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人才建设政策研究

2021-03-26 14:15王张宇泽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3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作者简介:姓名:王张宇泽    职称:讲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1991.06;籍贯:河北省张家口市 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该论文是2021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终身教育)一般规划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宁波市引进专业人才参与乡村建设政策研究”(2021YGHCZ-YB04)成果。

摘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地方振兴战略实施面临严重的人才瓶颈制约。乡村振兴战略是乡村人才发展的方向,加强本土人才建设,需要在当地获取“人才”,在当地培养和发展本土人才。要多方面集聚人才,鼓励各方面人才,引导他们下乡,实践人才培养,了解乡村振兴工程的主要任务。我们需要选用贤才,培养新乡贤才和“两委会”干部。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人才;乡村人才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是弥补发展短板的重要手段,是政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手段,是战略理念。实施地方振兴战略必须突破人力资源瓶颈,深入分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问题的原因,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审查和评价。目前宁波市的农村人才队伍面临着人才数量不足、人才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平衡、人才培育不到位等诸多困境,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要按照乡村振兴的要求,明确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向,为当地的人力资源开发开辟一条可行的道路。

一、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侧分析

(1)乡村干部队伍

乡村二级政权是党和政府最基本的组织机构。农村干部队伍是指从事农村人口管理、教育管理、科技企业管理、文化企业管理、公共卫生管理等农村社会项目管理的人才。广义的农村干部包括村干部和村级干部,狭义的农村干部特指村级干部,即村“两委”班子。

(2)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文化、创业、稳健经营、经营管理为基本特征的专职农民,主要包括生产经营、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类型。

(3)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学习和接受某方面技术知识并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

(4)科技支撑人才

农村科技支撑人才是指围绕乡村振兴主要需求,引领农业科技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创新支撑的人才。农村科技支撑人才除农业科技专家外,还包括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农业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承担农业农村重大科技任务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人才建设的要求

(1)乡村振兴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科技人才

繁荣工业是振兴乡村的重大使命。工业是村里最重要的经济基础,没有工业的繁荣,就没有地方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就是将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转移,形成一、二、三产业相结合的乡村产业体系。这就需要打破传统的以家庭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模式,依托传统生产经验,注重区域布局,开展规模化种植和特色生产。为此,首先要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是加快发展新型农业企业,还是培养一批农业科技工程师参与指导和推广。农民应推举出学习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人,从而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理解商业协会和高度专业化的农村经纪人团体的管理农业。人才团队体系为本土人才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广泛的背景和发展机会。

(2)乡村振兴需要绿色农业带头人

为通过乡村振兴实现生态宜居,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所以我们要积极发展农村的传统产业发展,引导农民走向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推广先进绿色农业技术,推广绿色环保有机作物种植。切实加强农村生态保护,构建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鄉村建设一体化,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需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掌握和创新绿色发展的技能,培养一批善于经营绿色农业产业链的绿色农业领军人才。同时,还要把农村纳入农业文化的传承和维护,成为怀旧的精神乐园,切实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3)乡村振兴需要乡贤型人才和平民英雄

乡村是自然社区,包括乡村文化作为怀旧社区的精神家园,调节人与自然、社会的基本关系,维护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以振兴地区实现地方文明,继承地方文化自然、质朴、幽静的文化品格,继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以好的基层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好言行为“标杆”。树立一批具有新时代特色的道德模范和私人英雄,充分发挥他们维护地方秩序的作用。

(4)乡村振兴需要适应自治、法治、德治要求的领路人

在当前农村社会结构剧变的背景下,我国农村治理中不同程度出现个人权力、随意化、基层腐败等治理混乱。地方公共事务没落,地方集体经济没落,以及许多其他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汲取了中国乡村治理的传统经验,吸收了近30年来村民自治的有益做法,以及地方治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中国农村治理的弊端应处理好自治、法治、德治的关系,促进并最终实现自治、法治、法治的协调和有机合作。农村社会的“治理”现已生效。这对当地的主要高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有稳固的政治地位、高尚的道德水平、强烈的法治意识,同时要有一定的威信和控制力,才能真正推动它。振兴人民和经济。

三、乡村人才建设过程中供需双方面临的挑战

(1)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乡村人才外流严重

由于城乡人口收入、就业、环境卫生、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距较大,许多农村人才已经向城市迁移。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发布的《2017年农民工监测报告》,随着大量农民进城打工,农民工越来越“空洞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2017年,外出务工人员达28652万人,年均增长48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0%以上,农村人口的近一半。青年特别是中年人流失,使得农村长时间处于人才匮乏的一个状态,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要。以宁波市为例,宁波市的农村人才不仅整体素质不高,而且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现象。从人才类型来看,基层组织管理人才占很大比例,但农业实用型人才的数量并不多。农村人才的这种结构性失衡,直接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的外流将加剧农村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背后的农村养老和教育资源匮乏问题。

(2)农村发展环境不利于吸引乡村人才回流

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生存环境才能留住人才。然而,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无助于人才的恢复。另一方面,农村产业发展环境不好,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机会较少,农村缺乏人才,农村生活文化环境对人才没有吸引力,农村文化娱乐设施陈旧,没有吸引年轻人的文化氛围。但城市更高的文化理念和更好的生活服务质量,吸引年轻人进城的人数增加。而且,长期以来,人们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独特的观念,认为农民不是一种职业,回乡创业是大材小用,它对人才的复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农村治理水平不能与村干部和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相互促进。

由于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到农村,村庄独立运营的基础设备和精英人才的储备处于一个逐渐减少的状态。农村年轻人才的比例较低,主要由40-60岁的中老年人组成。对于普通农民来说,“等、靠”观念严重,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不强,乡村治理过度依赖行政权力。然而,许多农村基层组织薄弱分散,少数干部作风不切实际,村治容易被村内少数人控制,甚至被恶势力控制。这种情况可能会妨碍有功德、受人钦佩的人被选为村委会主任或村党支部书记,直接影响乡村人才回家乡发展的积极性。

(4)现代化进程中难觅优秀乡规民约和“农村好人”

农村社会是“人情社会”,人际对农村的治理时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也在不断推动着农村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使得传统文化受到了影响并在逐渐的消解。大量人口外流造成的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造成农村文化困境和精神爆发,乡村文化的衰落削弱了乡村的凝聚力和民俗的约束力。农村青年长期生活在远离农业生活的城市,外出打工,逐渐削弱了对农村文化的认同感。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传统的人际关系不断被边缘化,成为制约地方治理的障碍。例如,在许多农村地区,只要村干部能够使村民致富,村民就不必为他们的道德缺陷或不当行为承担责任。在许多村庄、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本着利润优势的原则,更注重经济估值而不是道德估值,过去由熟人建立的善意和温暖往往会崩溃。

(5)乡村人才培养、 管理和使用机制不健全

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各方共同开发农业农村人才,但农业农村人才联合培养的现状是由农业体制形成的。目前对农村的文化知识培养与农民的接受度不匹配,并且农村现在缺乏发展现代农业、满足农民多样化需求的相关知识技能的培养,现有农民的文化知识素养得到不提升,使得国家在发展农业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例如,由于现在的对农业工程师的评估标准不切实际,注重发表文献和学术研究,并没有将这些技术充分利用。与此同时导致一些地区的专业农业技术人员短缺,数量也在不断的减少。以宁波市为例,宁波市的农村教育水平相对偏低,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农村人才培育不到位,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农村人才培养体系,没有直接针对农民发展的专门培训机构,即使一些农民想进行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也没有正规培训渠道,这直接限制了农村人才培养和发展。

(6)城市文化的冲击使乡村文化日渐式微

文化是人的文化,然而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有许多被城市化魅力迷住的中青年农民工,而“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大部分都在农村。正是年轻一代肩负着城市文化建设的重任,导致了地方文化主题的空洞化。 此外,城市文化比农村文化具有先天优势,从物质和经济的角度来看,城市发展先于农村发展。由于城市化发展迅速且渗透性强,使得农民对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存在质疑都得态度,動摇了他们的价值观,使得对农村文化的了解逐渐减少。

(7)乡村文化建设“内卷化”

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农村建设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导向。目前许多地方开始推崇投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这也实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但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是由相关部门的领导直接决定的,农村不能有效的参与,不能表达自己的看法,很难切实为农民提供符合他们真正需求的基础设施。乡村文化建设,我们采取自上而下的“传播文化”而非“种植文化”的方式。因此,在精致和流行之间的选择是不同的,设置得当,这种差异为当地人所接受和偏爱。农村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是农村人才培养和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们促进了农村文化朝着多样性的方向发展,不断形成地域文化影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我国社会的发展,农村产业文化不断发展成有自己特色的地域产业文化,这种文化更加适合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逐渐朝着商业化的模式发展,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四、加强宁波市乡村振兴人才建设的政策建议

(1)就地取才,培养造就乡村本土人才

需要完善地方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大学+社会力量”的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发展新型专业农民,采取政府补贴方式,整合和培养社会力量。鼓励涉农大学建设教育型地方专业人力资源开发平台,鼓励职业技术工程大学开设传统技能和技能相关专业和课程,更加扎实有效培养地方专业人才。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服务,指导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参与地方人才培训。充分发挥地方人力资源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为地方人才组织开展对外交流、研究培训、创意研讨等活动,拓宽地方人才视野,我将贯彻落实。建立地方人才培养机制,为村干部、农民企业家、农民等各类培养对象确定独特的培养目标。

(2)多方聚才,鼓励引导各界人才投身乡村

要回归本土创业创新,要大力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不仅要连接思乡与思乡,更要维系情怀,感动思乡人,更要以事业聚集人。各地区要从当地资源和区位特点入手,因地制宜,开发适合海归投资建设的项目,为创业提供舞台。引导兴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名牌农业企业,鼓励发展利润丰厚、特色鲜明的农业和新农村产业新业态。有条件的地区可推进农村农业示范园区和产业园区建设,吸引海归入园,调动创业精神,激发创新活力,通过改善地方公共服务吸引人才。因此,通过城乡义务教育使得农村儿童可以享受相对平等的优质教育,农村儿童自愿接受高中和高等教育,促进融合发展。

(3)实践育才,培养造就实干型乡村人才

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培养。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要对象,根据产业类别和规模、等级层次,以及年龄结构等实际情况,分级分类开展培训,内容可以涉及技术、管理、经营、政策宣传、素质提升等各个领域,可以采用“线

上+线下、理论+实践、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培训。

也需要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健全农村治理体系中培养人才。归根结底,地方自治中的法治和道德规范的有效性取决于人民的素质。完善自治规则与法治道德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对乡村建设带头人、全员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为“深化村民自治实践”,要提高农民民主意识和地方社会组织的自组织能力。执行、调解正义,“提高农村道德风气管控水平”是指农民好、老、亲、义、信,强调性、勤、俭。这些资质和人才培养,只有在村自治、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实践中才能实现。

(4)重用人才,培养新乡人才和两委干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经济能人”、“正义之士”、“国家领导人”等人才需要得到重用和批判。建立乡村地区人才吸引机制,采取激励政策,让退休高管、社会人才、农民工和企业家幸福“回国”,为国家发展提供思想、知识和财富。为加强“宁波新乡村”的认定和管理,需要以村民推荐、公开评选的形式,从村里选拔优秀人才。组织和公关部门要把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树立为“宁波新乡” 精神,返乡、留乡、建乡做好工作,增加他们的自豪感和繁荣感。要认真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地方基层组织建设,选好强领导,搞好基层组织建设,迅速整顿乱组织,净化政治氛围,公平公正,认真选拔人才。

总结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重要支撑。农村人才队伍的构成要正视人才结构性问题,搭建供需大数据平台,打造人才“海绵小镇”,造就人才蓄水池,优化人才环境,培育农村人才 供需精准对接,推动农村人才振兴,实现农村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唐代清,张永丰,陈岩,周哲,侯莉.农职教育如何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 (34).

[2]赵永平.干好乡村事尤需真感情[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7 ( 11).

[3]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 (6).

[4]仲紅岩.在外乡贤“叶落归根"路径研究[J]唯实,2017 (11).

[5]本刊评论员.走近一个高洁的灵魂[J].中国纪检监察,2015 (6).

[6]章越松.乡村治理視城下乡贤的含义、样态与定位[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7,37 (4).

[7]费孝通。乡土中国[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8]江麗.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6(06) .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改革四十年的演变轨迹及其新时代新征程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及举措
新农村呼唤更多的知识型“新农人”
乡村振兴战略中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
哪些农村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