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辨治体会

2021-03-27 10:58张辰嘉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鼓膜中耳炎积液

张辰嘉 丛 品

1 杭州市丁桥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44

2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的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耳内闷胀闭塞感,听力减退,可伴有耳鸣、鼻塞、头昏等不适症状,中医称之为“耳胀耳闭”[1]。丛品教授认为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上,与成人有较大区别,且中医药具有较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儿童具有脏腑娇嫩、咽鼓管短粗等易感因素,更易感受外邪而起病,故该病在儿童中更为常见;再者儿童患者常不能配合鼓膜穿刺、咽鼓管吹张等治疗,中医药更能体现其优势。最后,患儿因形气未充,疾病发展过程中易迁延不愈,或素体虚弱者,都需要在治疗时兼顾扶正补虚,调整体质,辨证施治。总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在其发生、发展与转归上都和成人有较大区别,故在辨证论治上有独到之处,笔者将跟随丛师临床实践中所得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认识

丛师认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从发生发展过程上看,其病因病机主要包括两方面,早期是以外邪侵袭、气滞耳窍为主,中后期则以水湿停聚耳窍为主。具体来说:儿童患分泌性中耳炎,往往是继发于外感之后。因患儿素来体虚,或气温骤变,或养护失宜,易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若邪气入里,留滞于耳窍,就发为耳胀耳闭之症。如《诸病源候论》所言:“其经脉虚,风邪乘之,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痹阻不通,故为风聋。”此时阻滞耳窍的尚为无形之邪气,这是疾病发展初期的发病机理。若外邪阻窍之证不能及时疏散;或脏腑功能异常,肺脾气虚,水液代谢失调,清阳不升,耳失温煦,遂湿浊内生。正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言: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总之,本病多起于外邪侵袭,又与脏腑功能失调等密切相关,最终邪气、痰湿等病理产物停聚耳窍而致病。

2 辨证论治的特点

丛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辨证论治有其独到之处,具体总结如下。

2.1 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相结合:丛师在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辨证过程中,特别重视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的结合,既重视耳、鼻、咽喉的表现,也不忽视舌脉及对患儿体质的判断。具体来说,辨证中要重点关注耳膜的色泽,色偏红者,多为风热之邪,往往鼻腔咽喉黏膜色泽亦为充血肿胀之表现;同时关注鼻腔咽喉有无其他兼症,如脓涕、鼻塞、喷嚏、打鼾等,而对患儿体质的判断则要问及饮食、二便及喂养等诸多方面,并结合舌苔脉象,以达到对疾病的综合判断。

2.2 注重从气与湿论治:该病的基本病机是气滞耳窍,饮停耳窍,治疗的基本思路是行气化湿,利水通窍。基本方是通气散和五苓散,通气散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柴胡、香附及川芎三味药组成,其基本功效都是疏通气机,均有疏通耳窍之功。具体而言,香附是气药第一,可以理顺全身气机;川芎是血中气药,上行头面,可以疏通诸窍气血;柴胡舒肝理气,肝主一身气机。三药共用,行气通窍之力强。另外一些行气通窍类药物也可酌情使用,如白芷、藿香、石菖蒲等。五苓散出自《伤寒论》,原是治疗太阳病表邪未解,内传太阳膀胱之腑,水蓄下焦,形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其功用在于化气行水,通利小便。该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蓄水证”,如腹水、肢体水肿、尿潴留,以及妇科中的盆腔积液等,分泌性中耳炎之耳内积液亦属水湿之证,同样适用于此方药。且本方除了泽泻、茯苓可利水渗湿外,桂枝可通阳化气,气行则水行;另外茯苓、白术还可健脾益气,阻断生痰之源。紧紧抓住气与湿二字,以此二方合用为基本方进行加减,几乎适用于各类证型的患儿,疗效颇佳,且便于掌握。

2.3 加减用药:一是关注本病发作的基础病因,常常继发于感冒、鼻窦炎及腺样体肥大等,需要对其基础病因一并治疗。如以外感为主者,需加用祛风解表类药物,如金银花、连翘、荆芥、薄荷等。若见鼻窦炎之黄脓鼻涕多者,可加用黄芩、竹沥半夏、浙贝等清热化痰类药物;以鼻塞症状为重者,可加用藿香、赤芍、炙麻黄、三棱等。如果明确患儿腺样体肥大,伴夜间酣眠者,可加三叶青、桔梗、皂角刺等清热化痰消痈类药物。二是关注患儿鼓室积液之性状辨证加减。若积液清稀如水,鼓膜色泽鲜亮有光泽者,多用利水渗湿药如猪苓、泽泻、茯苓皮、玉米须、车前子等;若见积液黏稠,鼓膜内陷颜色黯淡者,常用清肺化痰药如黄芩、竹沥半夏、浙贝、前胡、陈皮等;积液黏稠似胶,病程日久者,可加用红花、川芎、赤芍等活血祛瘀药,且应考虑鼓膜切开置管手术治疗。

2.4 体质入手以求治本:丛师认为,儿童患该病又有其异于成人之处,即与患儿体质息息相关,所谓体质又与其先天禀赋是否充足和后天养护是否得当有关,这些都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在临床上对于有特殊体质类型的小儿,在治疗时应兼顾改善体质,或针对其特点偏向选用药物。临床最常见的偏颇体质类型是脾虚质和肾虚质。若患儿素日不喜风冷,感受外邪时常易感冒,迁延难愈;或兼见面色偏白、活动后易出汗,胃纳欠佳,大便偏溏;中耳积液较多,鼓膜内陷;舌质淡胖、苔薄白;可辨为脾虚之证,治以健脾利湿。丛师常在方中加入太子参、党参、白术、山药、白扁豆、黄芪、茯苓、炙甘草等药;在分泌性中耳炎相关症状改善后,常嘱患儿以玉屏风颗粒调养一段时间。若见患儿有身形羸弱、发育迟缓、遗尿等症,有肾精不足之表现者,丛师在方中常加萸肉、茯苓、丹皮、金樱子、仙灵脾、仙茅、苁蓉、益智仁等药,兼顾补肾[2]。在此基础上,建议患儿均衡饮食,坚持运动,以期改善体质。这样的遣方用药之法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疗效,另一方面还能减少相关疾病的反复发作,这就是所谓的治病求本。

2.5 中西并治:在疾病的初期或急性期,以实证、热证为主要表现,患儿可有耳痛,甚至发热,查体见鼓膜充血肿胀,积液或尚未形成,病程尚短,可予抗生素及激素类喷鼻药物治疗,常可奏效。若病程日久,或久治不愈,积液形成,此时中药可发挥其独特优势。也有部分患儿伴有严重腺样体肥大、鼻窦炎等疾病,保守治疗日久无效者,需采取手术治疗。丛师认为,中药在合适时机参与,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 典型病例

患儿,女,8岁。10天前感冒后出现左耳痛伴双侧鼻塞流脓涕,自行口服抗生素治疗2天后,耳痛症状缓解,未继续服药。近1周来,患儿诉左耳闷胀感,耳内时有气泡声,伴有鼻塞流黄脓涕。检查见:左耳鼓膜稍充血泛黄,内陷明显,光锥消失,有积液影;双侧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见少量黄脓涕;咽后壁见鼻涕倒流。左耳声导抗检查为B型曲线。饮食无殊,二便调。舌质偏胖、苔薄黄,脉滑。四诊合参,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证型考虑是湿热之邪停聚耳窍,治疗予五苓散合通气散为基础方,加用清热利水渗湿及通鼻窍药物。具体方药如下:柴胡、猪苓、三叶青、白芷各5g,川芎、香附、泽泻、僵蚕、石菖蒲、黄芩、桂枝各6g,茯苓皮10g,炙麻黄2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上药5剂,诸症减轻,稍感耳闷,查体见:左耳无明显积液影,稍内陷。继续前方用药3剂,诸症俱消,左侧鼓膜清亮,标志清,声导抗检查为A型曲线。

按:丛师认为,此案中患儿病程尚短,病邪停聚耳窍之时日不长,积液尚清稀,宜以利水渗湿、行气通窍为主,故用五苓散合通气散为主方。而其鼻窦炎为发病之源,必予并治,故加用白芷、僵蚕、菖蒲、炙麻黄等以通鼻窍;加用三叶青、黄芩等以清热。诸药合用,效验可见。

猜你喜欢
鼓膜中耳炎积液
滑膜炎的膝关节积液要抽吗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膝关节反复肿胀积液怎么办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鼓膜穿孔会影响听力吗?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产水凝析气井积液诊断研究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