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新 马立军 袁圣敏 吴键
幼儿在学习投掷动作之前,基本已经能够掌握“抓握”这一基础动作,这一基础动作为投掷动作的建立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投掷动作主要分为目标投掷和精准投掷,目标投掷即掷远,通过不同的身体姿势进行掷远动作;而精准投掷即掷准,在投掷过程中利用手腕和手指等部位完成动作。在幼儿时期,设计投掷类动作模式游戏时,可以从不同姿势的掷远过渡到掷准。
在人类生长发育过程中,投掷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出“倒U型”曲线,幼儿时期良好投掷类动作的建立能让身体体验和掌握发力顺序、用力的精准度。在设计投掷类动作游戏时,要注重体验式游戏,让幼儿多尝试、多感知、多体验,通过多种多样的投掷游戏,让幼儿体验到乐趣,在感受乐趣的同时学会投掷动作。
本文主要依据幼儿动作发展顺序与神经肌肉系统控制规律,结合投掷类游戏的趣味性,根据幼儿园小班(3~4岁)、中班(4~5岁)、大班(5~6岁)的年龄和游戏的难易程度将游戏等级划分为初级游戏、中级游戏、高级游戏共3个难度级别。其中,初级游戏主要以基本站姿为主,结合趣味性进行双人或多人的集体游戏,既能够培养幼儿基本站姿时的投掷动作,又能加强幼儿练习的积极性,达到多玩、多练、多感受的目的;中级游戏主要以基本站姿、半跪姿、坐姿为主,锻炼幼儿在不同姿势下的投掷动作,让幼儿在变换动作时感受不同姿势对于投掷动作的影响,同时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游戏选择的多样性与体验感;高级游戏主要通过不同姿势的变化过渡到掷远和掷准。在幼儿进行游戏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自身能力设计出距离不同的游戏内容,循序渐进,直到最终过渡到掷准阶段。
一、3~4岁年龄阶段初级投掷类游戏方法
1.抛接球
动作方法:幼儿呈站姿准备,2名幼儿为1组面对面站立,持球幼儿双手屈肘置于体前,当听到教师发出“开始”口令后,上肢发力,从下向前上方进行抛球,根据幼儿的能力大小,可逐渐增加抛球距离(图1)。
游戏目的1:发展幼儿抛接球的动作速度,提高动力链传递效率。
游戏方法1:“抛球比多”。幼儿2人为1组或3人为1组,保持适当距离,当教师发出“开始”口令后,由每组的第1名幼儿开始进行抛球,每次完整地完成1次抛接则算成功1次,能够在1min内完成次数最多的组即为获胜。
游戏目的2:发展幼儿抛接球的速度力量,提高动力链传递效率。
游戏方法2:“抛球比远”。幼儿根据要求2人为1组,教师在地面上标定出3个距离位置,分别是初级道(得1分)、中级道(得3分)、高级道(得6分),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本组的距离,比一比哪组幼儿能够在1min内得分最多。
2.左右传球
动作方法:2名幼儿为1组,呈站姿準备,屈肘持球置于体侧,当听到教师“开始”口令后,开始旋转腰椎,带动手臂向对侧抛球,然后两侧交替,练习至规定次数(图2)。
游戏目的1:发展幼儿的旋转爆发力,培养幼儿掷准能力。
游戏方法1:“传球计时挑战赛”。2名幼儿为1组,相隔1m,肩并肩站立,当听到教师“开始”口令后,1名持球幼儿开始侧向抛球,另一名幼儿接到球后迅速向原方向抛回,完整地抛接一次即得1分,1min内得分最多的组即为获胜。
游戏目的2:发展幼儿的旋转爆发力,培养幼儿团队意识。
游戏方法2:“车轮滚滚”。5名幼儿为1组,每组幼儿分别相隔1m,肩并肩站立,当听到教师“开始”口令后,第1名幼儿进行侧向抛球,完成抛球任务后迅速跑到队伍的最后(即第5名幼儿后面)等待接球,按此动作要求,看看哪组幼儿能够在1min内移动距离最长,移动距离最长的组即为获胜。
3.向上抛球
动作方法:幼儿呈站姿准备,双手屈肘持球准备,向上抛球,眼睛跟随球的方向移动,球落下时,准确接住球,按此动作要求练习至规定时间或次数(图3)。
游戏目的1:发展幼儿的下肢爆发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游戏方法1:“抛球击掌”。每名幼儿持1个球做好准备,当听到教师“开始”口令后,开始向空中抛球,同时进行击掌,看看哪名幼儿能够将球向上抛出再接到后击掌次数最多,击掌次数最多的幼儿即为获胜。
游戏目的2:发展幼儿的下肢爆发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游戏方法2:“花样抛球击掌”。每名幼儿持1个球做好准备,当听到教师“开始”口令后,开始向空中抛球,同时开始进行花样击掌,如胯下击掌、前后击掌、击掌摸地等,看看哪位幼儿创意最多、完成度最高。
游戏目的3:发展幼儿的下肢爆发力、移动速度和身体协调能力。
游戏方法3:“抛球移动跑”。每4名幼儿为1组,3名幼儿保持适当距离围成一个三角形,1名幼儿持球站在三角形中间,当听到教师“开始”口令后,迅速向上将球抛出,同时喊名字,被喊到的幼儿迅速与中间的幼儿交换位置,接到球后,再重复相同的游戏环节,看看哪名幼儿能够在3min内成功率最高。
二、4~5岁年龄阶段中级投掷类游戏方法
1.多人传球
动作方法:4名幼儿为1组,呈站姿准备,双手屈肘持球,当听到教师“开始”口令后按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与其他幼儿进行双手抛球运动,按此动作练习20~30次(图4)。
游戏目的1:提高幼儿传接球的准确性和反应速度。
游戏方法1:“击鼓传球”。每4名幼儿为1组,间隔1m,围成一个正方形,每组第1名幼儿拿球,教师提前准备好快节奏的音乐,当音乐开始播放时,幼儿按顺时针方向迅速将球传给下一名幼儿,依次进行游戏,当音乐暂停后,看看哪名幼儿手上有球。
游戏目的2:提高幼儿传接球的准确性和身体协调能力。
游戏方法2:“过7传球”。每4名幼儿为1组,间隔1m,围成一个正方形,每组第1名幼儿拿球,当听到教师口令后,幼儿迅速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传球,每传出一次即喊出相应的传球次数,凡是喊的数字中含有7时,即将球传至对角线的幼儿,看看哪名幼儿在游戏中成功率最高。
2.跪姿网球掷远
动作方法:幼儿呈弓步跪姿准备,躯干挺直,一侧手抓握网球,借助躯干和上肢连贯发力,向远处进行投掷,按此动作要求练习10~20次(图5)。
游戏目的1:提高幼儿的速度力量,增强幼儿的参与兴趣。
游戏方法1:“连续网球掷远比赛”。每2名幼儿为1组,每组5个网球,同时根据幼儿能力大小设置一条目标线,越过目标线获得1分。当听到教师“开始”口令后進行游戏,第1名幼儿连续进行5次跪姿掷远,第2名幼儿担当计数员,一轮游戏完成后交换角色再次进行游戏,看看哪组幼儿总分最多,得分最高的组即为获胜。
游戏目的2:提高幼儿的速度力量,培养学生快速反应能力。
游戏方法2:“跪姿掷远接力折返跑比赛”。每2名幼儿为1组,1名幼儿持球站在起点线上,另1名幼儿站在终点线上,当听到教师“开始”口令后,起点线上的幼儿呈跪姿将球向前投掷出,当球完成第一落点后,终点线上的幼儿冲刺拿球后再返回起点,用时最短的组即为获胜。
3.坐姿网球掷远
动作方法:幼儿呈坐姿直膝准备,躯干挺直,一侧手抓握网球,借助躯干和上肢连贯发力,向远处掷远,按此动作要求完成10~20次(图6)。
游戏目的1:提高幼儿的上肢投掷力量,增强幼儿的动作控制能力。
游戏方法1:“坐姿掷远比赛”。教师对幼儿按照规定人数进行分组,每名幼儿持1个网球,当听到教师“开始”口令后,每组第1名幼儿开始进行掷远比赛,比赛后,教师及时公布成绩,依次进行相应轮数的比赛,获得第1名次数最多的组别即为获胜。
游戏目的2:提高幼儿的上肢投掷力量,培养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
游戏方法2:“坐姿掷远折返跑比赛”。幼儿按规定人数进行分组,相距10m迎面相坐,每人持1个网球,当听到教师“开始”口令后,每组第1名幼儿开始掷远,当网球完成第一落点后,幼儿迅速起身拿球到达终点线后,对面的同组幼儿才可以开始游戏,用时最短的组别即为获胜。
三、5~6岁年龄阶段高级投掷类游戏方法
1.单脚双人传球
动作方法:每2名幼儿为1组,2名幼儿呈单脚站立,身体保持稳定,当听到教师“开始”口令后,开始进行相互抛接球,按此动作要求练习20~30次(图7)。
游戏目的1:提高幼儿姿态控制能力和掷准能力。
游戏方法1:“单腿双人传球比多”。每2名幼儿为1组,相隔1m,单腿支撑迎面相站,教师播放快节奏的音乐,音乐响起即进行双人的抛接球游戏;音乐结束即停止抛接球游戏,在1min内抛接球次数最多的组即为获胜。
游戏目的2:提高幼儿姿态控制能力和掷准能力,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游戏方法2:“单腿双人传球接力”。幼儿按4~5人为1组进行分组,每2个组之间迎面相站,间隔1m,单数排头持球,游戏开始时,幼儿进行抛球接力,完成一轮用时最短的组即为获胜。
2.网球掷远
动作方法:幼儿分腿前后站姿准备,当听到教师“开始”口令后,躯干后仰,蹬地用力,一侧手持球掷远,按此动作要求练习15~25次(图8)。
游戏目的1:提高幼儿的全身爆发力。
游戏方法1:“掷远迎面传球比赛”。每2名幼儿为1组,迎面相对,间隔5~8m,当听到教师“开始”口令后,起点线的幼儿开始进行掷远,当网球投掷到终点线上的幼儿时,终点线上的幼儿再次将球投掷回起点位置,在1min内投掷次数最多的组别即为获胜。
游戏目的2:提高幼儿的全身爆发力,培养幼儿的团队配合能力。
游戏方法2:“单手掷远比赛”。幼儿每4~5人为1组,每组人数相同,当听到教师“开始”口令后,每组第1名幼儿开始进行掷远比赛,一轮完成后获得第1名次数最多的组即为获胜。
3.网球掷准
动作方法:幼儿呈站姿准备,一手持球,当听到教师“开始”口令后,调整方向和掷球角度,向前方呼啦圈内掷准,按此动作要求练习15~25次(图9)。
游戏目的1:提高学生的精准动作控制能力。
游戏方法1:“分组呼啦圈掷准”。每5名幼儿为1组,每组幼儿围绕1个呼啦圈均匀站立,且每名幼儿手持1个沙包,每人距离呼啦圈2m,当听到教师“开始”口令后,各组幼儿开始进行原地掷准比赛,当比赛结束后,教师开始计算每组呼啦圈内的沙包数量,数量最多的组即为获胜。
游戏目的2:提高学生的精准动作控制能力,培养幼儿团队配合能力。
游戏方法2:“掷准接力比赛”。幼儿按规定人数分组纵队站立,每名幼儿手持1个沙包,每队前面2m距离处有3个从大到小的呼啦圈,投进去的得分分别是1分、2分、3分,听到教师“开始”口令后,每组开始比赛,所有幼儿都完成后,教师计算3个呼啦圈内沙包的个数,得分最多的组即为获胜。
[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课题“自然教育与幼儿游戏融和的实验研究”(课题编号:GYJ202106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