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未能实现的台湾战役计划

2021-03-25 13:51李洋
新传奇 2021年7期
关键词:粟裕战役毛泽东

李洋

1970年7月,粟裕访问刚果返程时在法国停留了几天,特地参观了诺曼底登陆战的遗址。他仔细查看了遗址地形,下到浅水处抚摸当年遗留的障碍物。众人知道,这些事物勾起了将军尘封20多年的回忆——未能实现的台湾战役计划。

1970年7月,粟裕将军率领军事代表团访问刚果,返程时在法国停留了几天。作为一名军事家,粟裕感兴趣的是诺曼底登陆战的遗址。

众人驱车来到战役遗址,当得知这里有一个纪念馆时,粟裕便请教解说员一些问题:盟军登陆时用了什么工具?盟军建造的塞纳湾人工港是什么情况?滩头的水泥墩子为什么能浮动?如何让它们保持固定?这些专业的军事问题难住了解说员,也难倒了随行的驻法大使馆武官。众人陪同粟裕又走了几里地,粟裕仔细查看了地形,下到浅水处抚摸当年遗留的障碍物。众人知道,这些事物勾起了将军尘封20多年的回忆——未能实现的台湾战役计划。

毛泽东对解放台湾的战略构想

早在1949年2月,毛泽东在西柏坡接见苏共特使米高扬时就明确说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现在估计国民党残余力量大概全都要撤退到那里去。那里还有一个美国问题,台湾实际上就是在美帝国主义的保护下,这样台湾就比西藏问题更复杂,解决它更需要时间。

到1949年七八月间,毛泽东在给周恩来的信中说:进攻台湾,主要应该靠空军。

此后,毛泽东让四野参谋长刘亚楼担任空军司令,让第十二兵团司令员萧劲光担任海军司令。毛泽东数次接见他们,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将革命进行到底!”

可以看出,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对国家的领土完整看得是非常重的。

为了贯彻“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原则,毛泽东亲自点将,要求粟裕担任攻台作战总指挥。

粟裕在战役层面所作的准备

粟裕深知解放台湾不是一件小事,他干了四件事:

一是总结金门战役和海南岛战役的经验教训,认真学习渡海作战的经验。

金门战役的失利让粟裕意识到必须从头学习渡海作战的相关知识。在系统学习了几个月后,粟裕总结了渡海作战的几个要领:准备重于战机;重视后勤补给和技术学习;船只的集中比兵力的集中更重要;登岛部队要有独立作战能力。

二是海军要集中力量制造和搜集舰艇,以供渡海作战。

在总结此前几次渡海作战经验后,粟裕与萧劲光多次商谈船只运输问题。

粟裕给萧劲光算了一笔账:渡海作战需要运送50万人,所有车马、武器、粮食弹药等一切装备,重约13.5万吨。核算下来,整个作战过程需要千吨以上的船只575艘。如果第一梯队的8个军总计6万人登岛,那么还需要至少2000艘登陆艇。

1950年全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61万吨,就是把全国的钢铁都拿来造船,也不可能满足粟裕的要求,船只问题一直没解决,导致攻台作战一再推迟。

三是解放舟山群岛,扫除台湾蒋军的外围屏障。

船只问题暂时无解,但部队的训练和作战不能放松。在学习渡海作战和积极准备船只的同时,粟裕指挥部队解放了舟山群島,算是对台作战前的一次“热身运动”。

1949年夏天,粟裕命令第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拿出一份解放舟山群岛的作战计划。经过反复协商,粟裕敲定了解放舟山群岛的基本策略。

此时传来了二十八军在金门岛失利的消息,粟裕意识到了夺岛作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向王建安下令停止攻打定海,全军学习总结金门岛战役失利的教训。

1949年11月至1950年春天,在粟裕组织部队学习夺岛作战的同时,敌人向舟山增兵10万。到1950年5月,我军在舟山前线的部队共有12个步兵师、10个炮团。蒋介石眼看舟山保不住了,下令驻岛部队全部撤退,我军兵不血刃地解放了舟山群岛。

作为一名优秀的战略家,粟裕此时没有为舟山群岛的解放而欢呼,相反他心中的不安增加了:舟山虽然已经解放,但敌人不是被消灭,而是跑到台湾去了。这样一来台湾岛和金门地区的敌军总数就有40万之多了,这些敌军聚在一起,势必会大大增加解放台湾的难度。此后的台湾战役,必然是空前残酷和惨烈的。

为了让部队对即将到来的大仗有所准备,粟裕决定发起金门岛战役,把这场仗当作是进攻台湾的第二次“热身运动”。但此时正逢朝鲜战争爆发,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粟裕的攻金计划只能搁浅。

四是合理分配兵力,做好攻台准备。

在准备攻台的一年多里发生了很多事,粟裕根据这些变化对作战计划进行了多次修改。

最早,他打算让第九兵团的4个军为攻台第一梯队,以另外4个军为第二梯队。随着形势的变化,粟裕发现这些部队不够用,于1949年12月修改了作战计划,拟将三野的12个军共50万人全都投入到渡海作战中去。

1950年上半年,形势又一次发生变化,从舟山群岛逃往台湾岛的10万敌军,再加上岛内守备力量,敌军总人数增加到了40多万,粟裕再次改变了作战计划。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让粟裕精心制订的攻台计划搁浅了。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计划会搁浅至今。

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与对台作战的搁浅

正当粟裕全力准备攻打台湾时,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朝鲜战争爆发了!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一方面在朝鲜半岛与我方交战,另一方面将第七舰队和第十三航空队开到台湾海峡。周恩来在得知这件事后紧急召见了萧劲光,对他说:“这一形势的变化给我们攻打台湾增加了难度,现在我国的态度是谴责美帝侵略台湾、干涉中国内政,另一方面加强海空军建设,打台湾的时间往后推延。”

毛泽东也对攻台计划作出了调整,他同意华东局第二书记陈毅的意见:1951年不打,1952年解放台湾。

不久,毛泽东下发命令,解除了第九、第十兵团进攻台湾的作战任务,并调第九兵团去东北,准备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的1954年,美国和台湾当局签订了《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下,由此造成了两岸长期对峙的局面。

猜你喜欢
粟裕战役毛泽东
第一次开飞机
作战时间横跨开国大典的是哪一次战役?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粟裕:“图痴”与“枪迷”
1949,毛泽东点将
粟裕:“图痴”与枪迷
毛泽东为何坚信粟裕能指挥大军团作战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英国黑斯廷斯战役
远东战役中的和平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