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中开展“拜师学技”活动的路径探讨

2021-03-25 04:34赵星
商业文化 2021年1期
关键词:拜师师徒师傅

赵星

高职院校的实训环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可以说是重要的一环,因为只有实训教学,才能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运用,对课堂所学理论更加深入的了解,而通过实训教学中开展的“拜师学技”活动,探讨如何借助中国传统的师道文化,通过聘请合作校企的专家来当师傅,在快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共赢”。

目前我国社会的发展教育是基础,同时市场迫切需要专业技能人才,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基于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拜师学技”活动,学习师道文化,在快速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下,用新的实训形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不仅提高了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拜师学技的基本介绍

目前高职院校中,实践与训练的基本方式一般分为以下三种:(详见附图)

这三种实训模式,都各自有其特点,而我们现在通过 “拜师学技”活动,结合了以上实践与训练的特点,在教学中尝试一种新的突破。

首先通过有定向性的筛选,聘请企业有着高级职称的人才,或者绝活绝技绝招的职工作为老师,签订“拜师学技”师徒合同书,以书面形式,规定考核进度和检查方式,做到有考核节点,有考核期间的量化标准,在拜师学技期间,结合参与式、互动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徒弟这层身份,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与经验丰富的 “师傅”互动学习,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还有业务流程情况,通知组织规划,安排学生参与到师傅的实际岗位中,体验或者协助师傅的工作,达到实习与训练的目的,而师傅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利用教学相长,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取得双赢。

拜师学技的实施方法

1.筹备阶段

通过和企业进行协商,选择聘请符合学院教学方向的一些岗位高级人才,比如技术等级为高级工,或者有着技术标兵、技术能手称号的职工作为“师傅”,这些初步确认的“师傅”名单,再通过企业人事部门,对这些“师傅”进行摸底,在人事部门的牵头下,以自觉自愿为原则确定师徒关系,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牵头,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初步安排,制定帮带计划、日程等事项,要求每对师徒有较为详细的学习计划。

2.合同签订

师徒签订“拜师学技”师徒合同书,合同中需要明确:学习期限、学习日程,学习内容、考核办法等细则。

3.拜师流程

在拜师学技的活动中,举行拜师仪式,要求拜师流程要有氛围,具体可参考如下流程:(详见附图)整个拜师流程,通过“鞠躬拜师”“奉茶礼上”的形式,体现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的氛围,这种氛围让学生对实践与训练有了一种“仪式感”,另外这种模式,由西方的师徒关系,改变成为中国的师徒关系,这种文化感染是属于中国特色的,因为只有中国可以理解“拜师”深厚的文化背景。

拜师学技的意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注重师道尊严。“尊师重道”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也是中华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重要保障。首先从形式上,通过“拜师”,这样一种技艺传承的特色仪式,加强学生的整个仪式感,利用“师承”,这种千百年来人才培养的方式,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情感联系,因为在这种师徒相称的关系模式中,蕴含的是中国传统观念中的信任模式,用这种师傅带徒弟的中国式传承,再通过西方的契约制的结合,签订“拜师学技”师徒合同书,规定考核的进度和检查方式,运用现代教学的理念方式,制定考核节点,考核标准,检查监督执行情况,通过对“优秀师徒”的审定,鼓励师徒双方取得双赢。

拜师学技的效果

“拜师学技”的效果从形式上来讲,不拜师,就如同我们高职院校的普通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只能称为“老师”,只有通过“拜师”这种仪式,建立密切的关系后,才可以称为“师傅”,彼此的关系才能叫“师徒”关系,人们常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即指的是这种关系。

而确定拜师“师徒”关系之后,其实也就确立了正式的传承关系,徒弟一心一意地学,师父也能一心一意地教。徒弟要承担起继承、传承和发扬光大师傅所授技能的责任和义务,并以实际行动,做到学有所成,维护“师傅”的尊严,而一般学员就没有这方面的責任和义务。没有拜师的学员,老师不承担此项责任和义务,这也就是中国传统的传承关系。

在这种传承关系的背景下,学生会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通过“拜师学技”的活动,在“师徒”关系的教学下,起到模拟企业真实环境,模拟实际工作情景,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相结合,快速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合同机制和后期的评选机制,鼓励和引导学生刻苦钻研,尽快掌握技能,进一步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实践与训练中,认知今后的就业岗位和困难,培养学院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水平。

结 语

我们通过对“拜师学技”活动的路径探讨,进行新的实训形式尝试,通过“拜师”中国传统的仪式,让学生在 “拜师”仪式感下,建立对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在实训过程中,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在实训中通过“师傅”,了解企业的管理流程,通过“师傅”手把手的教学,体验企业的生产纪律和技术要求,通过“传承”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态度,职业道德,以及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而企业的技术人才通过带教实现教学相长,提高了自我能力,促进高职院校和企业更深的合作关系。

我们在对师道文化和传承的研究实践过程中,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进行融合性的尝试,在今天这样一个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全世界都足以自豪的文化之一,近代基于西方思维模式下,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中国文化的东方智慧,找到另外一种实现的途径,“拜师”所体现的“师道文化”“传承文化”的魅力是真正属于中国特色的,因为只有中国人可以理解“拜师”,理解师徒关系后面深厚的文化背景,这种理解,也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承,我们需要在这样的新时代,发挥中国特色的魅力和光彩,通过这次“拜师学技”的实训活动,就是中国特色的教育形式和西方教育模式,两者互相融合,相互印证取得的成果,也因此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师傅”与“徒弟”的共赢。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凤敏,王斌,潘珂,等。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办学、高标准引领的新思路——2019年全国高职教育研究论坛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36):29-34.

2.王之坚,钱晓龙.基于引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自动化时序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235-237.

3.人民日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人民日报》(2018年01月08日07版)

猜你喜欢
拜师师徒师傅
唐僧师徒的生活经验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柳公权拜师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八戒吃包子
欧阳修拜师
李固千里拜师
师徒智过分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