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奕明 李海玲
(1.黑龙江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2.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微波总站,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众所周知,中等职业院校和普通高中一样,都是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人才培养定位不同,二者之间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也不尽相同。普通高中侧重的是理论课的传授,培养的是学术性研究型人才。而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所以,在培养目标定位上,我们应该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对接,培养社会上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下面我就以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为例,谈一下目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与不足,并提出一点建议与看法,以期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发现,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学以软件讲解为主,侧重于软件的应用与开发。但是对接企业用工需求我们可以发现,教学内容设计与就业岗位需求是不匹配的。企业更需要的是实务型技术人员。需要的是熟悉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维修,网络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等工作的技术实操人员。所以,教学内容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
目前,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任课教师都是本科或者是硕士以上学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大都是刚出校门,又入“校门”。只是身份发生了转变。由于没有经过企业的“历练”,所以可能实践经验不足。不能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企业实际计算机案例的“有效输入”。另外,一些教师故步自封,只是抱着自己的“武林秘籍”,一套书、一本教案、一套PPT讲好多年。不愿意去探索新知识,对互联网+的新技术、新方法“充耳不闻”。停止了前进的脚步。众所周知,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计算机技术更是如此,更新换代的速度十分迅猛,稍一松懈,就可能被时代的车轮所碾压。这也是造成学生实践性差,知识更新速度慢的一个根本性原因。
这是一个信息化大数据发展的时代。创新创业是时代未来发展的主旋律。我们一定要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问题来抓。计算机是一项实践性学科,所以激发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索求知欲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一定要改变教学主体,把主动权交回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通过主动探索求知,才能实践出真知,知道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职业型,技能型的应用人才。家长将学生送到职业学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一技之长,以便于在社会上谋得一席之地,有“一口饭”吃。学校与家长都忽视了对于学生日常的“人文关怀”与情感渗透。所以,一部分中职院校的学生人文素质良莠不齐。学校侧重于技能知识的输入,而忽视了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这也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缺乏人文素养,很难适应社会对素质型人才的需求。
时代在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科学思变,准确识变。一本教材讲一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以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切入点,精准定位,重新优化与整合我们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体系与内容。首先,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保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我们应该紧密结合当前的计算机发展前沿信息,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重新修订以及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以及教学内容。其次,确保教学内容的渐进性。计算机教学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讲究课程体系的递进。第一、二学年我们应该以理论教学为主,重在学生理论知识的夯实与强化。为日后熟练应用于实战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学年,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内容设计与岗位需求相对接,确保教学内容的可拓展性。通过自主探索,培养中职院校计算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既要重视“外在需求”,也要重视“内源发展建设”。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我们应该为老师提供更多培训交流的机会,鼓励老师“走出校园”参加各类校级、省级、国家级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研讨会,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水平。另外,积极输送年轻的计算机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通过企业实习,了解当前企业最新的发展动态。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拓宽任课教师的视野面。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模式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任课教师只有施展“十八般武艺”,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以及参与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采取项目驱动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网站的设计,硬件故障的维修等等。学生也会在任务的攻克过程中,提升成就感与团队荣誉感。学生也会在团队程序设计合作中精诚合作,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近几年,我们在教学中提到了“工匠精神”。我们不光要让学生具备精湛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人文素质。具备精湛的技术固然重要,但是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情操也十分必要。我们要培养树立一种踏踏实实,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具备家国情怀,工作敢为人先,吃苦耐劳,享乐在后,真正提升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