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源流考

2021-03-27 11:24姜德友和鹏飞韩洁茹
吉林中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女科傅青主经血

姜德友,周 岚,和鹏飞,韩洁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崩漏,指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漓不止或淋漓不尽。崩与漏有出血量多少及病势急缓的不同,崩出血量多而势急,漏出血量少而势缓,故漏为崩之渐,崩为漏之甚。“崩”作为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漏下”作为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唐代以前未形成崩漏之辨证体系,直至宋代有了较明确的辨证,此后逐渐完善。[1]本文对历代医籍中崩漏病的相关论述进行整理,从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3 个方面对崩漏的源流进行论述,兹述如下。

1 病名

1.1 崩“崩”,首见于《素问·阴阳别论》,文曰:“阴虚阳搏谓之崩。”[2]《内经》中“崩”之原义泛指下血之证,但在以后的医籍中,仅在妇科疾病中有较多关于“崩”的论述。因此,可认为《内经》所言之“崩”为妇科“崩漏”病名之源,同时阐述了崩漏的病机,为后世研究崩漏奠定了理论基础。

1.2 血崩 华佗《中藏经》载有“治妇人血崩方”[3],始见“血崩”之名,其后许多著作亦用“血崩”之病。

1.3 漏下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及“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首提出“漏下”之名,如在“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一篇中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4]并可见此时已经对不同的妇科血证做出了初步的鉴别。

1.4 崩中“崩中”一词,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的温经汤条下。“崩中”亦被后世常用,其中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曰:“崩中,腹上下痛,中郄主之。”[5]90清代唐宗海《血证论》对“崩中”一词做出解释,云:“古名崩中,谓血乃中州脾土所统摄”[6],并且提出崩漏论治需重脾。

1.5 崩中漏下 至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首列“漏下候”“崩中候”“崩中漏下候”,简明论述了崩中漏下的病名、病因病机,文曰“崩而内有瘀血,故时崩时止,淋沥不断,名曰崩中漏下”。[7]此外,指出崩中、漏下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而见。

1.6 崩漏 宋代王衮《博济方·经气杂证》中的“二十六味牡丹煎丸”条下见“崩漏”一词。[8]宋代严用和《严氏济生方·崩漏论治》曰:“崩漏之疾,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9]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谓:“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说明崩漏属严重的月经失调。

1.7 阴崩、阳崩 宋代齐仲甫《妇科百问》言:“受热而赤者,谓之阳崩,受冷而白者,谓之阴崩。”[10]提出阴崩与阳崩的概念,并可根据病因区别之,然观其所述,阴崩应归带下范畴。

1.8 其他 此外,崩漏仍有其他别称,如“漏血”“血漏”“崩下”“暴崩”“经漏”“崩中暴下”“血山崩”“经崩”“崩淋”等。

2 病因病机

崩漏的病因,历代文献涉及了房劳多产、劳逸失常、饮食不节、内伤情志、外感邪气、血瘀、痰饮和先天禀赋不足等。

关于崩漏的病机论述始于《内经》,至明代而基本完善,主要为冲任虚损、阴阳失调、气血虚衰、脏腑功能失调、血热、血瘀等,其中脏腑功能失调涉及到肾、脾、肝、心。《素问·阴阳别论》提出“崩”的病机为“阴虚阳搏”,后世诸多医家亦宗其说。《诸病源候论》认为“崩中”“漏下”乃是由于脏腑损伤,致冲任二脉虚损,不能约制经血。宋代以后,脏腑功能失调是崩漏病理机制所阐述的重点。根据历代医家对崩漏病因病机的阐述,归纳为以下几种。

2.1 肾虚 先天禀赋不足,肾气稚弱;或少女肾气未盛,天癸未充;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或久病大病穷必及肾;或七七之年肾气渐衰,天癸渐竭等皆可导致肾虚崩漏。肾气虚则失于封藏,冲任不固,经血失约,子宫藏泻失常发为崩漏。《傅青主女科》认为:“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指出崩漏病本在肾,病位在冲任,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经血的藏泻无度,从本质上讲,属于虚证,故肾虚是导致崩漏产生的主要原因。肾阴虚则阴虚失守,虚火动血,迫血妄行,子宫藏泻无度,遂致崩漏。如金代李杲《兰室秘藏·经漏不止》指出崩漏是由“肾水阴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而致,亦或肾阳虚,命门火衰,或久崩久漏,阴损及阳,阳不摄阴,封藏失职,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而成崩漏。

2.2 脾虚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体脾虚,加之饮食不节、劳累疲倦、忧思过度,则损伤脾气,脾伤则气陷,统摄失司,冲任失固,故成崩漏。清代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崩漏门》曰:“故崩漏为患,因脾胃虚损,不能统血运行。”脾虚不能统血,故崩中漏下。《妇科玉尺·崩漏》云:“或思虑伤脾,不能摄血,致令妄行。”[13]思虑伤脾以致脾虚,从而摄血失常,故崩漏产生。清代南山《胎产指南·崩》曰:“妇人崩中之病,皆因中气虚,不能摄血,加以积热在里,迫血妄行,故令经血暴下而成崩中。崩久不止,遂成下漏。”指出素有脾虚,加之积热,则迫血妄行而成崩漏。

2.3 血热 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可致崩漏。如明代戴原礼《秘传证治要决及类方》曰:“崩有血热而成者”[14]。因热者,有虚热,有实热。素体阴虚,或久病阴伤,阴虚内热,虚热内扰血海,冲任失约,故经血非时妄行而成崩漏,血崩阴愈亏,冲任更伤,以致崩漏反复。素体阳盛,肝火易动;或素性抑郁,郁久化火;或感受热邪、湿热,或过服辛辣助阳之品,酿成实火,实热伏于冲任,热迫经血妄行,致成崩漏。

2.4 血瘀 情志不畅,肝气失于疏泄,气滞血瘀;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尽又感于寒、热,以致成瘀,瘀阻冲任,血不归经,发为崩漏;或久漏致瘀,瘀血不去,新血难安,发为崩漏。《傅青主女科·闪跌血崩》中提出“闪跌血崩”,此证“乃瘀血作崇”,其曰:“妇人有升高坠落,或闪挫受伤,以致恶血下流……乃是瘀血作祟。”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又有瘀血内阻,新血不能归经而下者。”[16]认为瘀血内阻而致崩漏。

2.5 肝郁气结 郁怒伤肝,肝气不舒,则疏泄失常,肝不藏血,可导致崩漏。如《傅青主女科·郁结血崩》指出肝气郁结可致崩漏,文曰:“盖肝之性急,气结则其急更甚,更急则血不能藏,故崩不免也。”清代徐灵胎《女科指要》亦云:“或七情郁结,血液偏渗。”[17]其认为崩漏与肝气郁结而不藏血有关。

2.6 其他 此外,其他医家对崩漏的病因病机有不同的认识,如明代龚廷贤《内府秘传经验女科·崩漏》指出气血两虚可致崩漏,曰:“皆由劳伤血气,损冲任二脉,气血俱虚,不能约制其经血,故忽暴下者,或渐成淋沥者,盖妇人皆由心事不定,或人事少,故贵势脱”;《胎产指南·漏》认为崩久成漏,迁延不愈,由脾肾两虚所致,曰:“凡崩久成漏,连年不休,此中气下陷,下元不固也。”

3 治疗

崩漏的治则治法,历代医书涉及了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调节阴阳,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调理冲任气血,分新病久病而治,分期论治,崩与漏分治,未病先防等方面。元代朱震亨于《丹溪心法》中提出了急则治其标的治则。明代方约之《丹溪心法附余·崩漏》曰:“治崩次第,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18]后世医家多遵循此说,并完善了这一治崩之法,形成治崩三法,即“塞流”“澄源”“复旧”。明代万全在《万氏女科》中提出“初止血,次清热,后补其虚”的治疗三法。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指出年少之妇女应凉血固涩、升气益荣,中年及高年嫠妇应大补气血、养脾升固。清代吴谦等人所撰的《医宗金鉴·崩漏门》中提出:“临证之时,须详审其因而细细辨之。虚者补之,瘀者消之,热者清之,治之得法,自无不愈。”[19]纵览古代医书文献,经整理研究,将崩漏的治疗方法概括为以下几类。

3.1 辨证论治

3.1.1 补肾益气,固经止血 肾虚之崩漏,又可详分为肾气虚、肾阴虚与肾阳虚,肾气虚者,应补益肾气、固经止血,肾阴虚者,应滋肾养阴、固经止血,肾阳虚者,应温肾益气、固经止血。明代《普济方·崩中漏下》曰:“若夫冲任不固,下元久虚,以致血无关锁,则用白术汤加当归、木香。”明代皇甫中《明医指掌》提出用凉血地黄汤治疗“肾虚不能镇相火而崩”。清代顾靖远《顾松园医镜·崩漏》曰:“若因肾水虚衰不能镇守胞中相火,而血走为崩漏者,保阴、左归加减。”[20]清代柴得华《妇科冰鉴·崩漏门》又言:“房劳伤肾,以致冲任失守,当镇固命门为主。”提出肾虚者,应镇固命门。

3.1.2 补脾养血,固经止血 脾虚之崩漏,应补脾养血、固经止血。明代薛己《女科撮要·经漏不止》曰:“治疗之法,脾胃虚弱者,六君子汤加当归、川芎、柴胡;脾胃虚陷者,补中益气汤加酒炒芍药、山栀”。清代柴得华《妇科冰鉴·崩漏门》用归脾汤治疗“思虑劳倦,致脾不能统血归源者”。清代程国龄《医学心悟杂症要义·暴崩下血》又将脾虚分为脾气虚与思虑伤脾而致的脾虚,曰:“若因脾气虚,不能统血者,四君子汤加归芍主之。若因思虑伤脾,不能摄血归经者,归脾汤。”

3.1.3 清热固经,止血调经 血热之崩漏,又可分为血虚热与血实热,虚热者可养阴清热、固经止血,实热者可清热凉血、固经止血。《女科撮要·经漏不止》曰:“肝经血热者,四物汤加柴胡、山栀、苓、术。”明代皇甫中《明医指掌》言:“阳盛阴虚,血热沸溢,黄芩汤。”《冯氏锦囊秘录·崩漏门诸论》指出乌鸡丸可治血虚热之崩漏,曰:“治妇人羸弱,血虚有热,经水不调,崩漏带下,骨蒸等疾不能成胎。”清代柴得华《妇科冰鉴·崩漏门》指出:“血热者,知柏四物汤清之;热微者,荆芩四物汤和之”。《竹林女科证治·崩漏虚实证治》曰:“若血热妄行,咽燥唇干,脉实有力,血气秽臭者,方可用四物凉膈散,入生韭汁调服。”

3.1.4 活血化瘀,固经止血 血瘀之崩漏,应活血化瘀、固经止血。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中认为如内有瘀血,使“经脉错乱,不循故道,淖溢妄行”而血崩,当以“去故生新”为治,重在化瘀,宜五灵脂散。[21]《傅青主女科·闪跌血崩》提出闪跌血瘀致崩者应先活血去瘀,方用逐瘀止血汤。并道此方之妙,妙於活血之中,佐以下滞之品,故逐瘀如扫,而止血如神。清代程国龄《医学心悟杂症要义·暴崩下血》中用独圣丸治疗“淤血凝积”之崩漏。

3.1.5 平肝理气,固经止血 肝气郁结之崩漏,应平肝理气、固经止血。明代武之望《济阴纲目·治劳伤崩漏》曰:“养血平肝散,治大怒经血暴下。”其以大怒而用是,故曰平肝。《傅青主女科·郁结血崩》:“治法宜以开郁为主。若徒开其郁,而不知平肝,则肝气大开,肝火更炽,而血亦不能止矣。方用平肝开郁止血汤。”指出郁结崩漏应平肝开郁,方平肝开郁止血汤。

3.2 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崩漏的论述,最早见于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言:“女子漏血,太冲主之”[5]98。隋唐时期,取穴多为单穴,多注重灸法,针灸治疗方法论述较少。宋金元时期,取穴渐由单穴向多穴处方演变,并有配穴方法的记载,如《针灸资生经》。明代针灸疗法较多,关于针灸治疗崩漏的理论逐渐形成,如《针灸大成》。清代主要是整理、总结前代医家经验,如《针灸集成》。

3.3 注意事项 临证须知此外,治疗崩漏应注意以下几点。1)崩漏的病情继续发展可致瘀,即久漏必瘀。《妇人大全良方》中指出:“血崩……一、二日不止,便有结瘀之血,凝成窠臼”[21],血液逸脉外,而成瘀血,故而崩漏日久不愈,则可有瘀血为患。2)崩中血出,若已虚候,切忌勿用寒凉之剂,伐伤脾胃之气。如《内府秘传经验女科·崩漏论》曰:“妇人崩漏,失血过多,由气血俱虚损,伤子宫血海也……误用止涩寒凉之剂,复伤脾胃生气,使血反不归经矣”。3)崩漏日久则难治,但胃气存仍可受补,从而得以救治,若不能受补,则为衰败之迹也,如《景岳全书·崩淋经漏不止》曰:“崩淋之病,有暴崩者,有久崩者。暴崩者,其来骤,其治亦易;久崩者,其患深,其治亦难……但得胃气未败,受补可救;若不能受补,而日事清凉,以苟延目前,则终非吉兆也。”4)治崩应注重固本补气。《傅青主女科》中提出治崩应注重固本补气。前人治崩,首先以止涩为主,用许多止血药,止血之后再澄本清源以求因,之后再调理善后以固本。此治法虽有一定的疗效,然而周期长,易反复。

4 总结

崩漏为病,病本在肾,病位在冲任,变化在气血,表现为胞宫非时下血,或为崩,或为漏,或崩与漏互见。其病因繁多,病机可概括为虚、热、瘀。崩漏之治疗,应根据病情缓急及出血时间的不同,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治则,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辨证论治。本文将崩漏的病名、病因病机及治法的发展源流进行浅析,望后世医家对于治疗崩漏有所启迪和借鉴。

猜你喜欢
女科傅青主经血
基于数据分析比较《叶氏女科证治》《傅青主女科》学术特点
傅青主,一代妇科大家
柴胡女科之用
武立胜
中医名言拾粹
经血发黑怎么回事
《傅青主女科》经前泄水考*
经血逆行说倒经
经血颜色发黑是何因
傅青主保产无忧散的临床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