菌性疾病的了解

牛羊细菌性疾病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常见的细菌性疾病的类型较多,病症类型多种多样。牛羊养殖生产实际过程中,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较高,病症更为复杂,防控难度更高。一些养殖人员缺乏专业的牛羊养殖技术及对常见的牛羊细菌性疾病的系统性了解,不能够及时的发现牛羊感染细菌性疾病的早期情况,往往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一些人员虽然及时发现患病牛羊异常,但由于不熟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和治疗方法,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效果差,不能及时阻断疾病的传播,导致细菌性疾病危害不断扩大化。

3.4 治疗手段单一,滥用药物

牛羊养殖饲养管理过程中滥用药物的问题较为普遍。不少养殖户惯用抗生素治疗牛羊细菌性疾病,且采取的预防与控制手段单一,治疗手段单一,治疗效果慢,还易产生耐药性。细菌性疾病在长期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反而增加了预防控制的难度,导致继发性感染频繁发生,疾病预防控制成本增加。

3.5 其他问题

除上述问题外,牛羊细菌性疾病预防控制中还存在检疫防疫不规范的问题。如消毒不全面、出入场检疫缺失、出入场消毒不严格、消毒剂选用缺乏针对性及消毒剂单一、养殖场净化不彻底、疫情隐瞒不报等等的问题。

4 牛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4.1 预防控制原则

牛羊细菌性疾病预防控制应遵循预防为主、全面进行、综合防控的基本原则。预防措施的内容应包含饲养管理优化、检疫、疫苗免疫、牛羊体质增强、病后干预治疗和病后恢复等等,来保证综合防控措施的多样性、有效性。

4.2 治疗方法

在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干预上,建议采取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方法。对于急性感染或亚急性型感染,应以磺胺类或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同时配合中药对症治疗。对于慢性感染或轻度炎症,应以中药治疗为主,辅助轻剂量、少次的西药治疗。

常规的中药抑菌消炎处方参考如下:连翘60 g、射干60 g、山豆根60 g、天花粉60 g、桔梗60 g、金银花50 g、黄连50 g、黄芩50 g、栀子50 g、茵陈50 g、马勃50 g、牛蒡子30 g。煎汤灌服,每日2 次,连续给药4 ~7 d。

在常规中药处方基础上采取辨证施药的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牛羊细菌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加减药材或药量,调整处方。对细菌感染引起的肠胃紊乱症状以及腹泻症状,中药参考处方如下:黄芪40 g、薏苡仁40 g、党参30 g、茯苓30 g、血余炭30 g、白芍30 g、赤石脂30 g、白术25 g、陈皮25 g、柴胡25 g、厚朴25 g、黄连25 g。煎汤灌服,每日两次,连续给药4 ~7 天。对脾失健运、肝脾气滞所致的肠湿热症,可采取健脾温中、清肠化湿的治疗方法,去薏苡仁、茯苓、血余炭、赤石脂、柴胡、黄连,加入炮姜9 g、炙甘草15 g、防风20 g、焦山楂20 g、焦神曲20 g、秦皮30 g。温水煎服,每日两次,连续给药3 ~5 天[5]。

4.3 预防控制实施措施

4.3.1 改善饲养环境,预防细菌滋生

对于牛羊细菌性疾病的防控,首先养殖场应该加强饲养管理的改善。在现有的条件上,增加牛羊舍的通风换气设备,改善采光条件。其次,在牛羊舍内增加紫外线杀菌等。再者,合理控制牛羊舍的养殖密度,对养殖场采取合理分区规划,实施严格的分区管理,一旦发生有牛羊感染细菌性疾病应立即采取管理管控,采取隔离治疗。最后,加强养殖场及牛羊舍的卫生清洁及消毒管理,不给细菌滋生和繁殖提供条件。进行消毒时,要根据细菌性疾病病原的特点选择2 ~3 种消毒剂交替消毒。消毒应保证全面彻底,做好细节消毒。

4.3.2 加强饲养管理,消除诱发病因

在饲养管理中,首先应该保证饲草料的品质。日常做好饲草料的储藏,定期检查饲草料。禁止给牛羊投喂发霉变质的饲草料。其次,日粮要根据牛羊不同年龄段生长发育的特点搭配,添加牛羊生长发育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定期添加微生物制剂平衡牛羊肠胃菌群,促进肠胃健康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通过营养管理,增强牛羊抵抗力、免疫力,消除细菌性疾病的诱发病因[6]。

4.3.3 重视疫苗接种,预防致病原感染

饲养人员应按照规范规定为牛羊定期接种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免疫疫苗。免疫疫苗到期后要及时补接,来预防致病原的感染。

4.3.4 密切关注,及时发现,隔离消毒

在日常饲养管理中,饲养人员应该密切关注牛羊身体健康动态,以便及时发现细菌性疾病的感染,对患病羊采取隔离措施。对牛羊舍采取全面消毒,预防牛羊细菌性疾病的传播扩散。

4.3.5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

大部分牛羊细菌性疾病具有感染性强、传播快的特点。对于细菌性疾病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策略。预防遵循采取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增强牛羊抵抗力的预防手段。通过采取多种预防手段,加强对牛羊细菌性疾病的防控力度,提高对细菌性疾病预防的有效性。在控制方面,需要加强检疫,及时排查,防治细菌性疾病扩散。针对细菌性疾病发生后,在消毒隔离、增强营养等基础防控手段上采取淘汰制+中西医结合治疗干预,减少对抗生素的适用,加强对中药的应用,促进牛羊机体恢复健康。

5 结束语

牛羊细菌性疾病在牛羊养殖生产管理过程中较为普遍。这类疾病几乎伴随着牛羊养殖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大部分细菌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强、继发性感染的特点,部分细菌感染性疾病具有急性感染或急性感染转慢性感染的特点。细菌性疾病感染的发生于细菌的滋生繁殖有着紧密的关系。

在预防控制牛羊细菌感染性疾病方面,建议采取预防为主、多手段综合防控的策略。具体防控措施应针对致病菌的特点选择消毒制剂、抗炎抗菌药物,并配合中药调节牛羊机体功能,促进牛羊机体健康恢复。对于无治疗意义的细菌性疾病,则应该对病畜采取及时的淘汰制度,并严格遵循消毒检疫、疫苗免疫、科学饲料、分类分区管理等措施,做好养殖场净化,预防细菌性疾病的复发。

猜你喜欢
牛羊细菌性养殖场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牛羊各几头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与防制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