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源
(甘肃省靖远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甘肃靖远 730600)
近年来,猪群呼吸道疾病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为了有效防治这一疾病,势必要全面了解猪呼吸道疾病类型、临床表现,进而针对性提供预防与治疗措施,及时止损。
按感染、侵害器官主要为气管炎和肺炎,猪气管炎细分两种,即普通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炎[1]。当疾病威胁到肺叶器官,根据受害面积大小分成大、小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猪呼吸道遭到细菌侵害,易引发链球菌病、猪肺疫、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
按病毒种类分为猪瘟、呼吸道综合症、猪流感、蓝耳病等。当个别猪患有呼吸道疾病,其他猪极易出现寄生虫性呼吸道疾病,要求管理人员及时进行驱虫处理。
猪群患有呼吸道疾病后,在这一基础上引发混合感染的概率较高,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因病变加剧产生呼吸不畅、肾衰竭等问题。猪流感疾病较常见,这一疾病引发猪气管炎疾病可能性较大。因为病害位置存在差异,所以病症表现、病症防治对策不同。
一般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猪群,因感染来源、患病时间不同,所以临床表现有差异。多数情况下,病猪肺部器官表现出不适,继而出现呛咳、流泪、流口水、流白沫等现象,当病情恶化,病猪会因呼吸困难,最后由于憋闷致死。受流行性病毒影响,会扩大发病规模,病猪普遍出现发热现象,并且鼻黏膜受刺激而急剧吸气。当多种病原体合并致病,则临床表现呈现综合性,表现为高烧不退、咳嗽。主要临床病理表现为病猪肺部血液量集中、肺部肉变、支气管黏膜出血等。
保育猪、育肥猪在呼吸道疾病中临床表现存在差异,患病保育猪普遍存在生长缓慢、体重下降、精神状态低下、呼吸道受阻、眼角发红、流泪、体温升高、器官衰竭等[2]。育肥猪群呼吸道疾病有慢性、急性区别,病症表现存在差异,正常情况下,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鼻腔快速吸气、精神状态不佳、运动后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为体温约41℃、呼吸加快、口鼻流液、进食无力、急性死亡等。
猪呼吸道疾病由流行性传染的可能性较大。主要原因为空气中携带病原微生物,随着空气流动,会使病原微生物扩散,导致猪舍病猪感染范围扩大。一旦病原体活力增强,会强有力冲击免疫系统,随后因免疫力降低而诱发群体性呼吸道疾病。此外,外来猪隔离时间短、检测工作不全面,会为病原体向本地猪舍猪群扩散提供机会,最终引发呼吸道疾病。
猪群寄居在猪舍,猪舍空气质量、温湿度,以及饲养方式对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有重要影响。如果猪舍卫生不达标,出现扬尘、噪音等会影响猪的进食、休息,会不同程度损害猪呼吸道纤毛,引发不同的呼吸道炎症。此外,猪舍温度、湿度控制不当,极易出现免疫力下降等现象,进而成为呼吸道疾病的诱导因素。一旦换季期猪舍温湿度控制工作缺乏合理性,则猪群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会大幅提高,导致种植户经济收入减少。饲料管理及喂养时,过于追求饲喂结果,相对而言,会忽略饲养环境改善,以及饲养密度的调整,最终在密闭环境中完成高密度饲养。不科学的饲养方式,不利于加快猪的新陈代谢,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升高。
感染类型分为多种,如病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病毒性感染。其中,病原菌感染源主要是萎缩性鼻炎、猪肺疫等,常见环境性病菌,既会扩大传染范围,又会降低猪机体免疫力,导致呼吸道疾病治疗难度大大增加。据统计超过78%猪舍存在猪群支原体肺炎感染现象,最终诱发呼吸道疾病。对于寄生虫感染,寄居于支气管的蛔虫、肺丝虫是主要感染源,一般在猪排泄物中会发现虫卵,或者在肠道中发现幼虫或成虫。病毒性感染时多变的天气是主要诱导因素,当温差增大,会加快猪流感病毒传播速度、扩大传播范围,进而猪群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较大。此外,伪狂犬、呼吸综合征也是诱因。从生长阶段来看,仔猪断奶后极易因蓝耳病产生呼吸道疾病;保育期猪会因圆环病毒Ⅱ型而出现肺炎。
预防在先、治疗在后,可以降低猪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并且治疗阻力会大大减少。客观掌握猪群呼吸道疾病现状,基于流行性特征,以及国家、地区的相关标准来调整免疫程序,帮助猪只增强身体免疫力,避免出现感染或病毒入侵[3]。
免疫接种的具体要求为,仔猪出生后,在一天内注射伪狂犬疫苗、十天内注射支原体肺炎疫苗、十五天内注射圆环病毒疫苗、一个月内注射接种猪瘟疫苗、两个月内注射猪瘟疫苗。为增强疫苗免疫效果,保证饲喂科学性,即疫苗注射前1 周,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红景天,适宜用量分别为1000 g和4000 g,接连饲喂7 天,可增强免疫力,减少应激反应。
防治猪呼吸道疾病务必科学管理猪舍以及饲养方式,为猪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其通过食用饲料补充养分,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进而加快猪只生长速度,逐渐扩大猪群规模。确保猪舍常通风,同时适当控制猪舍温度、湿度,减少粉尘污染。及时清理猪粪便,通过无害化处理避免滋生细菌,维持猪只呼吸道健康状态。饲养管理时,灵活切换干湿饲料喂养比例,视情况设计饲养密度,对于仔猪来说,尽可能为其创设隔离饲养环境,避免呼吸道疾病肆意传播。最为重要的是,定期检查饲料安全性,以防饲料污染。
当发现呼吸道疾病的病猪后,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客观、深入分析病因,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使病猪尽快恢复健康。与此同时,立即开展猪舍全面消毒、杀菌工作,动态监测猪群中猪只的健康状态,避免出现大规模患病现象。
对于细菌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应用中西药物相结合治疗,即中药、抗生素联合治疗。对病猪肌肉注射土霉素48 mg,1 次/d,1 周为一个疗程。在此基础上,配合饮用水、饲料,即85 g 黄芪多糖加入适量的饮用水中,碳酸氢钠(NaHCO3)950 g 加入饲料中,10 天为一个疗程。对于寄生虫感染引发的呼吸道疾病,药物治疗方法,C11H12N2S 与伊维菌素配合治疗,1 kg 猪只喂食C11H12N2S8 为8.5 mg、伊维菌素0.25 mg[4]。此外,还可以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法,增强猪群免疫力,让病猪尽快恢复健康。
猪群呼吸道疾病防治中,兽医防疫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推动兽医防疫工作有序进行,养猪户、兽医防疫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部门协同合作,为猪场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兽医防疫过程中,优化工作流程,即猪场工作人员严格依照工作流程和规定完成猪舍消毒任务,视情况控制消毒剂浓度和消毒范围。此外,动态检测、监测猪疫病,尤其是在猪群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应增加疫病检测频率,及时制定应对措施,稳步落实病猪隔离、针对性治疗工作。防疫人员应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并锻炼在猪疫病防控中的技能,同时,动态创新猪疫病的检查、观察方法,以此提高兽医防疫工作效率,降低猪疫病发生率[5]。此外,建立健全猪场兽医防疫监管机制,为猪群呼吸道疾病预防与治疗提供方向,确保兽医防疫工作具体落实,使猪场生产恢复常态,增加猪场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当前猪群易发呼吸道疾病种类多样,既要做好免疫接种预防,又要坚持科学管理,并针对性实施治疗措施、加强兽医防疫力度,确保猪群呼吸道疾病防控效果达到预期。这对养猪行业稳健发展有促进作用,还能为日后猪防疫工作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