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对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的思考

2021-03-26 04:28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张显成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2期
关键词:城市绿地新冠肺炎

文/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张显成

0 引言

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这种病毒传染性高,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后,我国医护人员、政府各级组织及志愿者积极投入抗疫行动中,但我国经济生产因疫情影响瞬间被按下暂停键。

1 疫情与城市

1.1 疫情与人类

人类已不是第一次遭遇病毒袭击。如1347—1353年,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席卷整个欧洲,夺走2500万欧洲人的生命。1817年,霍乱爆发于印度,并在随后百余年间,流行范围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造成损失难以估算。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爆发,我国内地累计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无论是历史上的瘟疫流行,还是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皆表明突发疫情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威胁。

1.2 疫情与城市的关系

城市的本质是聚集,包括人口聚集、生产要素聚集等。城市是现代人类生产、生活、社交、娱乐的重要载体,但其聚集也为病毒传播创造条件。病毒主要在城市爆发,聚集大规模人口的城市已成为病毒传播的温床。

城市建设必须有科学统一的规划,既需考虑经济、人文要素,又需考虑公共卫生因素。19世纪中叶,为应对霍乱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英国伦敦成立大都会工作委员会,并建立相应卫生系统。一系列以预防传染病为初衷的举措最终成为人类社会建立公共卫生体制、开展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不仅严重影响全球的医疗卫生系统,也对社会治理及城市建设提出巨大挑战。大规模传播的流行性病毒已成为威胁城市安全的重大隐患。

解决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公共卫生问题,并进一步维护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是城市规划的天职与使命。瘟疫不仅给人类和城市带来灾难,也使城市在灾难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经过此次疫情,全社会都应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总结经验,为提高城市安全及应对下一次病毒灾难做好准备。

1.3 疫情影响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疫情蔓延以来,各行业均进行深刻反思,思考如何从自身出发避免或减弱疫情影响。多数疫情传播始自城市、蔓延至其他城市,城市病与城市化进程相伴而生。究其本质,城市病是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城市化发展规模、速度的匹配失衡,其核心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此过程中许多专家重提“韧性城市”概念[1],将“韧性城市”定义为“强调城市具有预防、回应并从特定风险中迅速复原的能力,同时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韧性城市”既强调应对外来冲击的缓冲能力和适应能力、变化和不利影响中反弹的能力,又强调对于困难的预防、准备、响应及快速恢复能力。

在以往城市规划中,传染病疫情防控在防灾减灾规划中较少被提及。大家普遍认为传染病疫情防控与城市规划关系不紧密。但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看,应尽快将传染病疫情防控纳入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中。

2 疫情影响下城市绿地功能的进化与转变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最具弹性的公共空间,也是城市生态功能体现的主要载体。城市绿地可复合城市多种社会功能,在应对疫情影响时具有更大的进化空间。我们应积极探讨城市绿地对疫情的影响,便于其在预防、减缓、治理重大疫情中发挥作用。

根据城市绿地的特点及角色,其在应对疫情等城市公共卫生问题时可发挥以下作用:为城市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引导大众培养共生理念;发挥生态屏障功能,形成城市物理阻隔;充当城市绿色战略留白,为城市提供防灾避险的安置空间;提供灾时、灾后的心理建设和心理恢复等社会功能。

2.1 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引导市民培养共生理念

历次疫情的爆发大多与人类滥捕滥食野生动物,与野生动物产生不良互动有关。病毒原本存在于老鼠、蝙蝠、土拨鼠等天然宿主体内,当人类与野生动物产生不良互动时,打破了人与野生动物的界限,破坏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使病毒从天然宿主传染至人,并在人类社会中大肆传播。

我们应从3方面引导和培养人与自然环境共生的理念:在城市中营造绿色、舒适、优美、生态的绿地环境;在城市绿地中融入生态、自然、和谐、共生的科普宣传教育功能;从国家层面积极推动自然生态保护、维持生态平衡等相关法律的立法与执法。

1)营造绿色、舒适、优美、生态的城市绿地环境 绿色、舒适、优美、生态的城市绿地环境可引导市民珍视已拥有的环境状态,向往更美好的环境状态。以生态环境为标杆,市民可与环境中的美好事物产生共情。

2)融入生态、自然、和谐、共生的科普宣传教育功能 科普宣传教育功能是公园等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城市绿地的设计、运营、管理者应重视在城市绿地中融入科普宣传教育功能,如在公园等市民集中的城市绿地中常设或临时举办科普宣传展览,向公众宣传生态、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与中小学、幼儿园联合,在城市公园、植物园、野生动物园、郊野公园等城市绿地中开展学生户外课堂活动,让城市未来的主人在自然环境中接受生态共生的现场教育,树立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理念。

3)积极推动自然生态保护、维持生态平衡等相关法律的立法与执法 除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让人们自发保护自然生态外,还应从国家层面出发,推动自然生态保护、维持生态平衡等相关法律的立法与执法。通过法律约束,使破坏生态平衡成为不能触碰的红线。疫情蔓延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取缔和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启动立法执法行动。

2.2 发挥生态屏障功能,形成物理阻隔

从几次规模较大的城市疫情来看,空气传播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和尘埃传播3种传播途径。在缺乏疫苗与特效药情况下,现阶段最有效的疫情治理方式是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此次新冠疫情蔓延后,我国从各个层面执行隔离措施以有效阻断病毒传播:①个人层面 要求人们佩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对患病病人进行隔离;②社区层面 要求社区执行封闭管理,采取隔离措施;③城市层面 迅速对病毒爆发城市进行封城;④国家层面 视情况关闭边境,阻隔病毒传播。可见,隔离、阻断传播途径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被证明是有效且最易做到。

在城市规划中,可通过城市绿地对城市组团及城市地块进行区隔划分,使城市绿地成为城市隔离带。

1)城市绿地抑菌滞尘的生态作用 研究表明,城市绿地具有抑菌滞尘作用,在林地上层测得空气微生物数量是下层(林冠下)的0.82倍;树冠下空气中TSP(总悬浮颗粒物)含量明显低于街道空气中的TSP含量,行道树减尘率高达60%;不同类型的林地减菌作用不同,松树林减菌效果最好。城市绿地可有效抑菌滞尘,仿佛给城市的地块之间戴上口罩,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2]。

2)城市组团发展,构建绿色隔离防疫圈 GB 50180—201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将居住区分为15,10,5min生活圈。如此划分旨在从居民生活空间角度出发构建满足居民生活、娱乐、休闲的基本生活单元。理想居住区能满足圈层中市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圈层外通过城市绿地或城市自然山体、水系等要素进行空间隔离,从而增强城市天然免疫力。城市通过组团式布局避免人口高密度造成的疫情传播,组团间的城市绿地构成城市绿色隔离防疫圈。

3)增设城市“卫生隔离用地” 城市组团发展是一种规划模式,若想从规划层面落实绿色隔离防疫圈,使城市从规划层面重视卫生隔离建设,还应在相关标准规范中提出要求。2003年非典型肺炎爆发后,有学者提出应在GB 50137—201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增设“卫生隔离用地”。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该建议更具现实意义。

2.3 城市绿色战略留白及城市防灾避险安置空间

优秀的防灾救灾治理模式,不仅应体现在重大灾情来临时的应急管理,更应体现在灾难来临前的预防规划。我国遭遇过地震、洪水、台风等多种灾难形式,对于上述灾难的应对处理具有丰富经验。但应对重大疫情还需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无论是城市整体规划,还是城市绿地规划设计,都有需加强的空间。

2.3.1 城市规划层面应考虑城市绿色战略留白规划

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对外公布伊始,城市战略留白用地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城市战略留白用地的意义主要是为城市规划预留弹性空间,为城市未来发展留出余地,是国家为未来发展储备土地空间的表现。经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城市战略留白用地被赋予更多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后,武汉市内大量医疗资源被挤占,出现一床难求的情况。我国政府在短时间内建起“火神山”“雷神山”2座医院,大大缓解病床紧缺状况,确保疑似和确诊病例“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为控制疫情蔓延提供有利条件。城市规划初始应预留建设空间,为城市战略留白用地赋予新的存在意义:在平时,战略留白用地以绿地等状态存在;必要时,则成为城市防灾避险设施的建设用地。

2.3.2 城市绿地提供城市防灾避险安置空间

在高密度的城市空间中,城市公园、广场、学校、体育场等场所往往被用作防灾避险空间。城市绿地尤其是城市公园具有弹性、分布较广、可达性强、公共权属等特点,成为城市中防灾避险的首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8年1月推出《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设计导则》,导则中对城市防灾避险功能绿地的配置指标、服务半径、有效避险面积、防灾避险容量等给出相应指导。除专门用于防灾避险的功能绿地外,城市普通绿地也应在有条件情况下设置相应规模的开敞绿地,对防灾避险功能予以兼容。国外抗疫过程中存在公园中建设方舱医院的案例,例如美国在纽约中央公园建立野战医院,专门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病人及其关联疾病(见图1)。相较“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类永久性救灾设施,在灾难来临时期也需类似野战医院的临时救灾设施,城市绿地可为病患提供安置空间。

图1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的野战医院

2.4 提供灾时、灾后心理疏导和康复治疗等社会功能

瘟疫、地震、水患、战争等灾难的降临不仅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较大破坏,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创伤。研究表明,舒适的绿色空间能起到舒缓身心、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等作用,并对某些疾病起到促进康复的作用。无论在灾难发生时还是发生后,城市绿地均能为人们提供灾时、灾后心理疏导和康复治疗等社会功能。

2.4.1 灾时心理疏导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后,多数人经历较长假期和居家办公。受疫情所迫,多数人不得不居家隔离,原来的生活轨迹被打破,生活和工作模式发生改变,人与人的空间距离也发生改变。多数人不得不长时间待在封闭的家中,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问题。城市中的市民隔离期间唯一与室外风景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自家阳台隔窗远眺。有学者在疫情期间调研得出,室内绿植、室外绿地等绿色空间可使居家隔离的人们放松心情。

在城市公共绿地及居住区绿地规划建设中应注重绿地空间布局的均好性,尽量为城市家庭阳台提供均等的视觉放松机会。在城市居住建筑设计建造中探索新的设计模式,如架空层花园、屋顶花园、墙面垂直花园、阳台花园等,将绿色空间融入建筑设计,拉近居民与绿色空间的距离,使在钢筋水泥森林中隔离的居民体会在花园中居住的放松效果。

2.4.2 灾后康复治疗

无论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还是过往其他灾害,灾难过后都给人们身心留下不同程度的创伤。生理创伤主要包括身体伤害、残疾等;心理创伤主要表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等。近年来,“园艺疗法”作为辅助性治疗方法,能减缓心跳速度、改善情绪、减轻疼痛,对病人身体康复、心理疗愈有很大帮助[3]。

园艺疗法治疗包括:通过植物对病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五感刺激,调解病人身心健康;被治疗的患者可通过参加园艺活动,培育植物,活动筋骨,通过五官感受植物生长、收获或加工园艺产物,调解情绪,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在今后城市绿地规划尤其是医院、康复机构、疗养中心、心理咨询与康复治疗机构、敬老院、养老社区等的规划中,应注重基于园艺疗法的康复花园设计,发挥城市绿地的社会功能,增加其社会效益。

3 结语

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人们原本的生活轨迹。疫情终将过去,但此次疫情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经过此次疫情洗礼,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者应以“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为出发点,构建具有韧性的安全城市。

猜你喜欢
城市绿地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新冠疫苗怎么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编制城市绿地养护规范和标准应注意的事项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