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与流行的复杂态势,各级动物疫病防控部门采样监测任务也日益繁重。血清学检测作为开展免疫效果评价、疫情预警、疫病诊断和净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血清学检测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血清呈凝胶状,无法开展正常检测,也就无从为免疫效果评价、疫情预警、疫病诊断和净化提供有效信息,因此凝胶状血清的预防及处理相当重要。
凝胶状血清通常出现在冬季寒冷季节,这主要是因为冬季天气寒冷,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未能充分沉淀,导致形成凝胶。也有部分凝胶状血清是由于被采血动物过于肥胖、脂肪堆积过多,导致血清中纤维蛋白及脂肪过多,从而形成凝胶。
在采血前24 h禁食,多喂水。在采血过程中,尤其是冬季,注意样品的保温,采样过程中可在采样箱内放置保暖袋,温度控制在37 ℃左右。完成采样后立即将样品放置在37 ℃恒温箱内,若无条件可放置在空调暖风能吹到的地方1 h后再放入4 ℃冷藏。
若离心前血清完好,离心后装入离心管内形成凝胶,可放置在56 ℃水浴锅或金属浴锅中加热0.5 h,促进纤维蛋白凝结。若时间到仍有凝胶,可适当延长加热时间。
采用促凝管进行采血。促凝管内含有促凝剂,可加速血液凝固。但此项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因成本高,未能广泛推广。
首先在采样过程中,采样箱内的保温袋需要注意不能直接接触到血液样本,不然可能导致温度过高,样本被“烫伤”。其次在用水浴锅加热血清时需注意离心管的密封性。第三在采用促凝管采血时仍需要对采集的样品采取“保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