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2021-03-25 08:56李雪峰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华师生传统

笔者长期工作在北京市怀柔区山区学校,长期在教育教学一线,曾就新时期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认识、理念、实践做了深入思考,供大家参考。

一、认识篇

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使然

教育应该是当今文明复兴的新动力,学校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立足点,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根基,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也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曾几何时,外来文化从精神到躯体,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忧虑地说:孩子们过的是圣诞节、愚人节,吃的是肯德基、披萨饼,穿的是耐克、阿迪,看的是米老鼠、奥特曼,崇拜的明星是乔布斯、科比,一心一意想着出国留学、海外定居。我们的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服装,我们的民族英雄、历史记忆,却距离生活越来越远,难以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共鸣,甚至有人在偏狭和扭曲中无端反感、蔑视传统文化。它无异于心灵的雾霾,破坏力更强,造成孩子们精神世界的浮躁、迷失、荒芜甚至幽暗。朱教授的一番话语,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地反思,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担负的社会和民族责任。

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和政府的迫切要求

习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决定》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育部2014年3月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2017年2月23日结束的北京市基础教育工作会指出,要切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诵读、书法、传统艺术等元素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个性化教育服务。市教委还编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教材进校园,进课堂。

4.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共识

中华诗词大会的热播仍在成为大家悦目的风景,区教委组织国学诵读活动的回声仍在我们心中共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文化的种子在孩子心中扎根,是我们全社会的共识。

二、理念篇

我校坚持传承创新,特别是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中有很多经验和做法。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各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自豪、民族自信、文化自豪、文化自信的民族精神为主线,以国学诵读、民族传统体育艺术项目的实施、传统节日活动为抓手,立足本校传统、本地优势,结合课程建设、学校文化建设,整体规划、分别设计、系统推进。

三、实践篇

(一)发挥地域优势,整合优化课程

学校共开设了15项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项,地区优秀文化内容5项,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统归1项。全部学科参与其中,全部学生参与其中,全部家长参与其中。另聘请国学、空竹、腰鼓、剪纸、篆刻、灯笼、太平燕大师长期进学校指导教师、教授学生。师生在市级、区级进行各类展示表演,获得多项奖励。学校被评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学校,学校被命名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可以说,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了学校发展,形成了学校办学特色,促进了教师发展,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运用系统思考,整体推进实施

在开展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当中,学校坚持用系统的、全面的、发展的、实践的观点进行思考和开展活动,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一是坚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怀柔区创建文明城区等活动相结合。二是注重文化的融合,注重教育目标的一致。三是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三)营造良好氛围,耳闻目染感知

传统文化教育不能看成几门简单的课程,它关系到学生的精神家园,理想信念,道德认知,价值取向,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孩子出生时是白色的,文化就是大缸里的染料,染料的颜色决定了白布染出来的颜色。学校在传承优秀文化当中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发挥校内文化作用,在创设校园文化环境时,处处体现传统文化元素,突出学校特色。学校白墙灰瓦的徽派主色调体现了乡村小学的自然之美,墙壁生动的体现了“三字经”和国学名句,校门口的墙上“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的办学理念赫然在目,让师生们时刻领悟,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我们要用水一样的良好德行解决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作为管理者要以德治校,做到四字要求“公、廉、诚、勤“。就是管理者要处事,公开、公正、公平;还要洁身自好,无欲则刚,廉能生威;更要待人要诚,真诚对待每位师生,诚生能信;工作要勤,勤能补拙。作为教师要以德育人,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教学楼正面是“笃学致美,尚德求真”的校训,另一侧“让每个学生享受成功快乐,让每个教师享受职业幸福”的办学目标,这成为九小师生为之奋斗的动力。以师生作品为校园环境的装饰品,校园宣传栏里展示着师生的书法、剪纸等艺术作品,楼内墙壁上展示着孩子们精彩的绘画作品。教师每天沐浴在浓浓的乡村式传统文化氛围中,踏实、淳朴、热情、上进的工作氛围油然而生为师生营造出了“立德修身”的传统文化意境。

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如何处理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與外来文化的关系;如何用课程观念系统梳理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方式;教育者本身传统文化积淀不够等等,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全面系统地观念去做深入思考并付诸更多实践。

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学校 李雪峰

猜你喜欢
中华师生传统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少年力斗传统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