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 梅
(德州市德城区图书馆,山东 德州 253011)
公共图书馆在提供社会教育、促进全民阅读和提高全民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履行职责在塑造未成年人的思想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构建平等规范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作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县级图书馆开始对未成年人阅读的推广重视起来。
由于社会技术的显著发展和电子阅读产品的出现,有效地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便捷的阅读环境。统计数据表明,自从在市场上出现各种电子阅读产品以来,我国图书馆的阅览频率和阅览时间都大幅下降。现如今,公民可以通过电子书阅读他们感兴趣的文本,并利用网络平台收集和开发相关材料。同时,各种以手机为载体的阅读软件,如QQ阅读、小红书等软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真正方便了人们的阅读需求。然而更多的阅读机会也意味着阅读群体的更大分化。人们对网络和电子设施的依赖忽视了图书馆作为重要的阅读渠道。而且,电子软件或网络平台提供的阅读信息比图书馆的正式综合书籍少,而人们很难通过快速和短时间的浏览来记住。总的来说,扩大阅读渠道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方便日常阅读,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图书馆的发展。
我国的经济状况正在逐步改善,人们不需要每天花费大量精力解决诸如吃饭和取暖等基本问题。相反,人们在完全满足物质条件后,开始注重精神上的提升。希望通过阅读来拓展他们的视野,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省市,大众的阅读意识较强。因为在这些人看来,知识确实可以改变生活,而社会现在发展如此迅速,如果不及时更新其系统知识,它将被排除在社会之外。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愿意花时间阅读的原因,不仅是为了扩大知识面,也是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然而就县区而言,图书馆的人民阅读满意度并不高,对于深入发展县级图书馆是非常不利的[1]。
根据现有资料表明,我国的未成年人的阅读量正在逐渐的下降,而未成年人的数量是主要的读者群体,如果这一部分的阅读量减少,那么促进县级图书馆的阅读普及也将变得更加困难。现在的学生面临着非常繁重的学习任务,家庭作业和学习占据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放学后很少有时间阅读。教师和家长在未成年人阅读思维上也存在偏差,他们认为,未成年人的阅读对象应该主要是教科书,过多的课外阅读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即使在高年级,读书也仅限于教师的建议,目的也是提高考试成绩,而不是为了提高未成年人文学素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看到去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数量将减少,从而导致当地图书馆失去大部分阅读用户[2]。
目前,一些县级图书馆已经破旧不堪。在一些县区,财政预算中没有为购买书籍编列经费,藏书质量和数量都很差。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县级图书馆在人员就业方面没有自主权,大多数进来的人都是亲戚,培训无法开始。服务人员可能不符合使用最新设备、图书排名、文献检索和参考咨询的专业要求。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仍处于服务的初级阶段,与时代脱节。一些县级图书的设施和设备没有得到更新,导致吸引力下降。
县区公民不了解图书馆在其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图书馆不熟悉,也不想采取措施了解如何使用图书馆。公民很少使用图书馆,长期以来没有养成使用书籍的习惯。信息通常通过互联网或新华书店、书店或网上书店获得。我国的一些学生高中毕业后也没有进入图书馆,到了大学以后也不会使用图书馆,这反映了其对图书馆阅读意识的薄弱和漠不关心。
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好,部分人对金钱的态度高于对道德的态度。有了这样的态度,阅读理解上人们存在很大的偏见。特别是在县级城市,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一些认为首要任务是赚钱和改善生活。对于阅读,有些人认为没有必要。当然这种不健康的氛围是图书馆面临阅读推广的许多挑战的直接原因。
县级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它必须积极开展与促进阅读有关的研究,成为读者阅读信息、来源、方法、心理、需求和素养等方面的指导和研究机构。虽然对阅读指导的研究已经很多,但对这一课题的分析和研究还比较少。北京大学的王玉光教授、徐雁教授、姚伯岳教授等多所大学致力于大众教育和知识教育,他们不遗余力地促进古典文本的阅读,希望把图书馆变成一个读者能够成长和追求真理与美的天堂。县级图书馆应在加强阅读促进研究的同时,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定期组织业务交流,更好地促进阅读推广。
实行县级公共图书馆综合分馆制度,构建县、镇、村三级图书馆服务网络,畅通图书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基层和乡村开展阅读促进活动。县总部设阅读推广中心,以城区为依托和过渡点,而村庄将作为服务中心运作,以树状布局,覆盖全县阅读推广。
建设该区的主要图书馆是建设图书馆的主要优先事项,在颁布《公共图书馆法》后,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筹区域总体规划,保障县级图书馆的运行条件、资源建设和服务运行。同时,重点引进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设备,实现企业管理和网络的自动化以及企业服务的数字化。在阅读推广工作中,重视资源共享,即重视图书馆与周边地区、省市和社会机构的资源共享,还定期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素质,为读者提供了更专业的服务,这提高了当地人对图书馆服务的认识和满意度。
在开展相关的阅读活动时,县级图书馆应确保内容具有足够的创新性,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吸引更多人参与图书馆组织的活动。首先,县级图书馆应能充分利用世界图书日、宣传周、宣传月等与全民阅读相关的各种节日,定期组织符合节日特点的阅读活动。同时,县级图书馆还可以结合青少年的阅读需求,组织红领巾的征文、游览书海等活动。养成良好的图书馆知识习惯,对我国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组织图书馆活动时,应考虑到病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全面的图书馆服务,即在基层,在任何地方条件下,群众都可以成为图书馆组织的全民阅读、平等获取、自主管理知识教育的主流。
为了提高人们对图书馆职能的认识,就必须加强对县级图书馆的宣传,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优势向当地民众宣传,图书馆功能不再像过去那样是进行简单的阅读的地方,图书馆可根据时间和情况,全年组织各种活动,让广大市民在知识的海洋中漫步,体验精彩的阅读体验。同时,县政府应制定与社会其他机构合作的目标。例如,与书法协会合作,书法协会的专业人士被要求进入图书馆讲授书法精神,邀请各个年龄段的人进入图书馆,并跟随流行书法专家一起学习书法技巧,了解国家传统书法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此外,县级图书馆应建立一个服务协会,并利用互联网定期将图书馆组织的活动信息推送给阅读团体。这样读者就可以了解图书馆活动的动态,保护读者的根本利益。
5.1 在人员选聘上必须把好关
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对图书馆员有很高的要求,并非每个人都具备相应的技能,这就要求从业人员首先要具备相关的教学和指导经验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奉献精神。其次,需要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协调和沟通能力。最后,要习惯蹲下来看孩子的眼睛,并以爱心和耐心与未成年人读者真诚沟通,阅读服务人员必须热爱阅读,这样不仅可以树立榜样,还能在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上引导读者。
5.2 完善培训机制和考核机制
在员工素质培训方面,应统筹规划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方案,注重培养青年读者导向的专业知识。由于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很少被纳入图书馆的正规职业培训,通常的做法是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组织图书馆员之间的学习交流。虽然这种做法不是一种标准化的培训方法,但非常适合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特别是与专家和同事进行交流和面对面的讨论,快速地将他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转化为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只要将培训的学习方法系统化,看似轻松的培训方式就逐渐转变为连续、分级的培训方式,让培训有规则可循。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从活动策划和组织提出明确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确保未成年人阅读促进活动的深入和可持续发展,并取得优异的效果。
县级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一时心血来潮是做不到的。县级公共图书馆要切实做好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建立健全长效服务机制,形成服务规范化。发展和完善阅读评价体系,确保青少年阅读促进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县级图书馆在规划活动时,应将评价内容纳入总体活动规划,并在活动内容和推广等方面制定评价指标。活动结束后的评估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活动提供了建议,确保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继续健康发展。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之一,也是人们培养自身素养的重要途径。县级图书馆在推广未成年人阅读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必须在阅读促进实践中不断探索,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使未成年人能够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