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霞教授新九针治疗顽固性面瘫撷要

2021-03-27 04:44
光明中医 2021年5期
关键词:九针钩针梅花针

王 艳

田霞教授致力于山西省针灸医院新九针临床工作近40余年,独立思考,博闻勤勉,爱患如己,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近20年中开展了面瘫专科治疗,每日接诊面瘫患者达三四十人次,将各种针具发挥得淋漓尽致,各得所宜,对新九针治疗各种面瘫,尤以顽固性面瘫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经验,疗效显著。笔者有幸成为田霞教授的弟子,言传身教,受益匪浅,现总结顽固性面瘫的治疗经验如下。

1 理论依据

1.1 病因病机面神经炎是由于面神经受到外来病原体(如嗜神经病毒感染有关)侵袭导致面神经炎症而发病,田霞教授认为难治性的面瘫发病30 d后就进入恢复后期,其中有症状迁延达3个月以上者称为顽固性面瘫[1],若仍未见恢复或显著恢复,说明神经损害层面较深、程度较重,或又因患者本身素体较弱,故常规治疗的效果欠佳,治疗难度增大,临床恢复过程较慢或较为困难,此时面瘫症状相对顽固,容易出现面肌痉挛、面肌萎缩、面肌联动或倒错等后遗症。《素问·评热病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明代喻嘉言认为:“口眼斜,面部之气不顺也”;清代林佩琴认为:“血液衰涸,不能荣润经脉也”。顽固性面瘫病程日久,多是由于邪气久羁,损伤正气,正虚邪恋,虚实夹杂所致。“久病必虚,久病必瘀”,气虚或邪阻导致面部经筋肌肉失于濡养、温煦,故本病治疗应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为根本原则。

1.2 辨证分型顽固性面瘫证见:多为一侧的口眼斜,眼睑闭合不全,病久迁延不愈,面部拘紧,或时有抽动,严重者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舌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涩或细弱[4]。田霞教授根据临床常见的症状认为顽固性面瘫邪气久留,经络失养,多以经虚滞络为主证,兼以痰瘀阻络偏痰浊重者、偏瘀血重者;气血亏虚偏气虚甚者、偏血虚重者;阳虚阴寒偏阳虚甚者、偏阴寒重者,兼以肝郁气滞者。故治疗应标本兼顾,益气养血活血为主,兼以化痰、祛瘀、助阳、散寒、疏肝理气。新九针各司其职,扶正祛邪。

2 针刺方法

主穴:一般取牵正、翳风、下关(患侧)。针具选择:毫针、梅花针、镵针、火针、锋钩针、磁圆梅针。

2.1 毫针治疗面神经损伤后的修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其支配的面肌会出现营养供应障碍,极易发生萎缩。田教授[1]认为,在此期间,可在局部相应的病肌上采用排针浅刺法,疏通局部气血,控制肌肉萎缩,待面神经的功能恢复后,肌肉的功能即可很快恢复,否则一旦肌肉已发生不可逆转的萎缩变性,即使面神经功能恢复也无济于事。根据病情局部排针浅刺,配穴针刺亦不宜太深,排针浅刺留针期间,患侧皮肤红润发热,表明排针浅刺可促进经气运行,使局部的气血充盈,增强局部的修复能力。

2.2 梅花针治疗梅花针是以叩击方式浅刺皮肤、经脉、腧穴、病变局部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疏泄外邪、活血化瘀、行气导滞等作用,主治范围十分广泛,凡气滞血瘀,风、火、热邪所致瘀症,无论是器质性还是功能性,都有良好效果,特别是对神经系统疾患,以及血循环障碍、新陈代谢低下和皮肤疾患等,都具有明显的效果。田教授治疗顽固性面瘫梅花针叩刺双侧头部三阳经、颈部、胸锁乳突肌,其中重点扣刺患侧面部阳明经、颈部、胸锁乳突肌,余区采用中度手法,隔日1次,以皮肤潮红为度,约4~5次。颈椎是人体的重要枢纽,人体头面部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功能传导一定程度上受颈椎影响,故用梅花针扣刺颈部、胸锁乳突肌,调节肌肉平衡,缓解局部血管卡压[3]。

2.3 镵针治疗镵针具有泄热解毒、祛瘀活血的作用。面瘫时颊黏膜内侧出现的白色线状病变,采用镵针划割疗法,方法:令患者端坐于椅子上,头略后仰,张口,常规消毒患侧面颊部黏膜,然后用镵针在白色线状病变上每隔1 cm上下纵向划割4~5次,用力轻浅,出血即可,不宜太深,以免损伤大血管,用无菌干棉球清洁,嘱患者闭口,禁食1~2 h,1周划割2次。

2.4 火针治疗《类经》:“燔针者,盖纳针之后,以火燔之使暖也。此言焠针者,用火先赤其针而后刺之,不但暖也,寒毒阴结,非此不可。”火针功善温通,通可去壅,阳虚阴寒偏阳虚甚者、偏阴寒重者可用此法,用细火针浅点刺,取穴:百会、四神聪、攒竹、完骨、率谷、风池、风府、头维、太阳、天容、下关、足三里、三阴交,每周1次,3 d内保持针孔处干燥。

2.5 锋钩针治疗锋钩针具有泻热、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作用,此针可做穴位点刺放血,或在病变局部皮下肌肉、筋脉中勾割,主治一些急慢性、痉挛性、顽固性疼痛和功能障碍性病症[4]。面瘫后期邪滞瘀阻,用锋钩针治疗以泻实为主,兼以舒筋活血通络。田教授用此针做下关、天容、颈部夹脊穴勾割,每穴勾割2~3下,阳白局部刺络放血,出血3~5滴即可,每周1次。锋钩针治疗面瘫来源于《黄帝内经》的经筋治疗和放血疗法,而现代医学认为锋钩针可加快组织代谢,刺激肌肉功能恢复[3]。

2.6 磁圆梅针治疗磁圆梅针是综合圆针、梅花针与磁疗作用于一体,叩刺经络、腧穴或病变局部,具有调整气机、疏通经络气血、活血化瘀、导引正气、祛邪外出、强身健体等作用,主治范围极其广泛,符合治疗顽固性面瘫扶正祛邪的根本原则。各型面瘫根据辨证施治,均可治疗。顽固性面瘫治疗:①叩刺部位:可循经脉走行叩刺,取穴叩刺、局部叩刺,视病情需要叩一条或数条经脉,也可叩刺经脉中的一段或几段;②叩刺方法:经脉、穴位叩刺,主穴多叩、重叩,配穴轻叩、少叩。一般每穴、每段扣5~20次[5],病变局部及周围轻叩5~10次。顽固性面瘫以经虚滞络为主证,重点面部治疗,中度叩刺牵正、翳风、下关(患侧),轻度叩刺或穴位按压磁感应叩刺阳白、四白、地仓、颊车、瞳子髎、颧髎(患侧);全身治疗:叩刺合谷、太冲(双侧)、百会、水沟、承浆、头部手足三阳经(双侧)、督任二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其中痰瘀阻络者重叩丰隆、膈俞、血海、三阴交;气血亏虚中度叩刺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阳虚阴寒中度叩刺肾俞、命门;肝郁气滞者重叩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3 验案举例

患者,杨某,男,47岁,山西吕梁人,就诊时间:2017年11月28日,主诉:左侧口眼歪斜1年余,1年前晨起时发现刷牙漏水,左侧口角下垂,口角向右侧歪斜,鼓腮左侧口角漏气,左侧面部麻木,额纹消失,左眼用力不能完全闭合,伴左侧耳后疼痛,听力下降,就诊于当地县人民医院,诊断:周围性面瘫。给予抗病毒、脱水、营养神经输液、口服中药及针灸等治疗(具体治疗不详)。治疗3个月,耳后疼痛消失,左耳听力有所恢复,口眼歪斜症状无改善,因工作较忙,反复间断赴多家医院针灸、推拿、拔罐等治疗,口眼歪斜症状改善不明显,遂来就诊。证见:左侧额纹变浅,左侧上眼睑下垂,左眼闭合不全,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口角下垂,时有神疲、乏力、气短、自汗、语声低微,纳食差,夜休差。舌暗淡,舌边有瘀点,白腻,脉细弱无力。查体:面神经功能V级。

诊断:中医诊断:口僻(气虚血瘀证);西医诊断:顽固性面瘫。治则:益气活血,祛瘀通络。针刺治疗:①毫针。患侧局部排针浅刺不行针,合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双)捻转补法,留针30 min,日1次。②梅花针。梅花针叩刺双侧头部三阳经、颈部、胸锁乳突肌,中度手法,隔日1次(每周二、四、六各1次),以皮肤潮红为度,约4~5次。③镵针。镵针划割左侧口腔颊黏膜,4~5次,用力轻浅,出血即可,1周划割1次,每周三治1次。④火针。细火针浅点刺,取穴:百会、四神聪、攒竹、完骨、率谷、风池、风府、头维、太阳、天容、下关,周1次。⑤锋钩针。下关、天容、颈部夹脊穴勾割,每穴勾割2~3下,阳白局部刺络放血,出血3~5滴即可,每周1次,每周五治1次。患者属气虚血瘀型,根据患者情况灵活掌握调整治疗,锋钩针、火针与镵针治疗交替进行,可不予同一日进行。⑥磁圆梅针。部位:全身治疗:中度手法叩刺合谷、太冲(双侧)、百会、水沟、承浆、头部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双侧)、督任二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膈俞;面部治疗,轻度手法叩刺牵正、翳风、下关(患侧),穴位按压磁感应叩刺阳白、四白、地仓、颊车、瞳子髎、颧髎(患侧),每穴、每经叩刺5次,治疗日1次,周5次。

治疗2周后,患者听力下降、全身神疲、乏力、自汗等症状明显好转,语声较前有力,口眼歪斜局部症状有所改善。查体:面神经功能IV级,继续上述方法治疗。1个月后,患者神疲、乏力、气短、自汗症状消失,纳食可,夜休可,精神佳,抬眉额纹较前加深,左眼闭合较前有力,左侧面部肌肉力量明显增强,面神经功能II级,原方案继续治疗1周后调整锋钩针、火针与镵针治疗为每2周1次,巩固治疗2周,患者面神经功能I级。

4 小结

田霞教授认为新九针治疗顽固性面瘫,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主穴的重要性与面神经解剖结构分布特点有密切关系:①翳风穴深层正位于面神经干出茎乳孔处,牵正紧邻面神经茎乳孔,下关位于面神经干的分支处。针刺此三处可直接兴奋面神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②头面为诸阳经之总汇,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络的走向与头、面、口、颈、耳皆联属,六经气血营卫失调,则易发为口僻,所以治疗方向以头面六阳经为主经,其部分主要穴位的选取在此经脉[4],如《灵枢·经筋》云:“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也指出了以头面为主取用的针灸穴位:“口眼斜,二间、颊车、水沟、列缺、太渊、合谷、地仓、丝竹空。”明·张介宾《图翼·针灸要览》云:“口眼斜,颊车、地仓、水沟、承浆,偏风口:听会、合谷”。③顽固性面瘫患者久治不愈,整个身体机能状态不佳,甚则可导致抑郁症,排解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调节精神情志,增强患者自信心以增强疗效,尤为重要,故用磁圆梅针叩刺任督二脉,叩刺合谷、太冲开四关,百会、水沟、承浆通督调神定志,同时疏通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以改善患者整个机体功能状态。④顽固性面瘫治疗的关键还在于针刺治疗的刺激量,根据患者病情,灵活掌握,辨证论治把握留针时间,掌握刺激强度,合理安排针具治疗及治疗疗程,正确的刺激量可有效提高面神经的兴奋性,气血通畅,改善面部营养代谢,加速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4],否则易加重病情,引起面肌痉挛、倒错、联带、肌肉萎缩等面瘫后遗症。⑤治疗顽固性面瘫要以整体观为根本,合理配伍,辨证施治,各种针具各司其职,寒则温之、热则清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记载:“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灵枢·官针》云:“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4]毫针通调经气,梅花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镵针泻实疏通,火针温经散寒,激活机体免疫,锋钩针疏通经脉瘀滞,根据患者病情,治法远近取穴相配,补泻方法相随,新九针分别迎之,各种针具相互配合,不仅弥补了毫针治疗面瘫的单一性,而且疗效显著[6]。

猜你喜欢
九针钩针梅花针
小钩针“钩”出致富路
离家出走的钩针奶奶
钩针编织的发展与创新
——评《钩针编织基础》
从《内经》角度探析针刀的理论渊源与作用原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气至而有效”之“气至”《灵枢》本义*
梅花针叩刺增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研究
折入边装置钩针驱动机构的分析与优化
九针的现代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