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丽
摘 要:作为新课改下的班主任,必须全身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既要有父母般的关心与呵护,又要“严师”般教他们做人与求知;一方面还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努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效率;策略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不但辛苦,而且非常琐碎。因为小学生不但在学习中缺少耐心和定力,而且有超足的活力在课间给你“创造”各种各样的“惊喜”和“奇迹”。面对这样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有爱心,更要有耐心,善于结合实际情况鼓励孩子,让他们在轻松惬意中学习、成长。但要提高班级管理水平,还需要老师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班干部的选拔上、班主任独特的管理风格形成等方面做足文章,才能切实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一、善于鼓励、赞赏学生
小学生很在乎老师对自己的看法,尤其是老师的夸奖、赞赏等,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一股春风,能有力地帮助他们不断进步。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多数老师在班级管理中采用了赏识教育的方法,用鼓励、赞赏的口吻引导学生去管理自己、管理班级,让学生觉得“我能”,从而对管理自己、管理班级以及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充满信心。我们知道,小学生由于从小生活环境不同、家庭教育不同、见识不同等,他们性格各异,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不一,老师要通过赏识教育来更好地了解学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在班级管理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使学生快乐成长、积极学习。
二、制定日常管理制度
一般意义上,我们把班级管理仅仅当成是纪律、公共财物、安全等的管理,而把学习上的一些管理往往忽视掉了,总以为有代课老师。其实,要想让一个班级真正脱胎换骨,不但要管理好日常活动和生活的纪律,还要管理学习纪律,比如,课堂上要服从代课老师的管理,认真听讲;课堂上不能吃零食、说话,不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再比如,信息技术课上,一定要遵守机房的纪律,正确用电脑,按信息技术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等。这些都是班级管理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所以,班级管理不但不能忽视,而且还要引起重视,为学生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班级制度和管理规定是全班学生的行为准则,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依据。班级管理者可以依据这些规定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可以据此来达到评价学生的目的,也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三、选拔优秀班级干部
班干部是管理班级的重要补充,班主任身兼数职,既要上课又要管理班级,很多时候面对班级中的一些事务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所以,班主任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培养、选拔优秀的班干部,让班干部协助管理班级工作,带动和督促学生为良好班风形成而努力学习和更好地约束自己。在选拔班干部时,一定要公开、公平,让学生选出自己心目中能够胜任班干部职位的同学。这样班干部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更加顺利。比如,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建立议事机制,如果班干部与学生之间产生了冲突,可以让学生集体讨论,用客观的态度和认识分出对错,从而在促进班级管理的同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形成自我管理风格
实施班级管理时,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是被管理者,他们陷入这种被动的管理地位之中,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要被管着,毫无自由,很多学生因此叛逆。针对此种情况,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管理观念,让学生知道自己不只是被管理者,每一个班级成员都是管理者,每一位成员都是自我管理的实施者,这也是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而如何实现自我管理,首先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成为班级的榜样力量,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要做到。其次,对学生每一次的進步都进行表扬,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让学生能够持续这些对的行为,让学生以这种对的行为为荣誉,并继续维持,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良好的行为,并形成受益终身的行为习惯,最终实现自我管理的目的。若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那么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少。
五、构建和谐家校关系
和谐的家校关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低年级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在尝试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以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首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及其家庭情况,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班级活动以及语言对孩子的伤害。
其次,我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一个和蔼可亲、知识渊博、讲课风趣的老师,在工作中我也努力去做这样的一个老师。把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把每一位家长当作自己的朋友,真正设身处地地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家长就是班主任工作的强大助力。
总之,新课改下的班主任老师,在结合以上策略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还要结合小学生特点,才会更加有的放矢,取得显著成效。教师在与小学生进行交流时,要注意语言得当,注意保护他们的心灵不受伤害,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特别是在批评学生时,要把握好度,注意分寸,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否则,不仅会失去应有的教育效果,还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只有善意的语言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给予他们的无私的爱,让他们从教师那里获取温暖,拉近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打开他们心灵上的防线,让他们能够在班级中、在教师那里获取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