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亮 赵培宝
第一作者:张文亮(1989-),男,山东莘县人,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植物与应用。E-mail:sxlyjzwl@163.com;
通讯作者:赵培宝(1969-),男,博士,教授,现主要从事植物病原菌与植物互作机制及病害生物防治等研究工作。E-mail:zhaopeibao@163.com
摘要: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是苦木科臭椿屬落叶乔木,在我国多省分布广泛,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药用价值和生防价值。臭椿是落叶乔木,干形通直,树皮光滑有直纹,是一种较好的园林绿地乔木景观,常做观赏树、庭荫树。随着臭椿分布越来越广,病害、虫害不断加剧,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应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臭椿几种常见病害和虫害的发生规律、为害特征和防控措施。
关键词:臭椿、病虫害、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志码:A
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是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各地均有分布。臭椿是春色叶类和秋色叶类植物,树体高大,可达20余米,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长叶面深绿色,背面灰绿色,圆锥花序,翅果长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8-10月。观赏价值较高。
臭椿作为一种用材树种,因材质轻韧切有弹性,是作为家具、建材、农具的优选材料。臭椿种子含油量较高,33.4%,为半干性油,且臭椿的种植分布范围广泛,因此臭椿是最值得推广种植的生物柴油植物之一[6]。臭椿具有较强的抗尘能力,适应性强,同时臭椿的耐盐能力强,可作为先锋树种。范敏慧[7]等利用臭椿酮对非小细胞肺癌 H460细胞进行处理,结果显示,臭椿酮对非小细胞肺癌 H460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具有抑制作用 。随着栽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就臭椿的病虫害方面的研究现状做初步综述,旨在为臭椿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1主要病害及其防控
1.1白粉病
白粉病是园林植物普遍的侵染性病害,危害植物的嫩叶、花蕾、嫩梢和幼芽,抑制植物光合作用,大大削弱植株的生长势[4]。白粉病在北京、山东等地普遍发生,并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寄主范围广泛,主要为害杨树、碧桃等多种园林植物。
臭椿白粉病主要是由拟小卵孢属(Ovulariopsis)和球针壳属(Phyllactina)引起的侵染性病害[5]。最典型特征是发病初期在植物叶片背面上形成小白斑,显微镜下可见叶背面具有白粉层菌丝体、分生抱子梗、分生孢子,发病后期会导致大量落叶。随着发病加重,叶背面全部被菌丝覆盖,幼嫩叶片出现绿岛现象。
防治措施:1)清除侵染源。及时清除枯枝落叶,生长季节结合整形修剪及时除去病芽、病叶和病梢,以减少侵染来源。2)强化栽培管理,提高园林植物抗病性。选择合适行间距,提高通风透光性。以适量氮肥和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适当追加磷肥、钾肥,增强抗病能力。3)发病初期喷洒25%丙环唑乳油600倍液,50%硫悬浮剂500至800倍液等保护性杀菌剂。
1.2炭疽病
炭疽病是园林植物经常发生的一大类病害,主要为害植物的叶片、嫩枝和茎,常常为害叶缘和叶尖,使叶片枯黑死亡。早期一般不易被发现,寄主范围广,主要为害泡桐、大叶黄杨、茉莉、海棠、白三叶、米兰、广玉兰等多种园林植物。
臭椿炭疽病主要是由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引起的侵染性病害。该属菌菌落圆形,呈轮纹状平铺,菌落初期为白色,逐渐变为灰白,分隔明显,分枝较发达。病菌通常以菌丝体在寄主残体和土壤中越冬。菌丝生长的适温为10-35℃,分生孢子的适温为25-30℃;孢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5℃[5]。该菌适应环境能力强,主要通过风雨、人为活动等传播。
防治措施:1)要进行合理修剪,提高树冠的通风透光性,确保林间湿度条件适宜,不利于炭疽病的暴发;对树体进行修剪及时防除林间杂草,减少侵染源。2)药剂防治:发病后,应尽早防治,可喷洒100%链霉素3000倍液、50%福美双500倍液、25%咪鲜胺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
1.3立枯病
立枯病是危害臭椿苗期的主要病害,可造成当年生苗茎基部或幼根病部坏死,植株死亡。立枯病病原菌寄主广泛,为害苹果、香椿、海棠、桑、银杏、刺槐等,是世界性苗木病害。立枯病发病初期,植株茎基部呈水侵状、褐变。后期病部缢缩萎蔫,甚至死亡,但不倒状。植株根部淡褐色,呈腐烂状。病斑上生有菌丝体或菌核。立枯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病菌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可借助雨水、农具、农事操作等进行传播。
防治措施:1)育苗前要进行种子、土壤消毒杀菌。种子可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育苗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杀菌处理。2)加强管理。育苗肥充分腐熟腐透。合理控制行间距,提高植株的通风透气性。苗期浇水不宜过多,避免积水,阻碍土壤透气性能。3)喷洒30%苯噻氰乳油 1000 倍液、95%噁霉灵水剂3000倍液喷洒到苗木根部,晾干后移栽。
2主要虫害及其防控
2.1斑衣蜡蝉
(1)危害症状
斑衣蜡蝉是刺吸性害虫,若虫、成虫喜好群聚,通过吸食嫩叶或嫩枝的汁液而生存,叶片被害部位因吸食汁液形成白斑而枯萎,影响叶片、嫩枝生长。由于成虫、若虫对吸食汁液中的糖分不能完全利用而排出透明状蜜露,散落在枝叶、树干,引起煤污菌的寄生,使叶面、树体蒙黑,影响树木生长和光合作用[2]。
(2)发生规律
山东地区1年发生1代,斑衣蜡蝉产卵越冬场所多在竹竿、角落、枝干等处,待次年4月,天气回暖,卵块中陆续孵化出若虫。7月羽化为成虫,8月-10月是成虫交尾产卵时期。正常成虫寿命约120天。成虫、若虫数十头群集在树干、枝叶、嫩梢上。斑衣蜡蝉对臭椿为害时间较长,长达6个月。
(3)防治措施
露地栽植臭椿不要与香椿、葡萄、苦楝、花椒混交。每年在4月前将卵块集中清除,结合修剪,进行集中销毁或焚烧。保护利用若虫的寄生蜂等天敌防治。药剂防治可采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00倍液和1.2%苦烟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
2.2臭椿沟眶象
(1)危害症状
臭椿沟眶象是一种蛀干害虫。幼虫主要蛀食植物的枝干韧皮部和木质部,严重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输导。稍大通过圆形柱孔钻入木质部,在木质部坑道内化蛹,蛹期两周左右。
(2)发生规律
山东地区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树干,成虫在2-30cm土层内越冬。臭椿沟眶象繁殖会出现虫态重叠,很不整齐,成虫为害30天左右开始产卵,卵期7-10d,幼虫孵化期分为两个时段,5月上中旬和8月-9月上旬。
(3)防治措施
加强植物检疫,控制源头,防止扩散蔓延。趋性引诱,臭椿沟眶象对堆积厩肥具有趋向性,可采用臭椿沟眶象的习性进行人工捕捉,省事省力。同时悬挂倒喇叭形捕捉器,可以捕捉一定的成虫。化学防治可采用氯吡硫磷40%乳油500倍液进行挖槽灌根,针对树冠及树干等成虫主要活动部位,利用 8%綠色威雷500 倍进行全树喷雾,在树干上分枝点以下进行喷洒 30%氯胺磷乳油200倍[3]。
3小结
通过研究分析臭椿常见病害、虫害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有效控制臭椿病虫害蔓延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很多病害、虫害都是危害性较强、寄主不单一、容易传染,本文的初步研究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贾红梅,张宏杰.美国白蛾发生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J].现代园艺,2021,44(16):33-34.
[2]张华普,张怡,马成斌,王国珍.斑衣蜡蝉在葡萄上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21(02):26-29+33.
[3]张志伟,阙怡,马新,张诚.臭椿沟眶象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9,48(03):104-109+115.
[4]王宴荷.臭椿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4):81-82.
[5]王教敏,付卫东,吴云,张国良,杨明丽,Richard Reardon.臭椿炭疽病菌盘长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生物学特性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0(01):27-31.
[6]罗艳,刘梅.开发木本油料植物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07):68-74.
[7]范敏慧,帅仁亚,王俊.臭椿酮对人非小细胞肺癌H460细胞的抑制机制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06):458-46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