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桃珠
(甘肃省庄浪县柳梁镇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中心,甘肃平凉 744699)
目前,养牛规模不断扩大,牛养殖密度和数量都大大增加,养牛场的传染疾病发生概率也随之上升。牛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疾病发生后,在密集的空间迅速蔓延,威胁牛群的健康,降低牛养殖的整体效益,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消化道疾病是养牛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饲料管理不善、饲料质量差和胃肠道传染病引起,导致牛的采食量明显降低,牛的健康受到影响,这对规模化养殖将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行业发展。
牛病毒性腹泻是因为腹泻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疾病,发生在不同年龄段,尤其是犊牛发生感染率最高。如果防治不科学就会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现实生活中该病毒会传染家禽,病毒会在密闭空间内快速传播,一旦感染,动物都会出现体温升高、腹泻现象。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病菌的存在是该病毒出现的主要原因,该病毒属于囊膜病毒,耐高温,高温超过50℃以后就会灭杀病毒,该病毒的潜伏周期比较长。疾病感染的牛血液和液体中都含有该病毒,感染时间有急性、慢性的分类。慢性感染具备极强的潜伏期,牛在康复以后体内也有病毒潜伏,因此康复后的健康牛有反复感染的可能。
腹泻病毒感染性很强,出现感染病例后,该牛生活的地方都有沾染病毒的可能,如排泄物与分泌物均有感染可能;养殖场内的饲料和水等都会携带病菌污染其他动物。一旦有病例,应该立即隔离,对牛所在区域内进行消毒杀菌处理。腹泻病毒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胎盘等传播,除了感染牛以外也会感染羊和猪等,病毒进入到牛身体内会出现病毒血症导致免疫力下降。
病毒分为急性、慢性,新疫区常常是突发病毒,这种病毒为急性,急性病毒发病时间较短,病牛发病年龄段为1.5 岁左右。患病初期为体温升高,高到40℃以上,同时反复升降。发病之后牛呼吸困难,眼部和鼻部出现诸多分泌物,严重脱水,而且出现结膜炎症状。牛患病后,肠道严重破损出现口腔糜烂、蹄部皮肤溃烂。在牛的养殖中牛病毒腹泻死亡率比较高;倘若无察觉,2 周内病牛会死亡。传染途径非常多,所有分泌物中都携带病毒。病情发展到后期,慢性病毒会成为常见性病毒,常规是间歇性腹泻的情况。发病到后期,牛眼部混浊物增多、食欲下降、牛形体消瘦、感染口蹄疫,发展到后期逐渐死亡。公牛将病毒传染给母牛,怀孕后的母牛胎儿不稳,甚至会流产,影响母牛的繁殖。奶牛在感染病毒之后,生产量明显下降。慢性疾病腹泻疾病过程时间很长,因此出现严重脱水的现象,脱水后有死亡的隐患。
诊断过程中除了要观察牛的身体情况,对患病牛进行临床诊断以外,还要解剖、分析、诊断血清等。初步诊断观察牛是否出现体温升高和食欲不振的现象,观察口腔和蹄部出现溃烂和腹泻的情况,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解剖过程中观察牛的鼻、牙龈是否有分泌物、不规则烂斑等;检查瘤胃黏膜充血糜烂情况,检查肠部是否有出血的情况。病牛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存在脑积水情况。实验室 针对牛的内部器官进行检查、血清诊断、分析,使用电镜检查、体检试验等进行诊断[1]。
目前的治疗主要是降低死亡率、减轻临床症状。牛发病后,养殖户要及时给予病牛隔离,避免对养殖场的健康牛造成威胁。病牛可以使用土霉素配合磺胺咪进行治疗。中药治疗原则以泻火止痢、凉血解毒、清热燥湿为主。药方:枳壳8 g、黄芩20 g 、厚朴7 g 、秦皮15 g.石榴皮5 g、栀子10 g、诃子5 g.大黄10 g、生地10 g、丹皮10 g 。煎汤灌服,每天1 ~2 次,连服7 d。针对刚刚发病不严重的牛,可将磺胺咪与苏打粉等混合口服,1日3 次,连续服用5 d 即可缓减症状。针对腹泻严重的牛,可采取静脉注射9%的氯化钠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治疗期间要保证牛的营养充足,促进病牛较快康复。
牛养殖过程中出现牛胃肠炎的原因很多,根据实际调查来看与饲料的品质相关,饲料品质不行,其中存在发霉、变质的饲料;或者是饲养过程中饲料配比不当、饲料更换频繁等因素导致牛肠胃消化不良,消化功能紊乱、肠胃功能存在问题,导致胃肠出现炎症。牛胃部和肠道相互连接,胃部和肠道出现炎症之后会相互影响,导致整体患病。
病牛患病之后,常会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若饲养场内的牛饮水量增加,养殖户应进行相关排查;患病牛精神状态沉郁、体温严重升高,心跳和呼吸的频率加快,瘤胃蠕动速度变缓、下降,部分牛甚至出现停止情况。牛的可视黏膜组织严重充血、发黄;口腔干燥、舌苔皱缩、长时间不动、不愿意活动、粪便中还有大量饲料尚未消化干净;后期牛排便不畅、严重排便失禁。部分腹泻严重的牛,机体严重脱水、机体衰竭死亡。解剖后发现肠道内有大量的血色物质,而且还有恶臭,肠道黏膜组织严重充血。后续会脱落坏死,出现严重的溃疡灶[2]。
通过临床观察,牛采食量下降、腹泻严重、机体脱水等初步诊断为牛胃肠炎。
采用中西合并用药,效果显著,治愈率达90%以上。清理胃肠道,使用硫酸镁或者是硫酸钠,让牛内服,牛服用之后将肠道内的食糜排干净,随后对患病的牛进行止泻、消炎处理。止泻用超强止痢散剂,既可以清热解毒、又能燥湿止泻。
消炎药物使用磺胺类、庆大霉素等即可。为调解牛体脱水严重电解质失衡的情况, 对养殖区域内的牛全群饮用 “口服补液盐”和“电解多维”,为脱水牛群补充营养。为保证牛恢复健康、提升抵抗力,可以在日常牛食用的饲料中拌入“黄芪多糖”和大蒜素;病牛脱水严重,则静脉注射葡萄糖等物质改善牛的机体。也可以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和复方氯化钠,补充体液、改善代谢。检查出肠道黏膜出血的牛,静脉注射止血敏、维生素K3。
2.4.1 加强环境管理
养殖人员应意识到牛舍干净整洁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清理牛舍、粪便、尿液避免沾染病毒。要及时清理牛舍内的物质,对排泄物进行无公害处理,比如使用沼气回收等;对牛舍进行开窗通风做好消毒。牛养殖场要保持合理的密度,避免因为温度高和密度大而存在的大规模病毒传播。养殖场内的食槽、水槽等器具做好定时消毒、杀菌,疫情防控期间内要增加消毒频率[3]。
2.4.2 加强饲养管理
牛的生长过程不同,对营养需求也不同,养殖户应科学合理地对病牛进行日粮饲喂,在饲料中增添维生素、矿物质等添加剂,提高病牛机体抵抗力。
2.4.3 预防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能够起到直接的预防作用,当前主要是注射灭活疫苗。可以根据基层情况,每年接种1次或2 次,怀孕的母牛应慎接种,避免母牛接种疫苗影响繁殖。
2.4.4 坚持自繁自养
避免外来物种携带病毒进入养殖场,使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减少感染风险;针对进口牛胚胎和冻精需加强病毒检疫,及时切断传播途径;外地购买的牛群也要进行消毒;新引进的牛群要进行消毒处理,确定无感染迹象之后再混养。养殖户应增强防疫意识,定期对养殖人员进行培训灌输正确的养殖方式,能够做好地方的疫情防控工作,实现室内消毒和及时处理,避免疫情大规模爆发。
当前禽畜养殖产业发展速度加快,疾病预防也在创新。传统防治多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大量病菌产生抗性,同时牛养殖过程中养殖技术不合理,导致牛疾病防治承受巨大压力。可使用重组动物干扰素,消除耐药的致病菌、病毒,重新调整病牛的机体情况,提高病牛的机体免疫力。此外,抗菌肽能够分离病菌产物,提取出小肽物质,还可消灭动物体内肿瘤细胞,养殖户应根据养殖场情况合理调整防治方案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