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比研究的新旧住区公共空间优化方法探析

2021-03-26 04:28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2期
关键词:住区水城新村

文/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赵 东

0 引言

住区的公共空间与居民的日常出行、生活交往息息相关,从空间形态上可分为条形和块状两类:条形公共空间指实现居民出行的交通系统,是居民出入小区、通往各种活动空间的纽带,包括车行系统、人行系统、公交站点、轨道交通等,其系统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的便捷性;块状公共空间是居民持续进行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的空间载体,是居民交往的社会场所,包括广场、户外场地、公园和体育场等。公共空间的均衡均等、有效配置决定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1 住区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苏联规划理论影响,我国住区采用居住区和街坊结合的规划方式,建设大量封闭式“大院”,内部有商店、餐馆等文化商业设施,社区凝聚力较强,但该时期的重点是解决房荒问题,设计标准较低,人均绿地不足1m2,交通出行不便。

改革开放后,城市发展迅速,住宅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成为主要的建设模式,形成“居住区—组团—小区”结构,并开始重视居住区的环境景观。居住区内有宅前、宅后绿地,局部有集中花园等公共活动场所,道路规划分级,道路周边增加绿篱等简单的绿化装饰。

21世纪以来,商业地产蓬勃发展,借鉴邻里社区的理念,大批清新、舒适、生态的现代居住小区应运而生,以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指导设计,从而营造舒适、安全、节能且与环境紧密结合的人工生态型园林居住区。小区道路空间的功能性质不同,分级、分类铺装,人车分流,道路周边多采用多层次、多元化的植物搭配种植,既合理利用空间,又增加人们的多重体验。

2 现状调研

2.1 概况

为形象具体地认识新旧住区现状和居民现实要求,发现新旧住区之间的差异,并为处理好新住区与旧住区的关系提供有力依据,本次调研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和渝中区的阳光水城、煤建新村,对住区中的道路交通和公共空间进行对比研究。

2.1.1 阳光水城

阳光水城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杨公桥,建造于2009年,属于21世纪以来的商业地产,为本次调研的新住区。建筑类型以高层为主,少量邻近中央景观带的建筑为多层,为住区留出大量景观绿地,环境优美。

2.1.2 煤建新村

煤建新村位于渝中区大坪南部,南靠袁家岗、北倚大坪,是由下半城通往杨家坪、大渡口、沙坪坝的要道之一,属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修建的居住小区,为本次调研的老旧住区。建筑类型以5~6层的多层为主,只有少数高层和小高层,建筑密度高,景观绿地少。

2.2 道路交通现状

2.2.1 对外交通分析

阳光水城住区西侧为杨公桥城市主干道,北侧道路为断头路,周边设有林泉雅舍和烈士墓2个公交站。住区紧邻地铁1号线,并设杨公桥站出入口,交通方便快捷。

煤建新村社区紧邻2条城市主干道,分别为大坪正街、长江二路,各设石油路公交站和马家堡公交站。社区紧邻1号线和2号线两条轻轨线路,分别设有石油路站和袁家岗站。社区紧临医学院路、大坪支路、友谊路等,拥有多个道路节点,四通八达。

2.2.2 住区内部交通分析

阳光水城有3个车行入口和1个人行入口,采用理性有序的交通组织模式。人车分离,将车行组织在外围,直接与地下停车场相连,保证住区内的步行环境不受机动车影响,提升人们的步行环境(见图1)。

图1 阳光水城内部交通分析

煤建新村有3个入口,均可通车,因受早期住宅建设模式的影响,交通组织模式为人车混行,居民步行环境差,人车矛盾突出(见图2)。

图2 煤建新村对内部交通分析

2.2.3 交通环境分析

住区交通环境主要考虑人行,阳光水城建筑以高层为主,建筑密度低,绿地量大,道路两侧环境优美,地面铺装精细,在车行道与人行道交接之处采取特殊处理,防止车辆侵占人行空间。

煤建新村建筑密度大,绿地缺乏,道路环境质量差,两边人行道狭窄且不连续,人行空间被车辆侵占问题严重,缺乏路边绿化。

2.2.4 停车设施分析

阳光水城有4个地下停车场,且停车容量大,但地面停车较缺乏,车辆随意停放且侵占人行空间的现象较突出。

煤建新村未考虑停车场规划,仅在局部区域重建时新增2处地下停车场,但面积较小,容量有限,存在严重的路面停车问题,影响居民生活,在关键时刻占据生命通道和消防通道。

2.3 公共空间现状

2.3.1 类型分析

阳光水城住区内公共空间呈现一般新住区的典型特征,以丰富类型满足居民的多样功能需求。

煤建新村公共空间反映老旧住区的共性问题:因当时的建设背景,人们生活水平较低,故公共空间缺乏,仅少数宅前绿地和公共空间分散布局于小区组团内部,与老旧住区内老龄化程度高且需更多休息空间存在一定矛盾。

2.3.2 尺度分析

新住区的公共空间类型丰富,但由于缺乏人性化考量,空间大而无用,未根据实际行为特点设计相应尺寸,空间冷清空旷,使用效率不高。相反,老旧住区内公共空间类型单一,但尺度宜人,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较高,空间更具活力。

2.3.3 环境分析

阳光水城空间环境较好,植物类型多样,景观配置合理,层次丰富,空间内设施完善,空间质量较高。煤建新村空间环境差,植物类型单一,缺乏景观设计,层次单一,空间内设施匮乏且陈旧,空间质量较差。

2.3.4 需求分析

新旧住区的人群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行为特点、生活需求和活动时间,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存在不同导向(见表1)。

表1 不同人群空间需求分析

阳光水城作为新住区,居民以中青年为主(见图3),兴趣广泛且追求生活品质,热爱聚会交流、运动休闲、娱乐健身和购物消费,故公共空间设置应在满足少年和老年的前提下以中青年的需求为主。

图3 阳光水城人口构成

煤建新村作为老旧住区,居民以老年人和少年为主(见图4),其中老年人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对住区的依赖程度大,渴望与人交流,故公共空间的设置应着重考虑老人与小孩的需求。

图4 煤建新村人口构成

3 新旧住区对比研究

3.1 新旧住区道路交通情况对比

1)新住区交通情况 无论车行交通还是人行交通,设计合理,道路分级明显,小区内采取人车分流的交通流线,缓解交通压力。地面停车不足,大量公共空间被停车侵占现象常见。人行交通环境优美,居民步行环境质量高。

2)老旧住区交通情况 停车设施匮乏、道路分级简单、人行交通环境景观单一,小区内现状为人车混行的交通流线,车辆停放随意、混乱,人车矛盾突出。

3.2 新旧住区公共空间情况对比

1)新住区公共空间 景观设计趋于成熟,不局限于衬托住房。特别是道路空间布局及绿化方面,因建筑本身采用现代设计手法,故小区的景观环境贴近于建筑本身风格。小区内主要汇集人群的是大块的中心绿地、休憩场地等满足居住者休憩娱乐功能的景观节点。绿地功能性设施的内容丰富,能满足不同年龄构成人群的需求。

2)老旧住区公共空间 建造和组成主要是街坊式,小区建筑主要于80年代建造,楼层多为6层或7层,活动场地匮乏。宅前屋后绿化多由居民自行开发形成,小区道路空间布局混乱。

对比看出,在道路空间布局方面,老旧住区人车矛盾突出,公共空间缺乏,基础设施陈旧,欠缺养护,铺装缺乏色彩韵律感,绿化单一,缺乏层次感;新住区在满足居民多样需求的基础上,达到美观要求,但新住区在空间尺度上还需进一步优化,赋予空间更多活力。

4 策略探讨

4.1 存在问题

比较与研究是为了改进,无论新住区还是老旧住区,道路交通、公共空间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4.1.1 新住区存在问题

综上所述,以阳光水城为例,新住区存在问题如下。

1)地面停车设施缺乏,管理不善,未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机动车辆随意摆放,侵占广场空间与人行通道。

2)半私密空间缺乏,空间分级配置不合理。

3)节点类型单一,景观配置相似,不同公共空间缺乏个性设计。

4)公共空间尺度偏大,场地空旷,使用效率低,缺乏人情味。

4.1.2 老旧住区存在问题

以煤建新村为例,老旧住区存在问题如下。

1)由于社区内小商业发达,道路人流量大、负荷高,占道停车情况严重,消防通道阻塞。

2)道路两旁植物配置单一,种植手法呆板且缺乏养护。

3)住区道路功能单一,道路缺乏为人们活动与停留所需的场所和设施,造成住区人情味缺乏。

4)社区内各居住组团内缺乏舒适的公共交往空间,忽视入口停留空间的塑造及休息设施的设计。

5)社区内生活化的公共空间和交往空间严重缺乏。

4.2 改善措施

通过新旧住区的对比和问题总结,笔者认为新旧住区虽可相互借鉴与思考,但因不同的建设背景和条件限制,应采取不同的改善措施,为新住区的设计实施和老旧住区的更新改造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可行性建议。

4.2.1 新住区改善措施

1)空间人性化 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了解居住者的出行习惯与作息方式,追求空间尺度的多样性和舒适性。从居民对于道路与周边公共空间的使用程度,洞察人们的心理动态和趋向。小区的道路规划与公共空间设计应从居民的行为和需求入手,配置人工和自然要素,为居民创造有利的居住条件。

2)环境美观化 居住小区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充分利用规划设计手段,使景观设施在用地范围内进行精心合理的布置和组合,创造有序流动的空间。景观布局考虑层次性,塑造出小区的个性,使小区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和魅力。

3)功能多样化 对住区内不同年龄居住人群的行为特点、生活需求、活动时间等进行分析,得出各自的空间与功能需求。根据人群比例有计划地配置运动广场、活动中心、休息空间等,保证住区内形成功能多样、有规律且疏密有致的居住空间。

4.2.2 老旧住区改善措施

1)出行系统步行优先 老旧住区规模较大,包括若干居住组团,各居住组团包括若干居住小区,应坚持“步行优先”原则,完善老旧住区出行系统,增设社区巴士并按5min步行距离布置接驳点。此外,拆除沿街破旧建筑或围墙,拓宽人行道,为居民提供舒适方便的步行环境。

2)公共空间分级配置 老旧住区分级明显,应建立“社区级—组团级—小区级”分级空间体系,服务于不同范围居民。其中,社区级公共空间按照适配原则,集中布置;小区级公共空间按照就近原则,分散布置。

3)活动场地见缝插针 老旧住区建筑密度高,公共空间用地缺乏,活动场地应在优化整合的基础上,按照“见缝插针”原则,尽量在建筑周边设置,以满足居民需求。

5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发展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居住小区道路交通和公共空间也从散乱无序变得科学合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需求随着社会进步而发生改变,新住区逐渐变为老旧住区,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更新改造是一项长期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倡导步行优先,提高居民出行便捷度。从小区各年龄层居住人群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出发,营造居住区各级公共交往空间,使空间为人所用,提供安定、良好、和谐的小区生活环境,使小区发挥除居住之外的社会作用,从而实现居住小区和居住人群的和谐共处。

今天的新住区是明天的老旧住区,老旧住区改造是复杂艰巨的工程,不仅关系居民的安居乐业,体现社会和谐,更对提升我国人居环境水平起到关键作用,老旧住区改造虽在我国尚未全面启动,但问题与矛盾已隐现。设计师应担负起社会责任,认真做好新区规划建设与老旧住区更新改造工作。

猜你喜欢
住区水城新村
中国画《林涧·新村》
水城扬州
东晋水城“浮”出大纵湖
混合功能住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初探
基于最小开发单元模型的住区紧凑度测算与评价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水城绍兴
住区适老化改造的困境与规划管理对策
被资本裹挟的“新村再造”
旧住区出入口景观改造研究——以南京锁金住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