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网公司电力研究院 尹春林 杨 政
复杂大电网的运行管理及精益化管控向电科院提出了多重的挑战与考验,从生产业务信息化数据融合、业务管理精细化、流程优化、企业内部流程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了多方面的局限性,目前电科院三个区域间的网络不能互通,存在数据采集难、信息共享难等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人、物、环境、业务及信息化管控等的问题:
目前电科院人员的考勤及培训处于手工阶段,缺乏信息化管控手段。针对两站人才培养方面缺乏高效的管控及人才后评估等机制,工单管理可追溯性差,员工工作量统计及考核缺乏有效依据;由于实验室较为分散,设备种类繁杂及数量多,各专业实验室之间数据共享难,导致设备存在库盘点难、无法实现设备定位、设备采购决策难、设备使用率低及共享难,导致在设备采购及盘点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针对实验室检测方面,由于实验室设备没有互联通,存在专业隔离与信息孤岛等问题,未能较好地为设备状态分析提供试验数据的支撑。检测流程信息化、透明化、智能化程度不足,客户难以实时掌控送检样品及报告的状态;目前电科院已建设各种管理系统,但它们之间相对独立,存在信息孤岛问题,无法实现集中式管理,缺乏统一的高效管控平台,导致资源利用率低,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及协同服务等应用体系。
为满足电科院生产管理、现场作业、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科研工作管理和企业管理等工作要求,结合智慧电科院建设需求,需研发可满足电科院信息化管理要求的智慧化MIS系统,为电科院精益化、智慧化生产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持。
目前电科院已上线使用南网“6+1”系统和自建的精益化管理技术支持系统,但已上线系统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南网生产管理系统对非电网运行生产业务支持较少,电科院较难使用南网生产新系统完成电科院内部的生产和管理等业务工作;其次南网各系统相对独立,存在智能化辅助业务水平低的情况。
当前电科院的老生产系统由于开发时间久远技术相对落后,运维成本高,运行效率低,智慧电科院的建设对电科院的生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对电科院开展全面的深入的智慧化升级,但基于以上现状,已难以通过对电科院现有系统进行集成扩展或适应性改造等方式来达到智慧化升级,也无法实现高效、便捷的集中式管理,更难于实现资源共享及协同服务等应用;同时,电科院需根据自己的生产管理需求研发一套符合电科院智慧化应用及管理理念的系统,从自己本身的需求开发一套适应电科院智慧化管控的系统。
根据智慧电科院规划建设需求,通过对当前电科院生产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明确提出该项目建设的主要需求包括:智慧生产管理辅助平台最基本的应用场景包括移动端和PC端,PC及APP的功能需求作为最基本的功能性需求。同时,智慧电科院的建设主要围绕智慧生产管理辅助平台进行建设,平台需要支持多系统的集成应用,扩展性及兼容性高的数据接口也是平台的基础要求之一。此外,基于电科院业务需求需实现包括工单管理、资产共享管理、实验管理、报告管理、决策管理和综合管理在内的六大功能模块。
工单管理模块为项目管理部门提供工单新增、删除、查询统计、指定、下达、附件上传等功能。项目管理部门新增任务工单关联项目、里程碑及阶段,生成阶段任务工单,指定专业所负责人完成工单下发,专业所负责人进行任务分派至各个工作负责人,即可启动工单,如任务涉及到用车则可根据任务工单新建用车派车单进行车辆申请使用;如涉及到设备需求则可根据任务工单新建设备领用、借用单进行设备申请使用。当任务确认完成后工作负责人根据实际报销单至资金管理中填写任务工单资金使用情况即可完成任务工单的闭环,实现项目工作任务的精益化管控。模块具体功能如下:
项目管理:实现项目管理功能作为工单源头,以项目管控体系为主体,以项目项目计划为依据,进行工单新增,下发至专业所;任务工单管理:根据用户操作权限的不同完成工单的新增、编辑、删除、查询等,在工单执行过程中完成工单的下达、指派负责人、工作人员、工器具等资源,最终组织资源完成任务工单;送检工单管理:通过送检工单实现对送检任务的一体化管控,包括客服中心对送检单录入,新增及修改送检样品、新增及修改送检设备。
报告管理:系统提供报告模板、报告审批、报告合成功能。工作负责人完成工单后,开展报告正文编写工作,在系统上传报告正文部分,系统根据报告等级、类型进行流转审批,审批完成后,系统根据报告模板要求合成正式版报告。在报告功能模块采用电子章和电子个人签名的方式实现报告电子化审批和无纸化办公的功能需求;客户管理:对送检客户的组织机构、送检客户基础信息、客户送检要求等信息进行维护,实现在任务工单、送检工单、各类报告中的应用信息要求。同时也可为客户的送检设备与客户信息建立起相关联的设备送检台账,在客户下次送检时提供送检设备信息一键录入的功能,最终为客户提供更及时和便捷的服务,提升电科院的服务质量。
智慧电科院-管控平台项目中的资产共享功能模块是在云南电科院应用“云大物移智”等IT技术建设智慧电科院的背景下,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提出的资产智慧化管理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与现有财务、资产等系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具有很大差别,主要体现在资产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化管理上,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该功能模块利用结合RFID技术及物联网智能定位识别芯片技术对资产信息进行动态管理,扩充财务管理系统中不具备的功能,本功能模块根据系统中的数据进RFID标签的绑定,通过为设备粘贴RFID标签的方式实现资产的智慧化管理需要的基础条件;该功能模块主要实现资源共享、自动领用、自动归还、自动盘点及资源动态化分析。本功能模块通过工单功能模块的数据来源实现资源与工单的绑定,结合RFID技术及物联网智能定位识别芯片技术对资源进行动态管理,解决了资源的部门绑定限制,避免了繁琐的资源使用借用登记、归还登记流程,实现了通过设备就能智能对资源进行自动盘点的需要,通过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产生的数据就能实时的做到对资源动态化分析和管理。
实验管理模块主要包含:实验检测。结合检测智能化、设备中转智能仓交互过程中的设备数据及业务数据,经过分析可实现样品在整个检测过程状态的实时掌控。客户可以登录系统或手机对送检样品的进度进行查看;检测依据。针对设备的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过程建立实验检测的操作指导及检测依据;实验项目管理。针对送检的专业检测项目进行分类,支持快速检索。报告管理模块包括对检测报告、验收报告、技术报告、证书模板进行抽象分析,形成较为统一的报告模板,并针对这些模板检修管理。
本模块包含项目过程决策、工单决策、人员决策、报告决策、资产决策等服务,决策服务只作为预测性辅助建议。
项目决策。智慧管理平台对项目管理中各环节进行监控,对于即将超时及存在风险点进行预警,各个监控数据结合可视化手段形成项目全景分析,简洁、直观的展现管理者所关注内容,同时为管理者提供高级搜索功能,快速定位项目相关情况;工单决策。结合工单执行信息对工单进行分类,分析工单类别占比及环比增长量,预测岗位人员需求量;提取同类工单执行中出现问题位置,辅助指导任务执行开展,提前避免风险。根据工单执行内容推荐执行岗位及人员,辅助工单分派工作。
人员决策。结合现有岗位人员信息,根据未来预测岗位需求信息及要求进行虚拟人员信息推荐,辅助决策者进行岗位信息招聘,并结合智能培训、知识管理、两站人才管理等人才培养信息对在职员工制定培训计划;报告决策。收集各业务链数据,可视化分块展示各业务现状,使用多维度统计发现现状问题,辅助报告编写,如项目管理过程里程碑及阶段报告、资产共享管理情况报告、个人年度报告等;资产决策。对底层进行设计,APP开发和预留其他业务系统的扩展模块,通过业务数据积累和统计分析,为企业管理提供移动办公及可视化监控。
综合管理模块具体功能如下:
会议管理。实现会议全流程管理。会议准备阶段,用户新建会议收资任务下发参会人员,由参会人员分别上报会议资料。会议组织人员收到资料后进行资料整理,上传无纸化会议管理系统,完成会议资料准备工作。会议准备完成后,会议组织人员在系统通预定会议室,下发会议通知。参会人员可通过APP扫码、定位打开等方式完成会议签到。会议结束后,由会议纪要编写人员提交会议纪要,结合公司发文制度发送会议纪要,会议纪要需进行督办管理的,由会议纪要编写人员根据会议纪要选择被督办人员,系统向被督办人员发送督办工单任务。用户创建会议后上传会议资料,移动设备可以下载会议资料,参会人员通过移动设备可以查看所有会议资料,提升会议质量。
督查督办。用户接收、新建、分解和完成督办任务,系统详细记录督办任务每阶段操作时间。系统根据督办任务形象时间和实际时间对任务每个阶段、任务总体完成情况进行红绿灯提醒。督办任务上级管理部门可以向下级单位发送催办提醒;收发文。用户通过将收到的公文或将要发出的公文通过公文接收或公文录入的功能将公文信息和内容录入到系统,系统根据电科院的收发文管理制度以固化收发文管理流程的形式完成公文的流转,并根据用户的权限设置将公文导入企业知识库。用户可通过收文查询或发文查询功能查询出以处理的历史记录。
通讯录。人力资源部及时更新系统通讯录,员工根据权限实时获取通讯录;企业知识库。企业制度、文件和生产经营资料根据保护等级进行归类保存,员工可根据权限查询和下载企业知识库文件;消息推送。系统管理员可在系统创建推送消息内容,审核通过后,系统平台和APP可以向全体成员广播推送消息;车辆管理。系统提供用车申请、审批、派车调度等用车流程管理功能。
特征是指软件系统中可被定义和评估的功能属性,特征定位也被称为概念定位、软件侦测,目标在于创建特征与源代码之间映射关系。软件特征定位是一种面向软件维护的智能推荐技术,可为后期维护人员在开发文档质量和数量欠缺的情况下在复杂的源代码数据中找到软件维护任务对应的起始位置[1]。
特征定位最早的研究可回溯到1992年提出的软件侦测[2],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征定位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成果不仅在软件维护而且在波及效应分析、需求工程、软件产品线等多个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3]。特别是以Linux、Android为代表的开源软件大量出现,演化被认为是一条获取高可信度软件的新途径。显然,大规模高可信软件的获取急迫地需要自动化的特征定位技术。
面向行为主题的特征定位方法[4]借鉴基于文本的特征定位方法的基本思想[5],是一种混合特征定位方法,该方法使用动态方法降低文本方法的状态搜索空间、提高查全率,充分发挥了文本方法程序理解要求低和精确度高的特性,且只需进行一次执行迹数据的采集,降低了执行特征定位的开销。此外,该方法由于测试用例设计简单以及自动定位算法辅助而具有程序理解要求低和人工开销低的特点。面向行为主题的特征定位方法的具体步骤为:行为知识获取(设计测试用例-设置观察点-搜集执行迹)-主题知识获取(建立语料库-预处理-索引-文本向量1……文本向量n)-定位特征(提交查询内容-计算查询与文本向量的相似度并排序-特征相关代码)。
通过电科院MIS系统智慧化建设以及面向行为主题的特征定位维护技术手段,实现电科院生产作业和管理工作的“强工单化”管理,通过智能设备的应用提升生产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可视化和高效化水平,同时为电科院全体员工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个性化的工作处理平台。具体目标如下:
研发智慧电科院生产管理平台。通过梳理电科院工单、资产共享管理及实验室检测等工作任务流程,结合ERP系统的成果及功能应用经验,确认各部门的具体需求,采用强工单互动管控模式,实现工单管理、资产共享管理、报告管理、实验检测一体化闭环应用管理;研发智慧生产移动APP。梳理移动办公需求,通过APP实现电科院工单审批流程(新建、审批、执行、待办管理)、消息推送、智慧应用(会议室、车辆等应用)、通讯录、指标监视等功能模块,实现工单、车辆审批任务分解、接收、确认、审批及智能应用的移动化,提升日常的规范化管理,提升任务下达、工作任务审批的及时性;通过研发数据接口、数据集成,实现任务待办、数据指标查看统一管理、辅助管理工具,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从而辅助员工高效、便捷的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