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1-03-27 11:54
中文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专业课程

张 洋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一、“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专业课程的概念意义

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将每一位学生都能培养成为一个健全身体、健全人格、健全道德的优秀个体,这样的个体是完全的、立体的、拥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如果说思政课程还只是单一的利用课程来进行思政理论传递的话,那么课程思政就是它的进一步发展,课程思政主要还是依靠课程教学在为学生讲解每个学科的知识之余,能够将其中所蕴含的思政知识更加合理地教授给学生,这样就能让学生既能学习到学科知识,也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之中促进自己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使得对政治思想相关的内容能够更加敏感地意识到,并能够合理地进行吸收与运用,让学生成为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共同平衡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课程思政并不是像思政课程那样,只是单纯地讲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而是要加强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学习,并将其带入到育人视域之中,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好的个人品格,所以立德树人就成了高职院校教师最直接的教学目标,他们的教学不再是专注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而是要为学生的品行做一个主要指导,并持续进行教学,新课改进程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完善,课程思政也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以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为主,着力于更有效地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升华自己的思政境界,形成一个爱党爱国、有着健康心态的完善人格,才能有资格把国家的发展之路接到手中,继续开创新局面,这就是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所能带来的积极意义,他们能帮助学生迅速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并能在踏入社会之后能够遵守基本的公序良俗,积极发扬传统美德,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进而实现理想的人生价值,也能为国家与社会做出更大、更广阔的贡献[1]。

二、“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专业课程的存在问题探究

1.教书育人重在“教书”,欠于“育人”

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依然还是以课本中的知识为主体,主要是对学生传授各种知识点作为主要目标,只求学生能够完成他们所布置的各种教学任务与知识学习,并没有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不清楚他们的为人品性,也不关心他们的情感体验,没能提供足够的人生指导,这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考到自己的未来时,很容易出现茫然无措的心理,对于未来进入社会有着先天的恐惧,因为他们不能确定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学能否为整个国家和社会提供和产生价值,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政意识依然比较低下,没有良好的思政素养,每天注重于成绩提升与知识获取的他们,并没有得到相关的思政知识学习,自然也就无法在思政知识的支持下,去完成自我的认知与剖析,也正是因为一些教师没能及时转换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没有去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灵活调整和制定相应的课程思政教学计划,自然也就无法让学生达到立德树人的阶段。

2.育人课程教学内容存在薄弱不足

虽然思政教学从理论上来说是完全能贯穿到各个学科知识当中的,自身的教学内容也是十分全面的,但是一些高职院校还是更加重视来自实践技能课程的作用,因为这些课程能够显著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既能为自己带来好处,也能为学校带来用处,作为思想理论上的思政教学就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没有得到更多的课程设置,自然也就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完整的思政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自然也就成了天方夜谭,这就证明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还是处于比较功利的工作心态,他们并没有把高职院校学生作为一种单独的个体来进行充分的培养,而是把这些个体都纷纷化为教学符号,成为他们体现教学效果的一部分,导致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主体作用,无法展现自己的主体意识,所得到的思政教育内容又是缺乏且不完善的,自然也就会对思政教学产生片面的认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学校和教师并没有去重视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的核心意义,也没有把学生作为主体来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自然也就缺乏来自教师的主导和引导,因此,在高职院校的育人课程上,既存在内容方面的不足,也存在重视程度的不足。

3.思政教育方法过于单一

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在认真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方案,但他们对于相关的理念并不是了解得十分清楚,只是机械地根据普遍要求来进行设置,教师也只是根据要求,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并没有去追求更多创新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篇都是大量的理论文字,这就导致学生无法主动提起浓厚的兴趣来进行阅读和学习,并逐渐在课程当中陷入消极的学习状态,教学效率自然也迟迟得不到提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教师没能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身也没能深度的认识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主要宗旨,自然也就无法以此为基础去开发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同时,也缺乏对思政课程教学的实践指导,没有带领学生在生活实践当中去体验思想政治与立德树人的本质,学生自然也没有任何办法从任何事物和实践当中去体会到思想政治和道德品格的表现形式。

三、“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专业课程的实践对策解析

1.加强教师思政教育能力的提升

以专业的培训来提升教师思政教育能力的提升,是目前最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作为课程思政的执行者,如果他们的能力不足以来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那么课程的教学效率也就可想而知,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具有自我学习进步能力,才能将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融为一体,作为自己的育人教学方式。其次,就是要具有深切的爱国情怀,对中国文化有强大的自豪感,对国家发展有强烈的使命感,才能在这样的感情基础下去不断影响学生,让他们能够在教师的教学和感情双重指引下,提升自己的思政能力,提高自身的思政素养。同时,教师也要把握好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之间的平衡,两者的关系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而不应该分别区分开来,更需要能在专业课程当中渗透思政意识的理解,加入立德树人的认知,而不是剥开来分别进行教学,这是一种耗时耗力,并且也不会有任何效果的行为,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对于思政教育的学习,体会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才能引导学生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2]。

2.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实现融合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有着众多的种类,每一个专业课程都有着不同的专业内容体现,但每一个专业课程都能够与思政教学形成完美的合作,相辅相成,并且相互关联起来,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针对课本上的技能学习来进行讲解,目的是能让学生尽快掌握其中的理论运用知识,但学生往往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他们往往会把这种专业技能作为自己的谋生手段,仅此而已,这种认知是没有错的,但却没有达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思政教育来给予这些专业课程深刻的社会意义,如果是铁路系统高职院校的学生,教师就可以从历史上的詹天佑等的努力来阐述铁路的历史意义,又可以从石家庄、郑州、武汉等地靠着铁路运输得到的快速发展,来讲解铁路系统的经济发展意义,还可以从当前发达的物流事业,以及淘宝双11等相关的生动事例,来述说铁路系统的必要意义,作为铁路系统的后备人才,每一位学生将来都会在铁路系统上,为国家的快速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思政教育自然就能激起学生的职业自信,让他们有动力来深入学习专业课程,这就达到了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目的,但也需要注意的是,思政教育虽然能以理论的形式独立存在,但这样的形式所发挥的效用并不大,甚至会产生反效果,最好的方法还是与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达成更加良好的化学反应,让他们从此树立报效国家的信念,并开始思考自己对于社会未来的重要贡献,才能做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发展每一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每一位学生的核心素养[3]。

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前提要求,也是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时所应该引为指导的核心基础,将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贯穿于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既能让每个学生有更好的自觉去主动提升专业能力,也能让每一位学生有更强的自信去融入社会实践,最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目前所学的专业,能够为国家、为人民带来什么样的贡献,能够为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去学会如何做一个有品位、有品格、有品行的高素质人才。从学校和教师方面来说,首先,需要重新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转换,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重视他们的个人情感体验,准确分析出他们目前所需要的思政教学方向,确立立德树人的教学基础,其次,也需要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才能更有效、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教学指导要求,并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相互支撑、相互扶持、相互融合,形成贯穿全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教育新局面。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专业课程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严以修身”先立德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