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与经济性相协调的配电网规划方法

2021-03-27 03:42:23宋光辉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经济性配电配电网

宋光辉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扶沟县供电公司,陕西 延安 716000)

0 引言

电力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可靠性与经济性也是电力系统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是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经济性则是提高电网规划经济社会双向效益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中取得了重要成就,与此同时部分电力企业也在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不仅造成了成本以及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可能降低配电网络的可靠性。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我国的电力系统需要优化配电网络结构,强调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协调发展,以为各行各业提供必要的能源保障。

1 配电网络规划发展的相关概述

1.1 可靠性对于配电网络规划的重要影响

我国走过了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当中无论是居民用电、工业生产用电以及农业用电的负荷量都在产生变化,其显著特点是用电需求量巨大且较为集中。当前,信息化产业技术快速发展,对于供电能力也有了更高要求。近些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多起重大停电事故,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同时也对社会发展造成影响。由此可见配电网络的规划需要注重可靠性,强调电能质量、电量计算以及供电能力的综合良好表现。一些经济快速发展地区都出现过配电网络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从而引发了中低压配电网出现限电、限流、过渡负荷等多项问题[1]。

1.2 经济性对于配电网络规划的价值意义

面对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各级城市配电网建设过程中也在考虑整体的经济效益,但是配电网的建设需综合考虑各类因素,例如经济发展是否均衡、电力输送是否困难等。首先,如果将电力系统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进行投资,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经济建设与可靠性之间的平衡关系。其次,从整个国家发展角度而言,为了更好地确保社会平稳运行,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社会收益与经济收益之间的平衡。最后,在电力系统整体可靠性水平提升的情况下,要考虑如何能让电力系统获得应有回报。

1.3 协调配电网规划的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必要性

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国家的发展必须秉承高瞻远瞩的原则,协调配电网规划的可靠性与经济性,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关乎我国的民族复兴大业。配电网络运行过程中存在危险性,要抓住重点、注重细节探讨,因为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配电网络出现隐患。首先相关部门应意识到当前的社会发展给供电网络带来了较大压力,但是同时也提供了时代性发展机遇,必须对配电网络各部分运行状况深入分析,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防,才能保证提升配电网络的可靠性。其次,经济性对于配电网络规划至关重要,需要采用科学谨慎的态度,对建设成本、运营成本以及维修成本做好预算计划,这样才能让配电网络在今后的运行中保持稳定,否则发展速度的突升突降反而增加了社会负担[2]。

2 可靠性与经济性相协调的配电网规划方法思考

2.1 基于实际法进行配电网络规划

实际法的基本原则是,首先对区域性的配电网络进行数据及现状分析,有针对性地了解目前的配电网的不足和漏洞。结合区域性的地理条件、天然资源以及发电可利用资源等进行状况排查,找到电力能源需求的大概范围以及梯度变化,以此确定配电网络运行的基本需求,同时整合各类数据信息,对配电网络的整体性发展做出规划。其次,对于区域性的配电网所需要的设备数量、设备类型进行选择性挑选,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条件下寻找最佳经济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实际法进行配电网络规划,还要考虑区域性的后期发展趋势,以及与其他区电网连接的模块构建。在我国的发展中,需要从宏观角度考虑区域性经济有差异性,但是在规划配电网时要全盘考虑,不能只依托当地的经济变化进行规划,那样可能造成后期的成本增加,尤其是部分配电网络设备的更换或更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3]。

2.2 注重引进新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及信息化产业正在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因此在配电网络的可靠性与经济性协调规划过程中,应注重引进新技术,尤其注重计算机技术、网络化技术、大数据技术,对配电网络规划的积极性影响。首先,应利用网络虚拟技术对配电网络规划方案进行模拟,找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或者是重点漏洞,不断调整方案,选择最佳的建设路线。与此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着重考虑检修手段、检修周期以及危险事件发生概率等。其次,运用新技术还可以为配电网络规划方案提供决策依据,注重数据化的证据使用,避免管理层在决策过程中出现偏差性想法。在新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要注重配电网络的经济性,但是要以长期发展为考虑基础,注重配电网络的建设经济性、使用经济性以及维护经济性。可以在配电网络建设过程中融入网络化计算机技术,对配电网络进行全面监控,发现问题可及时预警,这样既可以有效提高配电网的安全运行稳定性,也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巩固性作用[4]。

2.3 运用分组规划法提升配电网效能

我国正处于社会高速发展阶段,电力能源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对于各行各业都具有深远性影响。如果采用线性的规划方法,建设周期较慢,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建议运用分组规划法,提升配电网络效能。所谓分组规划法,就是将配电网规划人员分为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要明确小组内部的人员分工,针对实地考察、电力调查、技术分析、信息整合等多个环节建立责任体系,保证每名小组人员都参与到规划建设讨论中来,充分发表个人意见,但是成员建议需建立在精准的数据基础上。在小组规划过程中要考虑配电网络建设成本支出、安全系数范围以及可能出现的危险事项,从局部角度出发,再进行整体数据对比,并形成总结方案,以此实现配电网络规划的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协调[5]。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地域面积广阔,不同地区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均衡状况,同时各地区对于电力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配电网规划过程中,应注重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协调发展,促进配电网规划质量提升,既要提高配电网规划方案的实用性,同时也要结合未来的社会发展进行前期工作铺垫,防止重复性建设造成的费用增加,以此促进我国电力供应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打造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行业经验积累。

猜你喜欢
经济性配电配电网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经济性探讨与分析
房地产导刊(2022年4期)2022-04-19 09:04:10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2)
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20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电测与仪表(2016年5期)2016-04-22 01:14:14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24
600MW超临界机组热经济性定量分析
论测量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