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夕茂 王景奎
摘 要 部编教材的启用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建立,给中学历史课堂带来深刻转型契机。本文拟以“南海一号”上“被忽视”的铁锅为切入,结合新版初高中教材,试以“海洋全球化”视角下的铁锅贸易,串联宋元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探求新课程形势下教学模式转型之路径。
关键词 历史教学,铁锅,南海一号,海洋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 G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457-6241(2021)05-0042-09
中学历史课堂讲授宋元时代,海上丝绸之路是绕不开的一大热点。近年来随着海上考古工作的推进,各类沉船遗迹成为课堂上史料互证的常见素材,而其中尤以“南海一号”最为经典,几乎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香饽饽”——笔者亦不例外。当我在投影屏上呈现出“瓷罐、瓷器、金丝、铜钱、阿拉伯和西亚风格的瓷片、鎏金纹手镯、鎏金腰带、胭脂瓶、铁锅”等沉船出土文物时,突然有同学叫了起来:“老师,为什么会有铁锅?”全班一哄而笑:“对啊,运铁锅干嘛?”我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孩子们的疑问也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是啊,铁锅怎会和名贵的瓷器、金银珍宝同处一船?
一、新版教材和教学中的问题
2018—2019年教育部审定的全国版初、高中历史教材陆续启用。笔者发现,有关“南海一号”及“铁锅”的部分信息也在教材及地图册中展露“小荷尖角”,颇有史学成果进课堂的耳目一新之感。然细品之下,似觉有不少可商榷之处。
1.初中新教材中的“铁锅”误读
初中《中国历史》(第2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课的“相关史事”提道: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①
窃以为,这样的表述方式容易让中学生产生理解误区,即清朝之所以限制铁锅、铁斧数量,是由于对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限制——不能说不符合事实,但确有打枪“脱靶”之嫌:为什么是铁锅、铁斧而不是其他?且在逻辑上亦让人费解:多带两三口铁锅,尚不至于超重吧?
《大清律例》“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条载:“出海樵采船只,每船准带食锅一口外,每名许携斧斤一把。在船人数不得过十人,俱注明照内出入查验。若有夹带出口及进口缺少,即行严究治罪。”②对比之下可见问题:教材表述为“出海贸易的商船”,而原律条中为“出海樵采船只”。据教材“至商船每日煮食之锅,照旧置用,官吏不得借端勒索滋扰”之记载推测,“樵采船只”似并不等同于“商船”。
从律文不难看出,清王朝对出海船只携带铁锅(铁斧)之限制,是为了防范铁器走私,这是与闭关政策关联到一起的——此为里和因。限制商船装载量只是上述政策和体制的具体表现,是为表与果。
初中教材的内容,尤其是知识拓展部分,因其更能吸引学生阅读兴趣,所以在保证通俗性的基础上适度兼顾学术性。笔者以为,这段有关铁锅的表述,教学时需要更多地与“闭关政策”子目相关联,逻辑上才显合理。
2.高中新编历史地图册中的“忽略”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对海上丝绸之路以“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大型远洋海船装载丝织品、瓷器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一笔带过,①与之配套的历史地图册,选用“南海一号”作为材料拓展补充。在“看图释史”部分,除了“‘南海一号船舱”照片、《“南海一号”古沉船复原图》和《宋元时期海上交通示意图》外,附有“‘南海一号部分出土文物表”。该表选用的文物分三大类,其中“陶瓷”最多(五种代表文物),金屬其次(银、金、铜各一),其他类最少(玉器、漆器)。设问:“从‘南海一号的考古发掘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②依据上述材料,学生不难得出“陶瓷、金银、货币等是交易大宗,体现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繁荣”的结论——印证了教材内容。
笔者以为该问题的应对重点不在于结论,而在思维的引导方式上。换言之,该材料的选择和问题设计,因强烈的主观预设反而“狭隘化”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第一,该课将陶瓷类文物列为第一类,所选取的数量最多,《宋元时期海上交通示意图》中四部分文字标注全部选用“中国瓷器”主题,将学生思维强力牵引到“大型远洋海船装载丝织品、瓷器”的教材观点上;第二,文物列表中的金属类文物,仅取金、银、铜钱,但其在数量和重量上无法与铁器相提并论,铁器是沉船上总重最大,数量仅次于陶瓷器的物品,这样举例有本末倒置之感。这种“忽略”实在是个大遗憾。
3.近年来教学中的“情怀拔高”现象
笔者以新近出版物中收录的上海某区专题复习公开课“海上丝绸之路”为例,一窥目前较为新颖的有关“南海一号”的教学设计理念:将“南海一号”上升到“文化符号”的高度,再升华海上丝绸之路为“经济贸易之路”“文化交流之路”“友谊之路”和“造福人类之路”。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及文化自信的角度而言,如此不失为视野宽广的好课。但在关键证史环节上,却仍有“旧瓶装新酒”之遗憾:证史链过于简单,缺乏过渡衔接环节。问题设计过于依赖“有外域风格的瓷器”,未能实现更深层次的突破。典型体现为“设计意图”中,虽提到了铁锅等铁器,但却将其大而化为瓷器的“附庸”问题:
瓷器、铁钉、铁锅、五铢钱以及带有明显的外域风格的瓷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能够联想到贸易交流的频繁、中国经济发达、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商人头脑灵活等。教师指出,从“南海一号”我们可以看出宋朝时中国经济的发达以及中华民族对异质文化的包容与尊重。③
借“南海一号”以涵养家国情怀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一条有效可行之路,但必须从扎实的史料基础和严密的证史路径入手,否则将大概率陷于口号式的空喊,脱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料实证本意。此非笔者有意苛责,而是希望抛砖引玉,引起广大同仁对这一普遍现象的思考。随着“南海一号”发掘工作的推进,近年来专业著述呈井喷之势。④“南海一号”博物馆也于2009年开馆,资料大有取之不竭之势。学界新材料、新观点,甚至是新争议,都完全可以支撑这一教学环节,问题设计及证史路径本可以更有矛盾性和探究性,带给学生的体验也可以更“先进”。这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转型而言,具有极大的先锋探路意义。
二、宋元至明清铁锅价值初探
经济全球化是15世纪末以来的世界主题之一,是人类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切入点。“在这个全球化的故事中,中国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由于中国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如果把中国排除在外,全球化也就没有戏唱了。因此中国发生的事情,也是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最伟大的传奇故事之一。”①篇幅所限,这里仅以13—19世纪的“海洋全球化”为视角,来回看这些“传奇故事”之一——中国古代的铁锅境外贸易。
(一)区域封闭性和本土性:13—16世纪的铁锅贸易
铁锅铸造工艺极为复杂,而中国的先进铸锅技术,使得南宋以来的中国铁锅成为周边诸国的抢手货。南海诸国“番商”甚至形成了以铁锅交易的传统。②铁锅等大规模出境,一度引发了宋孝宗“海舶飞运,所失良多”的感慨。③元代《真腊风土记》《岛夷志略》中所载南海各地贸易几乎每条都涉及铁制品,其中铁锅尤多,泉州铁锅最受欢迎。宋元时期沉船考古成果表明,铁器是绝对的船货大宗之一。13世纪印尼爪哇海沉船中的大量铁锅,即是上述文献记载的有力印证。
明代,佛山由于先进的“红模铸造法”,所产广锅品相质量俱佳,不仅是政府指定的官锅,也成为周边觊觎的“宝器”。例如,北方蒙古缺锅为苦,④铁锅几成为俺答汗归附的重要因素。⑤东亚方向,朝鲜通过朝贡获得铁锅后,常常再“被迫”通过边境市场“转向输出”给满族部落。⑥日本方面因朝贡问题与明政府多有龌龊,因而多采取走私方式。《筹海图编》详载:“铁锅,彼国虽自有而不大,大者至为难得,每一锅价银一两。”⑦明清易代之际,日本商船被暴风雨吹到朝鲜半岛沿岸,当地人用高丽人参换取铁锅,结果上当受骗,⑧可知当地铁锅稀缺情形。东南亚各国多以“朝贡—回赐”方式得锅,如琉球、爪哇等国“不贵纨绮,惟贵磁器、铁釜,自是赏赉多用诸物”。⑨作为明朝朝贡贸易的巅峰举动——郑和下西洋,宝船上载有大量广锅作为高规格的对外赏赐品,由此“奠定了广锅在海外国家王室、首领心目中的明朝国家品牌地位。海外诸国对中国铁器的追求,强化了明代朝贡体系的核心作用”。⑩
就宋元海上贸易特点而言,这一时期包括铁锅在内的多元船货,虽然展示了“四洋”跨界航路全面发展的盛景,但从“海洋全球化”角度来看,体现的仍是“环中国海”范围内的区域封闭性和海洋贸易内在本土性。①直到16世纪之前,这种总体格局都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二)西方遇见东方:16—19世纪的铁锅贸易
1553年,葡萄牙人登陆澳门,逐渐将其打造成“东方第一商埠”,编织起一个横跨世界的贸易信用体系,中国开始被卷入全球化贸易漩涡之中。葡萄牙以及后来的西班牙、荷兰、英国商人,很快建立起以澳门为中心的铁锅走私线,伙同中国商人将铁锅贩运日本及东南亚地区。②在“马尼拉大帆船”推助下形成的太平洋丝绸之路上,中国生铁和铁锅扮演了重要角色。③
铁锅海外贸易的一大转机,是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颁行《粤海关税则》之后。该税则将铁锅列入征税商品,④改变了宋以来禁止贩运出境的状况。⑤结果广锅如浩荡江水一般涌入海外市场。雍正年间广东布政使杨永斌根据官方夷船出口册,奏称“其不买铁锅之船,十不过一二”,每船购买数量在“一百连(二千斤)至一千连(二万斤)”之间。⑥据学者罗一星推算,康熙二十四年至雍正九年(1731年),每年夷船、华船和走私商船出口的铁锅重量不少于300万斤,数量达75万口。⑦光绪年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称:“内地铁货出洋,以锅为大宗。其往新加坡、新旧金山等处,由佛山贩去者约五十余万口。”⑧于此可见中国铁锅海外市场之影响力。
16—19世紀铁锅贸易所寄身的海洋体系,从规模和意义上来说,已远非宋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可比拟。如果说葡萄牙商船航路是两千多年来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渐,“西班牙的‘马尼拉帆船航路则开辟了‘西方遇见东方的全新通道,将东亚与美洲、欧洲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完成了海洋全球化不可或缺的最后一环”。⑨
三、分层教学尝试
笔者以“南海一号”铁锅为切入点,立足于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中的“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主题,面向高二选修历史的同学设计了“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复习课教案。以串联、打通《中外历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的相关知识点为基础目标,以构建“全球史视野”框架下的知识体系和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高阶鹄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针对新教材带来的教法的诸多不确定性,笔者有意尝试以“基础知识整合(明清时期)”和“探索课堂深入转型可能性(宋元时期)”为目标的分层教学设计。
(一)分层一:基于《纲要》的知识体系设计
环节1:明清铁锅贸易与朝贡体制
导入:南宋沉船“南海一号”上的大量铁锅,留下了很多惊奇的谜团,让我们看到了宋元海上丝绸之路巨大影响力。铁锅贸易持续兴盛至明清时期,那么它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对当时的中国和世界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材料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但是,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纲要(上)》第13课①
材料2:郑和下西洋携带大量铁锅以赏赐海外诸国,规定每个官员带锅五十口,士兵每人带锅十口,官员九百人,带铁锅重四百五十吨;士兵二千七百人,带铁锅重二百七十吨,合计共带铁锅七百二十吨。
——据许艳青:
《明代主要金属类商品的对外贸易》整理②
问题:明朝为何要主动给海外赏赐铁锅?明朝拥有世界先进的远洋航海实力,有无可能如西方一样开辟“新航路”?
设计意图:使学生意识到作为“赏赐”品的铁锅,在海禁背景下具有“高端礼品”的属性,可以“示中国富强”,知晓铁锅带有经济交易价值以外的,强化朝贡体制的政治外交功能,从而建立与“郑和下西洋是朝贡贸易巅峰之举”的知识关联。以中国朝贡体制和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所表现出的政治与经济不同动机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问题。
环节2:明清铁锅贸易的新变局
材料3:自明朝中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纲要(上)》第15课③
材料4:崇祯九年(1637)闽南海商Hambuan(中国商人音译)给荷属东印度公司范德堡的四封信,提到:“关于锅,因我没时间去采购,将由Jacomey和我的异母兄弟Panjang协助阁下。”当年1月,从厦门出发的该公司商船载有铁锅一千口出港。
——杨国桢:
《十七世纪海峡两岸贸易的大商人》④
问题:对比宋元时期,这一时期的铁锅贸易有什么不同?由此可以看出明清对外贸易有何新特点?
设计意图:以小铁锅窥大变局。在学生原有的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知识体系基础之上,发掘材料中“美洲白银流入”、西方商人及东印度公司参与铁锅贸易等信息,使之意识到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规模已经突破宋元时期“环中国海”的范围,贸易形式也因西方“现代贸易公司”的卷入而发生变革,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
环节3:明清贸易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5:葡萄牙人占据澳门后,很快便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贸易路线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另外,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坚固、快速和装备精良的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这些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纲要(下)》第7课①
材料6: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占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三,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当时名副其实地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国贸易”造成的经济和金融后果是……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外国人,包括欧洲人,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人支付白银,这也确实表现为商业上的“纳贡”。
——弗兰克: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②
材料7:从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去搜寻稀有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
——史景迁:《追寻现代中国》③
铺垫及问题:课本没有写,澳门也是铁锅贸易的中转站,铁锅在太平洋航线上同样是大宗船货。请结合材料,谈谈对上述观点的理解。
设计意图:重在时空纵横对比设计。首先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商业)朝贡”不同于“政治朝贡”的内涵:弗兰克以一种调侃式的文笔点出了中国身处世界经济秩序中心的事实;其次,依托课本知识基础,提示学生联系“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主题破题。意在延伸出学生的“全球视野”:以16世纪葡萄牙人占据澳门为转折,中国已经被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变局”之中,真正融入海洋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最后,依据旧知贯通“东西世界”:中国为核心环的海洋全球化,给文艺复兴后处于扩张、上升中的西方社会源源不断地运去了亚洲特产与人文,而来自欧美的物产、科技和思想也融入东亚,促进了古老东方发展与变革。最终印证史景迁观点,以及“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时代”的《纲要(下)》第7课主旨。④
环节4(拓展讨论):自守还是开放?
材料8: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民间船只出海贸易,更在禁止之列。这种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纲要(上)》第14课⑤
材料9:过去教科书都说清朝闭关自守,但是如果我们重新审视史料,并对比当时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那么将会看到,清代中国并没有闭关自守,而且比起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来说更为开放。也正因如此,19世纪中期以前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中心地位。这是弗兰克《白银资本》一书所得出的结论。
——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⑥
铺垫及问题:“闭关锁国”是我们对清朝对外关系的传统认知,然而在当今“全球史”研究热潮下,不少学者对此提出了新看法。请同学们结合材料,谈谈你如何看待李伯重对此觀点的“质疑”?(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本环节作为课本基础知识体系以外的拓展部分,主要目的在于形塑学生的全球史视野框架。该问题学界尚未有统一定论,因之恰可作为“无法提供标准答案”的课堂开放性议题。问题形式上尽量避免“你更赞同哪一观点”等非此即彼模式。除史实论证外,更建议引导、提倡学生从“史学理论”的高度重新审视“问题本身”:“全球史”不同于过去的“世界史”,它打破现今国家界限,以具有相互依存关系的若干社会所形成的网络为基本叙事单位——从“世界史”角度来说,中国的确在“闭关自守”,但从“全球史”角度来看,“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中国也不可能实现闭关自守(李伯重语)”,否则就无法解释中国成为“世界白银中心”的事实。所以史学“视野”不同,史家观点抑或不同,然孰是孰非又该如何定论?这是个很有深度的历史问题,建议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实际学情灵活调整运用。
(二)分层二:基于课堂转型的另一种“可能性”尝试
新课程形势下究竟应如何真正实现课堂转型?这是摆在一线教师眼前最现实的问题。毋庸讳言,很多教师理解的“将课堂交给学生”,实际上只是花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答出教师预设的“正确答案”。看似课堂活动时间延长了,然本质上只是技术性互动下的课堂转变,谈不上转型,更非核心素养的涵养之道。基于此,笔者以“南海一号”铁锅为线,结合上海地区多年来积淀的史料教学特色,大胆尝试一种“预设下的不确定性”教学设计——“预设”的不是答案(甚至可能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证史的路径。
环节1:铁器装载之疑
材料1:(见图1)
问题:考古队员在早期水下探索中,最先触碰到的就是沉船货舱顶上的铁锅等铁器。观察图1,铁器的分布有何特点?
设计意图:据此平面图不难得到铁锅等广泛分布在各舱室的信息,证明装船时充分考虑到了水平面负载均衡的问题。
教师讲解:在垂直层面上,大部分铁锅码放在船体上层甚至甲板上,只有小部分装在船舱底部,瓷器却是从最底层逐层码放的。这明显有悖于重物屯放底部压舱的航海安全常识,可能是造成“南海一号”以直立的方式沉入海底的原因——为何会出现如此“低级”的失误呢?
设计意图:从铁器的平面均衡布局与垂直面的不均衡布局矛盾对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初步推理。推导出风浪颠簸导致铁器位移,船体重心失衡而垂直沉没的可能性。对于“失误”原因,因铺垫不足学生可能无法厘清思路,教师以此为伏笔,自然过渡下一环节。
环节2:铁锅产地之疑
材料2:
材料3:“福建路产铁至多,客贩遍于诸郡”。泉州则以“锭铁之薮”而著称。宋元时期来自泉州港的铁锅、铁鼎在东南亚极受欢迎。
——据林唐欧:
《“南海I号”船载铁器初探》等整理③
材料4:宋代佛山铁器十分发达,成为南中国冶炼中心,铸造的铁线、铁锅等产品以其质量上乘享誉全国,产品遍及海内外,宋代因此在佛山设置市舶务。佛山宋代古建筑“冼氏宗祠”两侧山墙由铸铁泥模叠砌而成,始建于北宋的佛山祖庙地下全是铁锅泥模遗址。
——据《佛山日报》等整理①
问题1:福建泉州和广东佛山都是重要的铁制品产区,泉州也被认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从宋代海外贸易航线上,能否找出“南海一号”铁器装载的线索呢?(分组讨论,可提示学生“南海一号”底层也装有少量铁器)
设计意图:图文整合使用,针对学生较为薄弱的空间观念而行。教师适当提示关键信息,引导逻辑推理:船从泉州装货出港,解释了瓷器和部分(福建)铁器出现在底舱的现象;南下广州装运大量佛山铁器,为节省经费或时间成本,因而码放在船体上层。
问题2:“南海一号”从泉州出港的可能性较大,但目前尚未能找到“铁证”。假设你承担了“南海一号”铁锅产地的研究课题,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设计意图:社会访谈、文献查阅是学生比较常用和熟悉的课题研究方法,教师可在此基础上给出大类范畴,并提示学生注意材料“铁锅泥模”信息,渗透“孤证不立”的证史理念,形成有关证史路径的“课题”方案:
环节3:铁锅“走私”之疑
问题导入:从宋代到明清,铜、铁都是明文规定的海外贸易禁品,“南海一号”上却将大量铁器公然堆放于甲板上,该如何解释?
材料5:两宋市舶制度严格,“临安出门有禁,下江有禁,入海有禁。凡舶船之方发也,官必点视,及遣巡捕官监送放洋”。船只需经过市舶官、转运司和通判三层检查,检查官员失责要“迫官勒停,永不叙理”,且“差官检视之外,令纲首重立罪状。舟行之后,或有告首败露,不问缗钱之多寡,船货悉与拘没”。
——据《文献通考》《宋会要辑稿》等整理②
材料6:南宋市舶司也存在如下现象:“官吏不廉不公,例有所受,而不从实检放”,“检空官一过其上,一望而退,岂尝知其内之所藏为数浩瀚”,“舶司拘于岁课,每冬津遣富商请验以往,其有不愿者,照籍点发。夫既驱之而行,虽有禁物,人不敢告,官不暇问”。
——包恢:《敝帚稿略》③
材料7:宋政府规定“贾人由海道往外蕃,令以物货名数并所诣之地,报所在州召保,毋得参带兵器或可造兵器及违禁之物,官给以券”。
——据《宋史·食货志》整理④
材料8:(宋代海运船主)“积得现钱(铜钱),或寄之海中之人家,或埋之海山险处,或预以小舟搬载前去州岸已五七十里,候检空讫,然后到前洋各处逐旋搬入船内,安然而去”。
——包恢:《敝帚稿略》⑤
设计意图:以上材料,意在让同学以小组讨论铁锅出境方式的可能性,鼓励辩驳,利用看似繁芜且彼此冲突的文字材料,创建出爬梳剔抉、参互考寻的“探案”环境,使之体验寻找蛛丝马迹的“破案”快感,体悟历史情境的立体性与复杂性。教师注意适当留白,给足其合理大胆逻辑演绎之空间,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预设方案见表1。
3.设计总结与反思
该分层教学设计动机有三:
一是以实证之意识,作大胆推论猜想。教学设计基于文献材料、考古成果及专家观点来建立逻辑链,以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释疑。意在使学生感悟到史料实证之路径,常常是先基于对史料的合理推断,再辅以其他材料的证明或证伪过程;
二是运用“多面”史料拟构历史场景,使学生感知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由“历史理解”引申到“历史同情”与“历史共情”的情感高度;
三是導前沿学术入课堂,提升学生全球视野。教师“辅助”学生“探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应对现实历史问题之能力,落实核心素养本意。
部编历史教材以“纲要”为主旨,知识体系宏大且分散,需要一线教师根据现实教学需求,灵活进行体系重建,充实拓展教材中诸多概念式的论述。即如《纲要》主编张帆先生所言:“具体教学中的教学艺术,还需要教师自己研究和把握。”①笔者理解的核心素养体系下的教学模式,必须打破传统的“低效率”问答讲授方式,争取使学生体验参与基础层次的史学研究中。相较于以前中学教师擅长的,将普遍认可、绝少争议的经典学术结论直接拿来使用的“安全无虞”做法,新体系下的中学历史教学,无疑是对教师能力的巨大挑战:不仅要有充分的课前专业知识储备,还要有足够的课堂掌控能力。新模式下的课堂里,必定会出现教学预设方案以外的不确定情形——这应当是被许可甚至被鼓励的。不断试错、修正,也是史学研究的正确路径,万不可因噎废食、买椟还珠。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越是有争议的学术问题,越能够辅助核心素养在中学历史课堂落地开花。将这些前沿学术争论引入课堂,令学生真切感知历史结论的推演过程,大方表明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立场,成为“小小历史学家”,这何尝不是一种实证意识的涵养路径?
本文特别感谢上海市正高级教师周靖老师的悉心指导,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宋代贸易史专家黄纯艳教授将其最新的“南海一号”研究成果分享予笔者,提携后生之力令笔者感激动容,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简介】管夕茂,中学一级教师,上海市松江二中历史教师。
王景奎,中学一级教师,上海市松江二中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湉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