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臭皮匠走了吗?

2021-03-25 17:55
全国新书目 2021年1期
关键词:皮匠文学奖诸葛亮

本书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继《汉字奇兵》之后再度聚焦中国传统文化,以汉字为主题创作的有关汉语词汇知识的趣味读物。作者的创作立意为“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生命和灵魂,有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甚至有聪明的,也有受委屈的。作品从现实生活的角度选择一些容易被现代人误读或错解的字词,加以准确、权威的解释,以文学之笔写人文故事,以轻松笔调还原汉字世界被忽略的历史风貌,通过生动的形象、有序的编排、风趣的解读,把这些汉字描述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串联历史,映照当下,讲述其前世与今生的故事,兼具文学性、故事性、人文性、科普性。

上小学的时候,常听大人们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人们说,这话的意思就是众人的智慧合起来赶得上诸葛亮的才智。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都佩服诸葛亮。众人的智慧真是厉害呀!这里的“臭”是说手艺不高的意思。小孩儿不求甚解,就这样囫囵吞枣地记住了,还经常运用。

上了中学,开始思索了,偶尔一想,“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讲干活吗?显然不是。三个皮匠再无能,做的鞋也比诸葛亮做的好呀!是讲带兵打仗、是讲智谋吗?可是三个臭皮匠,他们可能连行军打仗都没有见过,怎么比得上诸葛亮呢?这根本没有可比性呀!论打仗他们怎么能顶诸葛亮呢?

那为什么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而不说三个臭裁缝顶个诸葛亮呢,不说三个臭瓦匠顶个诸葛亮呢?听的时候觉得这个成语意思我们明白了,但是经不住思考和推敲。

后来看书,我明白了。“皮匠”其实是音被误读了。这个词应该是“裨将”,被误读成“皮匠”。在古代,裨将就是部队中分管一方的军官。这方面的出处和典故不少。我们只说当代作家沈从文作品中的一个例子。

沈从文的自传《从文自传·我的家庭》中有这样的句子:“当庚子年大沽失守,镇守大沽的罗提督自尽殉职时,我的爸爸便正在那里作他身边一员裨将。”

如果这里是裨将,那么全句就可以这样解释:三个小军官的智慧集中起来就顶得过元帅的才智。

“三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这才是这句谚语的原义和原字。也就是说,后人以讹传讹,将“裨将”误传成了“皮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有专家推测说,裨将和皮匠是同音字,而且皮匠容易写,容易记,容易为文化水平不高的民间百姓口头上使用和口口流传。就像中国老百姓许多同音讹用一样,比如将杜拾遗(杜甫)写成杜十姨(见《聊斋志异》)、梁武帝讹成梁五弟(见《彷徨·长明灯》),又像辛亥革命期间偏僻乡下农民,像阿Q一样,将自由讹成“柿油”,所以“裨将”被讹传成“皮匠”也就毫不奇怪了。

现在想想,裨将多委屈呀!表扬他的谚语居然被皮匠冒名了这么多年……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还有句老话叫作“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语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说,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年老的男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后来,“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慢慢地转换了语音,变成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

小时候还听过一个更吓人的谚语:“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当时就想,啊!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做什么事情都要付出代价。

长大了,又想起这句话就觉得有些怪了。这个世界有什么比自己孩子的生命更宝贵的东西呢?为了抓一只狼,居然用孩子的生命做代价。这家长不是疯子吗?

后来看了书,与大家交流了,我才發现有些地方方言把“鞋子”叫成“孩子”。外省人听了吓一跳。其实人家的意思是“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要想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这是因为狼生性狡猾,且体格强壮,能奔善跑,一旦被猎人发现,它不是东躲西藏,就是逃之夭夭。猎人若想逮住它,往往要翻山越岭,跑许多山路;而爬山路是非常费鞋子的一件事情,再加上古人穿的多是草鞋、布鞋,很不耐磨。所以,在古时候,人们往往要在磨破一两双鞋子之后才有可能捕捉到狼,如果舍不得费两双鞋子就很难捕到狼。就这样,“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这句俗语就诞生并广泛流传开来了。

这句俗语中的“鞋子”一词后来又怎么会讹变为“孩子”呢?

在古汉语中“鞋子”不读作“xié子”,而是读作“hái子”。后来,“hái”音分化,一部分仍读作“hái”,另一部分则读作了“xié”,“鞋”字即属于后一种情况。但是,在我国四川、湖北、湖南、上海、广东等地的一些方言中,“鞋子”却一直被读成“hái zi”。时间一长,“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也就被讹传误记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了。

张之路

作家、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委员会会长。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国际林格伦奖提名。并荣获中国安徒生奖。主要作品包括《霹雳贝贝》《第三军团》《非法智慧》《蝉为谁鸣》《极限幻觉》《有老鼠牌铅笔吗》《弯弯》等。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

猜你喜欢
皮匠文学奖诸葛亮
文学奖与文学史秩序建构(评论)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诸葛亮喂鸡求学
何鸿舫巧治“黑疸病”
找不到的失踪者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诸葛亮隆中决策
街边即景
东坛井的陈皮匠
文学奖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