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大意义

2021-03-25 04:35
全国新书目 2021年1期
关键词:实力价值观核心

孙伟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2013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伦理学、社会历史观和文化问题研究,近年来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研究,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出版基金等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在内的20多项课题。主要著作包括《事实与价值》《伦理学之后》《道德读本》《家园——中华民族精神读本》《大变革时代的哲学》等。

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依据哲学价值论的理论成果,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指示的精神实质,从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历史镜鉴、基本内容和内在逻辑关系入手,从学理上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概念,对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其中国化发展进行梳理归纳和深入剖析,并探讨在新时代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影响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所谓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一定的文化价值观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或支配性地位的观念,它标志着一个文化价值观体系的性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合理内核。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

在新時代背景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哲学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的精神实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

当今世界正处在文化价值观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世界文化、文明正在经历转型,传统与现代之间、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及封建主义之间……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冲突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文化价值观的变革、转型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性、世界性的思想文化现象。由于古老的中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新型工业化社会、信息社会和智能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正处于改革开放、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变革时期,因而文化价值观变革、转型的广度和深度显得尤其突出,文化价值观建设的任务也显得更加艰巨、更加迫切。

根据我们在各地开展的社会价值观调查,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基本状况是十分复杂的。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主体意识普遍觉醒,各层次价值主体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并发生了从单一主体向多层次主体的转变;传统与现代、“中”与“西”、“左”与“右”、先进与落后等多元价值观并存共处,强调革命、奉献、服务、牺牲的理想价值观与追求物欲满足、追求感官享受的世俗价值观相互交织;封建主义价值体系的“权本位”和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钱本位”仍然拥有一定市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本位价值尚待确立……放眼现实,从价值观顶层的“信仰缺失”“拒绝崇高”,到社会普遍存在的“道德失范”、“多重代沟”,再到“救命索要救命钱”“老人摔倒‘扶不起”之类“没有底线”的“缺德”现象,将当代中国社会“多元并存、互相竞争”的价值观图景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多元并存、互相竞争”的价值观图景面前,在广泛存在的“信仰缺失”“道德失范”“没有底线”面前,在日益尖锐的价值矛盾和价值冲突面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要求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共产主义价值理想,增强思想理论特别是文化价值观方面的自觉性,建立一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以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并凝聚全国人民的目标和意志,唤起大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投入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去。如果我们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听任那些没有信仰、冲击道德底线的言行肆无忌惮地泛滥,那么,无论是民族、国家的前途,还是普通百姓的命运,都可能会是灰暗的、可悲的。近些年来,对于一些突破底线的价值和道德失范现象,广大民众已经在不断表达不满,改变价值和道德现状、重建价值和道德秩序的呼声日益强烈。又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前进的路标,它的提出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际上的价值认同和话语权,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软实力主要表现为价值观的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文化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价值观的竞争。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价值观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增强话语权、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文化价值观的优劣、普适之争已经成为文化软实力竞争的主阵地。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价值观上的独立与自觉已经成为一个民族和国家自立、自强的根本性课题。谁占据了文化价值观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多人的认同,争取主动。冷静观察当今世界,我们不难发现,世界正在依照文化价值观而进行定位和划分,以至于有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之说,以至于“价值观外交”“价值观结盟”极其兴盛,甚至“为价值观而战”也被付诸实践……无论如何,文化价值观前所未有地凸显了其重要性。我们不难看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凭借发达的经济势力、强大的军事实力、富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加上多年积累的文化强势甚至文化霸权,不断强化其文化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文化冲突和价值冲突已经成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冲突的重要形式。面对西方文化价值观咄咄逼人的渗透和挑战,中国必须做到文化上的自觉、自信与自强,超越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野和境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全方位提升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有助于加强世界各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树立中国在世界上的良好国际形象,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形成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古老中国在世界上的崛起,仅仅有硬实力的提升是绝对不够的,还必须伴随文化价值观这种软实力的崛起。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际上的价值认同和话语权。如果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先进性和超越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中国特色”就是不鲜明的,“中国道路”就是不确定的,“中国形象”就是模糊的,从而也就不可能对内获得广泛认同,凝聚全国人民的目标和意志;在国际交往中,则不可能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争取宣传舆论方面的主动,解决中国长期被“妖魔化”(或者说“挨骂”)的问题,赢得世界人民的理解和尊重,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猜你喜欢
实力价值观核心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我们的搞怪实力,真的不容小觑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凭实力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