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东,潘 辰,黄 凯
(嘉兴市畜牧兽医局,浙江 嘉兴 314033)
提升价值链,延长利益链,实现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生产效益的有效手段。调研发现,作为传统优势产业,海宁市家禽业依托3家龙头企业前延后伸,从饲料、养殖、屠宰到销售、加工,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年产值8.1亿元,带动农户增产增收,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明显,是全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典型案例。海宁家禽产业链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困难瓶颈和发展思路,对全市发展现代农业,走全产业链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1.1基于传统优势重塑产业转型新动能 海宁是嘉兴市传统家禽产业优势区,2019年家禽饲养量1169.88万羽,存栏301.28万羽,出栏868.60万羽,分别占全市总量的近1/3和1/4。近年来,生产总体趋稳,效益稳中有升。历经“三改一拆”、“退散进集”,以及H7N9流感疫情等冲击影响,传统产业历久弥新,依托完善的产业链条,加速转型,走出了一条产业前延后伸,闭环的生产、经营道路。2018年海宁家禽产业示范性全产业链列入全省示范性全产业链,从产业链前端的饲料供应,到种鸡饲养、苗鸡孵育及肉鸡养殖,最后到下游的屠宰加工和销售等各环节全面布局,利益链接紧密,区域性集聚效益显现。
1.2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 海宁家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并依势串点成线、结链,域内3家农业龙头企业功不可没。在产业链上游,海宁有兽药生产企业4家,饲料生产企业9家,其中2家主要生产家禽配合饲料,提供海宁市90%以上肉鸡养殖用料;有父母代种肉鸡场4家,存栏种鸡35.1万羽套,生产品种包括雪山草鸡系列、优黄系列等多个黄羽肉鸡品种,满足域内供种供苗需求。在产业链下游,屠宰加工方面,鑫牌禽业专业合作社家禽定点屠宰场是嘉兴首家家禽定点屠宰企业,年屠宰能力2000多万羽。除此之外,还有传统的禽肉加工基地,以生产腊鸡腿、鸭脯肉、腊鸭腿为主,并打造了像维亨等一批在区域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
1.3广泛带动小农户缔结现代农业体系 两家公司均成立于2008年,成立之前,海宁市家禽养殖以散、小、乱为主,饲养农户3.78万家,其中出栏10000羽以上仅356家,出栏占比仅62.89%。随着嘉兴立华与海宁群大两家“公司+农户”模式的出现,统一为养殖户提供鸡苗、饲料、兽药及技术支持等,养殖户负责养殖环节,最后由公司统一回收,家禽产业链条逐渐打通,规模养殖效应显现,产业得到提档升级。2019年,嘉兴立华、海宁群大两家公司在嘉兴全市范围共有合作农户409家,其中海宁市域内99家。出栏10000羽以上农户达到99家,出栏占比达80%。两家公司通过在丁桥镇设立活禽质检平台,将合作农户养殖的肉鸡全部通过平台销售,与杭州市比邻的许村镇亦建有活禽交易市场,活禽及禽屠宰产品销往省内多数地市及上海市,江苏、安徽等省。养殖户根据规定的养殖经济指标获得稳定收入,养殖体系健全,档案记录规范,建立家禽及其屠宰产品质量安全可溯源制度。
2.1农业产业规模集聚度不高 存在农业产业规划和引导力度不够,农业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农业产业分散、低效。全市还没有形成区域分工明确、产业布局集中、互补优势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农业加工销售体系和农业生产体系不匹配,带动力强、链接水平高的加工销售类农业龙头企业仍旧十分缺乏,农业产业规模集聚的保障要素有待完善。缺少打造像安吉白茶、临安山核桃等规模和品牌效应较大的农业主导产业。
2.2从事农业生产技术人员紧缺 当前,全市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大部分年龄在五六十岁以上且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职业化水平偏低,缺乏现代农业的生产管理知识,与现代农业发展极不匹配。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意愿极低。以桐乡为例,全市农业主体1264家,负责人大专以上学历仅78人,占比6.2%,具有专业技术职称24人,占比仅为1.9%,专业化水平明显不高。
2.3农业主体经营水平偏低 普遍存在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农业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比例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品牌建设只注重注册,运营及管理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据统计,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规上标准(年销售额2000万元)占比仅有50%左右,全市家庭农场场均产值65万元左右,体量偏小。
2.4农业科技支撑贡献度不高 全市农业主体科学素养偏低,职业化水平不高,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技术、装备创新不足,成果转化率低。长三角一体化区域间农业科技研发、转化、推广协作机制尚未形成,与高等科研院校深入合作程度不深。受农业主体实力、经营规模、设施条件制约,信息化基础建设相对缓慢,信息技术的入户率、应用普及率还不高。如目前建成的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中,主要装备以视频监控、大棚卷膜机为主,农业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分级、包装仓储、冷链物流等物联网设备投入使用较少。
2.5产业发展要素保障有待加强 全市财政扶持政策统筹力度不足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在扶优、扶强、扶大推进产业链建设、农业人才政策等方面政策支撑不够有力。农业设施用地缺乏总体规划,指标空间小,审批复杂、要求高,导致农业主体管理用房、仓储设施等建设滞后,特别是在引进大型、优质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和高新农业科技企业时,缺乏土地要素的及时供给。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发展绿色农业为抓手,在现有基础上发展农业标准化种植基地、标准化养殖场,组建新型种养模式,同时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加工工艺,促进农业全产业链从追求“廉价型”向“优质型”转变,从“数量耗能型”向“绿色安全型”转变。
3.1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农业全产业链体系 立足嘉兴农业主导产业,积极在十四五规划中重点围绕打造全产业链建设进行谋划,做好种业选育、生产管理、技术服务、产品加工、品牌销售等环节。一是做大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嘉兴稻米、杭白菊、生猪、家禽等优势产业,力争到十四五中期,优势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比十三五翻一番。二是做强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嘉兴应在优势产业基础上,集中资源,围绕稻米、杭白菊、生猪、家禽等优势农产品,打造2-3条在全省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三是做精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要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主,比如海盐的嘉兴黑猪,按照“一县一特、一特一链、一链一策”思路,建设一批精致、优质、高效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
3.2加强提质创新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鼓励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发展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完善农业产业服务组织体系,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力量凝聚和抱团协作发展。一是培育壮大一批全产业链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交叉持股等方式,支持龙头企业对区域内同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整合,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对产业链的掌控力,破解“谁也吃不饱、谁也做不大”的局面。二是提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加快示范合作社、示范性家庭农场建设,引导合作社、家庭农场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对小、散、弱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引导,推动其与强社、名社联合发展或兼并壮大。着力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整体水平。三是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按企业统一标准进行生产,并由企业负责回收加工,通过“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三者形成分工明确、协作紧密、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3.3转变发展理念构建完善农业经营体系 一是注重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品牌建设:聚焦稻米、杭白菊、生猪、家禽等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企业品牌和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展示展销,充分运用电商、实体店等销售渠道进行品牌推介,扩大社会影响,不断提高品牌美誉度,提升产品价值链。二是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向产业链后端延伸: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注册商标、建立品牌,开展农产品的加工,通过电子商务、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等方式销售农产品。三是以农业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在农业经济开发区基础上, 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延伸发展农产品加工、现代物流等关联产业,促进形成上下游协作紧密,产业链相对完善的农业产业集群。四是全面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深入挖掘农业的生态、文化、旅游、教育等功能,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促进农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实现农业从单纯的生产向生态、生活功能拓展。
3.4强化科技赋能打造农业产业发展新动能 农业科技各有所长、各有所需,应在农业高科技方面加强区域合作和研究,建立农业科技联盟,增强区域农业科技水平。积极对接农业专业人才资源,培养一批生产管理理念先进农创客、领头雁和“新农人”,参与从事到农业生产、深加工、销售等领域中来。加强与高等院校对接合作,引进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模式、农业生产设备,提升全市农业科技竞争力。同时加快科技体制创新,整合农业技术资源,加强种养关键技术、高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开发,集中力量在种养品种、疫病防控、规模生产、后道加工等主要领域实现突破,在搞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以实用技术为重点,做好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加强基层科技培训,全面提高一线农业生产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全市农业产业发展新动能注入能量。
3.5强化要素保障构建全链条发展支撑体系 一是强化人才保障:通过政府人才引进计划,引进县域农业紧缺的高端技术人才。大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新型城乡工农关系,促进大城市人才、技术等先进要素向县域、农村流动。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选派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进入农业部门和乡镇领导班子,确保分管领导干部懂“三农”工作,并通过专家授课、视频教学等方式,加强农业部门领导干部对农业先进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前沿知识学习。二是加大土地供给:创新设施农用地供给机制,借鉴《上海郊野公园总体规划》编制经验,做好设施农用地总体规划,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节,破解当前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土地瓶颈。三是完善财政金融支持:设立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专项资金,对农民和专业合作社购买农产品产后初加工设备设施、建设田头贮藏设施等予以普惠扶持。充分利用资本、债券市场,支持龙头企业上市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