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磊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造价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的效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由于当前工程项目建设的造价管理模式并不完善、影响因素较多,有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企业应当重视工程项目建设的造价管理问题,应将全过程造价的管理模式应用在项目建设上,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支出。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
引言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开展全过程造价控制,对于强化和保护工程建设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发展有着积极影响。目前,很多项目工程在实际建设施工管理中都有效应用了全过程造价管控模式,并且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不仅工程项目建设成本得到了缩减,同时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质量也得到了提升。需要明确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意义,找寻有效的实施策略,将其优势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全面发挥出来。
1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意义
在谈全过程成本控制的意义之前,首先要明确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什么是全过程成本控制,什么是全过程,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在整个过程中实施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一、施工管理中简单的全过程成本控制是指一个完整项目的运行,这个项目包含了从设计到决策,从施工到完成再到招投标这几个大环节,在每个环节操作前,支持所需资金按照项目实际情况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事先计算出与项目相关的各项经济指标。如前所述,项目成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有了预先计划好的预算,当出现偏差时,可以根据实际进度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成本控制的意义是十分明确的,就是要在建设项目中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配置,以达到理想的投资效益。这里的投资收益不仅包括效益收益,还包括期望实现最短的投资,更高的工程质量。并能实现上述三个建设项目,项目必须做比较质量,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企业的实力和先进水平,在业界也必须有一定的地位和竞争力,相信所有公司预计在整个行业,成为行业标杆。
2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概述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来说,合理开展全过程成本控制工作主要是指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各环节的成本控制,由于这项工作涵盖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多个阶段,所以对工程造价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不仅要详细了解工程造价各个环节的内容,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合适的造价控制方法来完成工程造价的操作,为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合理性提供有效保障,在建设中充分发挥建筑材料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使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但是影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变异性因素较多,任何环节细节处理不到位都会造成造价控制结果的误差,严重影响后期施工整体施工质量,严重情况下可造成对工程建设成本不可忽视的事故,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进行工程建设全过程成本控制工作时,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体系进行成本控制,并加强每个建筑细节的成本控制项目的同时确保行为的标准化工作,以有效地减少错误和错误的过程中成本的最大范围内,以保证整个过程的有效控制成本。
3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流程
3.1投资决策阶段
建设项目一般投资较大,管理风险较高。在进行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谨慎的原则,认真分析,全面分析投资决策所带来的利润。特别是要重点做好成本估算和估算工作,明确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好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科学实施成本管理。控制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加强对投资估算编制的反复研究。建设项目投资比较大,属于资金密集型项目,要想把握资金的整体使用,就必須进行资金的合理配置和科学优化。在投资初期,必须进行科学的投资资金估算。有必要根据市场和行业前景反复研究资本概算表,重点测试招投标编制表是否存在误差,并考虑投资与收益的关系。(2)在建设项目的实际开发中,与周边环境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为了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概率,优化建设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避免出现大额罚款等问题,应加强对环境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并试图以最小的环境牺牲为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产出。(3)基于市场调研和行业发展分析,也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成本控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学合理的控制材料价格和施工人员成本有助于降低成本,降低施工过程中因材料成本上升或施工人员流动、公司调整等问题导致投资增加的概率。
3.2设计阶段
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造价管理的运作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这一阶段的整体造价较小,但其基础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到工程施工的实际效果。如果出现设计不合理的相关问题,地基工程造价将大大增加,对管理效果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这个问题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因此,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对不确定因素的分析效果。这样,降低了等级的负面影响,达到了良好的成本管理效果。此外,要对项目的质量指标和经济状况进行管理,并结合设计图纸对多个设计方案进行比较,严格执行审计工作,为后续的控制和施工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安全性和合理性,确保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能够达到基本的标准。
3.3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施工企业在招投标阶段需要对项目的成本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本着公平、公平、公开的原则,对投标单位进行全面调查和系统分析,确保投标的科学性、客观性,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具体来说,施工企业和造价单位在实践中应根据招投标的具体流程和实际要求,对资产文件、工程信息、施工资料、技术要求、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汇总,基于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这两个核心工作,使招投标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也为建设项目成本动态管理和成本控制机制提供了有力保障。投标评标是投标阶段的关键环节。在招投标评标中,通过强化成本和成本这两个核心内容,将工程造价监督和成本控制动态整合,进一步提高招投标水平。在编制建设工程招投标合同时,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监督和成本优化控制,进行实时跟踪和核实,并合理制定、讨论和拟定合同条款,明确合同的具体内容,确保条款条件的合法性,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成本和工程建设成本。
3.4针对施工材料进行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中,材料控制是关键一环,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与建筑材料在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甚至已达到一半以上。鉴于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材料的控制与监管效果,与工程造价有着直接联系,需要建筑企业予以其特别注意。为进一步提升材料控制水平,在材料筛选与采购环节,应严格依据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需求及功能需求,来进行材料的选购,并对材料供给量进行核算,对市场中的材料价格,进行广泛搜集。除此之外,在时代飞速发展形势下,市场中出现了多种现代化机械设备和新材料。据此,在材料选购过程中,可在有效控制价格的基础上,适当地采用新型机械设备及材料,同时还应建立完整的材料价格监管体系,不断提高采购人员的个人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找到最具性价比的建筑材料。
3.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是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方面。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量较大,而且施工时间较久且施工难度较大,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项目变更或索赔等情况发生,从而增加工程的施工成本,所以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十分必要。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包括:首先,做好施工所需材料和设备的预算审核工作,对施工材料及设备进行认真的审核,避免出现后期增加成本预算,保证材料及设备的质量;其次,做好工程变更的造价控制工作,施工单位需要严格地落实工程签证管理机制,做到职责明确,保证签证质量,避免出现虚假签证;最后,还要做好工程审计工作,除了审计金额外,还需及时发现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完善工程投资,避免资源浪费。
3.6运营及维护阶段
运维阶段也是建设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过程周期中占很大比例。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做好運维方案的设计,尽可能的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的施工效率。通过长期的经验表明,工程建设成本与运行维护成本通常呈现一种互惠的状态,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平衡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设计、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措施,从而从根本上优化建设全过程的资金配置,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至关重要,是系统性工作贯穿于整个项目的施工周期,与施工各个阶段联系紧密。因此,相关人员要把握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发展趋势,结合项目实际施工情况,做好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利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有效地控制施工造价,提高项目投资收益,保证建筑施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蒋丽敏.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9(37):145.
[2]温利红.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中华民居,2019(36):412.
[3]胡建华.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