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背景下高校物资管理服务的路径探究

2021-03-27 03:42罗逸雪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务物资

罗逸雪

(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推进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离不开建设完备的教育电子政务与电子校务服务体系。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要求整理学校管理服务事项,改造和规范管理服务流程,简化各层级、各部门的同类事项,努力实现“一网通办”下的教育管理服务[1]。

但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办公物资和学生活动物资被购进,造成了物资管理成本和难度增加、资源重复建设和整合不足、借还服务手续繁琐等一系列问题,亟待改变旧有模式,推动高校物资管理服务改革,简化物资借还办公流程,加快实现管理服务自动化和无纸化,让高校物资管理服务从线下走向线上,从人工走向智能,实现一网一窗一次办理。

1 高校物资管理服务依托电子政务环境发展的必要性

1.1 高校物资管理服务的改革,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环节

在众多高校,物资管理服务普遍采取纸质档登记借还记录、教师签字同意借用、行政管理部门盖章确认等繁琐方式。这已长期不适应当前互联网技术手段蓬勃发展的环境。故而,加快推动高校物资管理服务旧有方式转变,是新形势下发展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

而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推进,要求学校、师生、家长和校友等主体联动发展。从最为核心的学校、教师、学生三方主体来看,笔者认为高校物资管理服务的改革内容主要涉及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教师人事变动引发物资变动的管理服务改革、学生活动物资管理服务改革这三方面。这三方面的改革内容决定了高校物资管理服务必然是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所不可缺少的环节。

1.2 高校物资管理服务领域的电子政务体系建设,将有力推动教育管理服务效益提升

首先是对教育管理效率的提升,有助于破除信息闭塞的情况,有力提高管理效率。高校物资管理服务依托电子政务环境发展,将改变以往人工审查物资借还的局面,实现自动化审批借还时间、查询借还状态等,同时动态化、可视化查询工单处理进度,降低管理时间支出。

其次是对教育管理成本的降低,有助于减少人工成本和物资购置成本。一方面,高校物资管理依托电子政务发展,将精简管理人员队伍,优化职能部门结构设置;另一方面,高校物资通过网络存档,实现数据可视化,有利于高校内部明晰物资数量情况,减少物资重复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高校,同时也有利于高校之间物资进行调配,推动建成合作共享型高校物资管理体系。

1.3 推进高校物资管理服务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有助于树立大数据意识,培养新型人才

电子政务要求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对同时有着信息化思维和管理经验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2]。高校是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育社会未来人才的重任,信息化使用也最为频繁。打造校园内电子政务系统,提供数字校园环境,将电子政务和学生活动物资、教师教学物资的管理服务相结合,有助于使电子政务贴近日常学习生活,增强学生对电子政务的理解能力和使用能力,启发大数据思维和意识,培养新型复合人才,助推国家层面电子政务管理服务工作的发展。

2 高校物资管理服务发展的现状分析

2.1 高校物资管理服务模式根深蒂固,流程变成传统习惯,电子政务改革成效不显著

当前各大高校物资管理服务的模式,最频繁出现的事项是提交购置或报废申请、借用或归还登记两方面,采取的措施则停留在线下行政单位盖章审批、纸质档登记借用归还记录、人工清点物资数目和状态等需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层次。并且这些日常管理服务事项在师生代代更替中,形成习惯和固定章程,导致难以推行物资管理服务模式的新变革。例如,基于电子政务环境,部分高校虽然采用了搭建网站、腾讯文档、在线表单等途径进行物资借还的线上登记,但仍存在登记填报形式化、物资追溯断层化、逐渐回归线下化的难题。

2.2 物资管理电子政务系统发展滞后,具有普遍推广性价值的平台尚未出现。

电子政务的发展,离不开网络技术手段的支持。借鉴国家政府层面的电子政务发展,曾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俞正声曾在采访中提到,政府部门一般采取由政府和负责搭建网站双方共同抽调人员,成立联合编辑部来建设政府电子政务系统。而在高校层面的电子政务领域,高校物资管理服务的政务系统搭建仍处于极为匮乏的局面,追其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固有管理服务模式目前仍能妥善管理物资,对物资管理服务电子政务系统的需求度还不是很高;二是,开发高校物资管理服务电子政务系统,需要耗费大量资源[3]。因此,高校物资管理服务电子政务系统的搭建处于可有可无、耗资巨大的困境之中,并且各个高校内部物资管理服务的模式不尽相同,开发具有普遍推广性的物资管理系统更是难上加难。

2.3 高校物资管理服务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高校物资管理服务的信息孤岛现象的主要体现是高校物资清单不互通,导致物资流通局限性强。高校物资具有更替频率低和流通性强两个显著特性。学科综合类高校大多数采用各行政单位或各学院分管所属学生活动物资的方式,由于信息互通不及时,不清楚其他单位的物资详情,导致资源重复建设、物资综合调用困难的现象时有发生,缺乏对全校学生活动物资的整合管理[4]。除此以外,高校之间处于资源竞争性关系,缺乏建立统一的物资共享平台。若是高校之间建立友好互通的教学、科研、学生活动物资的管理平台,便可整合资源,推动我国各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5]。

3 电子政务背景下高校物资管理服务改革的发展路径

3.1 转变固有高校物资管理服务的模式,吸纳电子政务背景下的新发展理念。

固有的高校物资管理服务模式,通常采用电子表格手动录入物品信息、纸质档管理学生活动物资借还等方式,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随着高校物资总量的增加,对物资管理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高校物资管理电子政务系统将以物资管理各政务事项为框架,采用系统科学化的管理减少人工登记和审批借还的繁琐工作。同时,借鉴政府网上办事模式,将政务系统更好地运用到高校行政事务处理之中,让高校事务也能一窗通办,提高行政效率。

3.2 建立与高校物资管理电子政务系统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优化物资管理服务流程

要想为高校物资管理服务带来新的改革局面,必须从规章制度层面着手,强有力地推行新的管理方式,让各单位各层级配合管理服务模式的转变。高校物资管理电子政务系统的推行,必然会有探索和适应的阶段。故而,线上政务处理流程的设计应借鉴线下的管理服务模式,不应有过大变化,要以现存管理模式为导向去构建逻辑,以便使用政务系统的师生能更快适应。若是突然改变固有流程,可能出现政务系统逐渐荒废等问题,难以推动改革进程。因此,只需在原有管理服务模式上,进一步优化流程设计,将此流程移至政务系统中,并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让电子政务系统在高校得到实际落地使用[6]。

3.3 推动跨校物资管理政务系统的建设工作,以点带面,以群带区,共建具有推广性的政务系统。

高校物资管理政务系统的建设工作,需要高校之间进行联合,总结物资管理工作开展的良好模式,以便发现具有推广性的政务流程设计。高校物资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在于物资的购进、使用和报废三方面。从这三方面入手,不难发现高校对物资的管理现阶段有很多相似的流程,例如:国有资产建立详表进行登记、学生活动物资借用通过递交审批表进行等。故而,高校之间协同建立和发展物资管理政务系统具有了可操作性,要首先通过同一学校的两校区或是同一地区的高校协调,再带动其他地区高校共同加入物资管理电子政务系统的搭建中来,以点带面,以群带区,共建具有推广性的政务系统。此外,在高校之间搭建物资交流平台,将有助于高校间实验环境共享等方面学科建设,带动高校学科间交流互动,形成良好知识氛围,助推相关研究发展。

4 结语

高校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离不开建设完备的教育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广大高校需要清晰认识到高校物资管理服务依托电子政务环境发展的必要性,积极探索发展路径,深化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建设更高水平的高校电子政务管理服务平台,发展教育管理服务信息化、智能化,进而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政务物资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被偷的救援物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
救援物资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