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兰英 高小运
摘 要:文章基于学习者学习风格的认知实验,认为选择与学习风格相互匹配的学习方法并没有太大好处。相反,那些真正适合初中数学学习的策略往往是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美中不足的便是需要刻意练习,因此相对比较枯燥。并认为,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者不断走出舒适区的过程,该过程必然是不能给人带来愉悦感,而快乐往往则是一瞬间的事情。
关键词:学习风格;初中数学;学习成绩;遗忘曲线;情境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非常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理论、层次教学理论等都是基于对于人的尊重而探讨学习者的学习问题。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发现,在所有学习者中,至少存在4种不同类型的学习风格,它们分别是听觉型、视觉型、读写型和动手实践型。当然,这里的学习风格模型的构建,只是为了我们研究方便,在实际学习中,我们也发现,几乎每个同学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上述4种学习风格,只不过每种学习风格在每个人的学习偏好上占比不同而已。
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本身就是一系列连续性质的试错过程。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历史老师,我的想法也和其他教师一样朴素,就是想学生通过初中数学学习,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并能够获得一定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我将注意力置于学习风格上,试图通过学习风格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开展分类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 微型数学教学实验: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一)全班学习测试分布
为了能够更为准确的测评学生的学习风格,在获得学校信息中心协助的前提下,我指导全体同学在VARK的官方网站上测试了自己喜欢的学习风格,最后获得的测试结果是全班45人中有20人属于听觉型学习风格,12人属于视觉型学习风格,5人属于读写型学习风格,3人属于动手实践型学习风格。其余5人属于混合型学习风格。
(二)针对不同学习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根据学习风格类型,将不确定的45位同学分为5组,从理论上来看,极大程度地简化了学情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在理想状况下,当我们针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采用相对应的教学方式时应当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我们的教学实验以一元二次方程为学习内容。
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已经根据学习风格特点将学生分成人数不等的五组,以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为教学内容,我们对于20人为一组的听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进行一般的讲解式教学。对于12人组的视觉新同学则通过ppt课件展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过程,辅助于教师的一些点拨。而对于5人组的读写型学习风格的同学,我们则为他们提供导学案,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材相应内容,并写出计算过程。而对于动手实践型同学,教师则直接不参与学习过程,只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学习目标。另外对于那些混合性学习风格的同学,我们则让他们从上述4组中自由选择其中一组进行参与。
(三)结论:选择与学习风格相互匹配的学习方法并没有太大好处
我们给学生提供20分钟作为学习时间,5分钟为复习巩固和查漏补缺时间。5分钟一结束,我们就给全班同学发放基于一元二次方程求解的相关测验题目,测验结果却让我们大吃一惊:我们竟然发现选择与学习风格相互匹配的学习方法,并没有太好的学习效果。学习的过程是否愉快和学习成效关系不大。
结合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历,并阅读相关学习风格的各种文献论述以后,我们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学习风格仅仅是一种个体学习喜好倾向,学习者喜欢某一种学习风格,并不意味着他可能完全按照该学习风格的方式去学习。喜欢和去做完全是两码事儿。享受学习过程并不意味着必定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人是感性的高级动物,我们并不能够完全时时刻刻地听从理智的指挥,更多时候我们更愿意选择在一种相对安逸的环境中生活。而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至少学习的过程是人不断地走出舒适区的过程,因此其过程中给人带来的不适感要非常明显,不适感带给个体的感触自然是不舒服的,不愉快的。况且学习给我们个体带来的愉快,往往是一刹那一瞬间的感觉。当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就会豁然开朗。
二、 真正适合初中数学学习的策略
我开始反思自己日常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和一些经验教训,并阅读了相当数量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相关的参考文献论述,通过分析、比较和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4个方面的学习策略有助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一)间隔学习法
间隔学习法背后的支撑理论是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学习知识是要启动记忆的,这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规律,我们学过新知识以后,很快便会忘记。数学知识也不能例外。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而言,突击学习的效果往往使学习者望而却步,很容易挫伤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碎片化学习法,即每次只学习一个或少量知识点,且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要隔开一定的时间段。等到学习下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顺便复习一下已经学习过的上一个知识点。这样的做法一方面能够时刻提醒人的大脑前面的知识点我们已经学过了这个现实,另一方面,由于在第2次复习时的重点在新的知识点上,旧知识点就不会给学习者造成太大的恐惧心理或心理负担,反而在相对轻松愉快的精神狀态下潜移默化地记住了。长此以往,当初中数学的学习和复习已经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链条时,终身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也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
(二)情境学习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距离太远,且学习难度较大,让他们望而生畏。确实,在当前初中数学教材中,存在数字关系的一些案例,离学生的生活相对比较遥远,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太大的相关性,更感受不到如何将知识点学以致用。这就要充分发挥数学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从生活中挖掘相关的教育资源了。对于同一个数学知识点,要是可以想办法群策群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和教师一块从生活中寻找可以用刚刚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不同情境之下对于初中数学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另外,即便是在同一个学习情境之下,面对同样的知识点,不同学生的数理分析逻辑也是存在差异的,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鼓励同学勇敢大胆的分享自己的学习方式。
(三)测验式逆向学习法
新课改以后,在我们的基础教育教学中,部分领导和教师对于考试、测验、成绩等问题过分敏感,认为这是唯成绩论的表现。平心而论,这是对于考试或测验的一种妖魔化的表述和认知。包括考试在内的测验,本身就是一种查漏补缺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通过有效性的测验,教师可以确定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依然存在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是很有好处的。
而对于学生来说,测验也属于一种很好的逆向学习法。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问题:他们普遍无法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相对客观全面的认知,而是往往走向夜郎自大和妄自菲薄两种极端。表现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便是无法准确定位自己的学习情况。对于一个知识点,他们往往徘徊于会与不会的中间地带,似懂非懂是他们的常态。而这个时期的学生普遍比较敏感,自尊心较强,倘若教师直接指出他们在某些知识点学习上面的问题,学生感受到的是教师对于其人格的否定,因此情绪反应相对较大。当然这和处于青春期有关,我们表示理解。测验这样的逆向学习法,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客观辩证的认识自己的学习现状,通过测验,他们能够相对准确的知道自己会什么,不会什么,一知半解的地方又在哪里,从而使得他们在纠错和复习过程中能够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最为关键的是,由于他们的问题是通过测验自己发现的,并不是由别人指出来的,为了维护所谓的面子,绝大多数只要还没有放弃学习的同学,一般都会暗地里使劲儿把所欠缺的知识短板补齐。
(四)温故知新学习法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基于旧有经验和旧有知识结构,对于新知识进行建构的过程。且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一般都是学习者,这种建构他人根本无法替代。简而言之,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教学状态中的。至少绝大多数学生的头脑中还或多或少的装着上节课甚至更早学习过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便是唤醒学生,大脑中的旧有数学知识和数学经验,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一旦该体系大体框架初步建成,学生便会逐步进入自觉学习状态,通过不断地查漏补缺,为自己学习框架添砖加瓦,不断补充缺失的知识点,最终促成初中数学学习的新的生长点的出现。
三、 小结
总之,好的学习方法往往是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学习好的同学的学习方法往往出奇的一致,学习相对落后的同学的学习方法往往各有各的特点。这是当前初中学生学习方法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当前有些人被快乐学习理念所迷惑,认为好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都必然是让人愉快的。但是基于我对多年来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思考,我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往往就是通过刻意练习实现,而刻意练习却往往使学生感觉非常枯燥,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者不断走出舒适区的过程,该过程必然是不能给人带来愉悦感,也只有在获得好成绩的那一刻,学生才能感受到一瞬间或者短暂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但是这也是幸福的、值得的。
参考文献:
[1]刘凤祥.初中数学因材施教教学方法[J].知识窗(教师版),2019(10).
[2]曾志谋.新时代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J].读写算,2019(22).
[3]尚有霞.初中数学教学方式转变之策略[J].学周刊,2019(13).
[4]王麗萍.自适应学习系统中学习者模型与教学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5]贺艳珍.初中数学差异教学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2015(11).
[6]孙益红.初中数学讨论法中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3).
[7]杨海波,刘电芝,杨荣坤.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与成绩的关系——基于Kolb学习风格的初中数学学习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5(10).
作者简介:
梁兰英,高小运,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卓尼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