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霉变甘蔗 甘蔗节菱孢霉能产生3-硝基丙酸,可攻击中枢神经系统,死亡率高,不死也常有严重后遗症。多发于春季甘蔗霉变后,特征是有酒味。路边摊的甘蔗汁,不知原料如何,最好别碰。
2.河豚毒素 耐烹煮,可麻痹中枢神经,救治不及时会致命。多见于野生河豚、织纹螺、贻贝等海产品,中毒事件沿海地区多见,尤其是夏秋季赤潮发生的海域。
3.野生蜂蜜 野生蜂蜜由各种花蜜混合而成,如果混入雷公藤等有毒花蜜,可致命。因此,来源不明的蜂蜜最好别碰。
4.肉毒毒素 肉毒毒素耐热,中毒后肌肉麻痹,救治不及时会致命。常见于西北地区风干肉类及家庭自制发酵的肉制品、豆制品。
5.甲醇 除了工业酒精勾兑的假酒,家庭自制发酵酒也可出现,比如自酿葡萄酒时由于杂菌污染会产生甲醇。甲醇中毒可致命。
6.毒蘑菇 毒蘑菇种类繁多,难以准确识别。中毒症状各不相同,有些死亡率非常高,比如白毒伞。每年毒蘑菇中毒死亡的人数约占食物中毒死亡的一半。
7.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中毒来得快,救治不及时可致命。家庭中毒主要是短时间腌制的蔬菜,比如“跳水泡菜”以及腌制时间短的酸菜,偶尔也有隔夜菜(室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