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保教规律,是制约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大阻碍。幼儿教育既要“去小学化”,又要高质量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为此,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202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理解绘本阅读是实现幼小衔接与“去小学化”的重要抓手,应从理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本质、幼小衔接的关键点和绘本的表现形式入手。
关键词:绘本;幼小衔接;去小学化
一、绘本阅读是实现幼小衔接与“去小学化”的重要抓手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本质
3~6岁幼儿处于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第二阶段即前运算阶段,此阶段幼儿的认知需要借助熟悉、具体的表象在动作中完成,思维具有不可逆性、片面性、自我中心、泛灵论等特点,这决定了幼儿的学习要在生活中借助具体的形象,通过操作建构直接经验,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生活化、游戏化和操作化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本质是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教育规律,用抽象的语言符号学习教材内容而非生活中的内容。由于幼儿不具备借助抽象语言符号学习的能力,幼儿教育“小学化”会消磨幼儿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些恰恰是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最需要的。
(二)幼小衔接的关键
儿童在六七岁入小学时,思维处于由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了初步的符号表征能力,能初步运用符号进行逻辑的认知,这就决定小学阶段的学习可以借助抽象的语言符号学习教材上的间接经验,其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具体生活经验的束缚。因此,幼小衔接的关键是帮助幼儿搭建由具体形象、生活化的直接经验学习过渡到抽象、符号化的间接经验学习的桥梁。相比基础知识的获得,幼小衔接尤为关键的是幼儿学习兴趣、学习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绘本图文并重、生动形象与抽象符号共奏
绘本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以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拓展儿童的经验世界,给儿童成长提供给养为宗旨,综合运用美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学等多学科原理,透过图与文的相互依存,设计出来的儿童图画书。绘本中的图像语言是具体形象的生活化语言,文字语言是抽象的符号化语言,两种语言相互帮衬、相互提携、相得益彰。一方面,文字语言的定调使得复杂的图像语言不至于因为零散而失去张力;另一方面,图像语言将文字所描述的故事情绪扩充到了最高点。绘本的图像语言除了可以帮助儿童习得阅读的方法,为日后的抽象的文字符号阅读铺路,它还帮助儿童建立映像档案,培养儿童的美感。绘本的文字语言是经过反复淘洗之后的精练口语,能够为儿童的语文能力奠基。绘本阅读既能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又能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因此,绘本阅读是实现幼小衔接与“去小学化”的抓手。
二、以绘本共读实现幼小衔接和“去小学”的建议
(一)幼儿园要建立绘本阅读机制
幼儿园要充分重视绘本阅读在幼小衔接、“去小学化”和家园合作工作中的价值,统筹建立绘本阅读机制,为开展绘本阅读提供空间、时间、专家指导、制度和物质条件等方面的支持。首先,幼儿园要以专家讲座、案例研讨、园本教研等形式凝聚共识,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绘本阅读对幼儿发展、提升保教质量和家园合作质量、做好幼小衔接和“去小学化”工作的价值。其次,幼儿园要规划专门的绘本馆和班级绘本阅读区,配备高质量的绘本。再次,幼儿园要统筹规定绘本阅读的时间,建立每日绘本共读制度。
(二)幼儿教师要研透绘本
幼儿教师作为家园共读绘本的专业指导人员,应系统研究绘本主题内容中所表现的儿童的物质生活世界、精神生活世界和与班级幼儿真实生活世界的联结点;研究绘本对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学习品质、学习能力,获得知识经验等方面的教育价值;研究师幼共读、亲子共读、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的常见问题和教育策略;研究利用绘本阅读提升教学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户外体育活动和游戏活动质量的路径与策略;研究以绘本的表现形式引导幼儿总结和表达在各类活动中建构的经验;研究以绘本阅读为载体,做好家园共育,指导家长正确选择绘本,亲子科学共读的策略。
(三)进行正确的亲子共读
家庭中科学开展的亲子共读绘本可以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增进亲子感情,助力幼小衔接。家长在家庭中与孩子开展亲子共读绘本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创设安静、明亮的物质环境和友好、温馨的精神环境。嘈杂有干扰的环境会干扰幼儿的注意力,长此以往会使幼兒注意力涣散。紧张、严肃的阅读氛围会大大降低幼儿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为幼儿配备适合其年龄的阅读桌椅。
第二,明确亲子阅读的目标。家庭亲子阅读的首要目标是培养阅读习惯、激发学习兴趣、锻炼学习品质,如在阅读中培养幼儿观察的目的性、记忆的准确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等。长期坚持将会达成累积字、词、句,增强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提升审美能力,增加知识经验等附带目标。而过于功利化地重视认字、语言表达、习得知识等目标,将会降低幼儿的阅读兴趣、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三,精选绘本,循序渐进地开展亲子共读。家长要为孩子选择经典绘本,亲子阅读初期要选择以图为主,图占90%以上,文控制在10%以内,故事情节简单且与孩子生活紧密相连的绘本。阅读发展期仍要根据幼儿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以图为主,以文为辅,图占70%~90%,文占10%~30%的绘本。阅读成熟期可开始尝试选择图文并重,选择科普类、历史类、成语类、民俗类的绘本开展亲子共读。
第四,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不能只追求数量忽视质量,不能一天读一本,走马观花式地阅读,而是一本绘本反复读,将其读透。可将一本绘本的阅读分成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第1~5次是前期阅读阶段,这个阶段家长用缓慢的语速和有感情的语调读文字,幼儿边看图画边听家长读出的文字,以引导幼儿走进绘本,熟悉绘本的故事情节。第6~10次是中期阅读阶段,这个阶段家长可以根据绘本的内容,设置数量不多的关键核心问题,引导孩子以问题为导向展开阅读,加深对主题内容的理解。第11次以上是后期阅读阶段,这个阶段家长要引导幼儿将绘本中所获得的经验迁移到生活中,为生活所用,同时可用分角色扮演的形式读绘本,也可用涂鸦或手工的形式制作绘本。
总之,绘本是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幼儿兴趣爱好和生活需要,旨在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拓展儿童的经验世界,以图文并茂的艺术形式创作的儿童图画书。幼儿园和家庭有目的、有计划地科学开展师幼、亲子共读绘本既可以高质量完成幼小衔接工作,又可以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
5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