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中的土地经济问题探微

2021-03-25 04:34谭志琴
商业文化 2021年1期
关键词:城市化土地农村

谭志琴

中国的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土地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迫切需要在城市化的范畴内解决土地问题,例如城市的财产土地、土地流通、对城市发展的限制、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尽量减少农业用地的损失以及对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土地权利。改善土地管理制度,使土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所有权,包括农村地区的集体所有权制度,可以保护农民的实际利益。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改善土地规划以促进城市和农村发展,可将城市和农村发展结合起来,避免盲目的城市化,因为它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

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有限,限制了其发展,以至于城市面积的扩大,农业用地和建筑用地的改变以及对农业用地的占领给农业用地资源的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加快健康城市化的发展需要改变土地资源的管理问题。所谓的“城市化”只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完善与土地有关联的经济问题、加大土地资源的管理力度、增加土地的使用范围,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对于城市可持续至关重要,为城市地区的土地扩张和健康城市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经济的问题

土地规划不合理

首先,在城市化的背景下,一部分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农村大多数人口进入城市,以至于耕地面积变小,甚至出现土地荒废的状况,导致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土地进行有效开发和规划。例如,以国土资源部2018年底的数据为例,11793万,闲置土地84.24万亩,核准未交付土地303.44万亩,占当年城镇总面积的78%。其次,土地利用不高,土地利用粗放,由于不同行业和不同利益群體的规划存在差异,严重浪费资源,例如,对公园设施进行大量的规划,据统计,全国有各级各类开发区3836个,各省平均有100多个,不仅数量众多,每个开发区的面积往往超过10或20平方公里。为了促进城市化发展,大量征用了农民的生产用地,以至于农民的生活无法得到有力的保障。近年来,现代农业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绝大多数农业生产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农业生产布局分散,导致了一些粗放型的开发利用农业用地。工业化落后于城市化,工业区比重较高,城镇结构不合理,致使我国工业区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城市地区的利用率较低。

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我国国情,土地流转,集中度大,很难在行政管理上形成规模经济。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一定的时间。如以城市为例,耕地、森林、水面和荒地的比例分别为11.2%、6%、11.1%和6.5%,只有约11%的转移区域进入了专门区域生产。稳定国家与国家的关系,维护农民的土地经营权,要遵守相应的原则,建立健全制度管理,由于集体产权制度没有大规模划分,大量的土地政策缺乏严谨的法律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有形的公共土地市场尚未形成,直接导致大量的土地成本交易,缺乏一个完整的土地市场和对标准化政治环境的支持,这减缓了农村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化进程。农业资产的逐步显现为谋求自身发展,解决资金困难问题,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增加了过多的资金,甚至直接参与了土地开发。这也导致了泡沫的隐患经济,所以建立公平的城乡市场,规范土地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土地利用污染严重,农民失地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强调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以至于大量的城市企业、工厂和城市住宅的开始增加,导致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的产生。2011年中国水环境严重不足的城市有660多个。根据2012年环境监测资料,87%的城市河流受到污染,其中16%为严重污染被污染了延伸。有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如土壤污染。因过度使用地下水、城市和居民生活垃圾、河流、湖泊和空气污染等严重生态问题而造成的土地补贴,由于经济制约,无法保证及时有效地改善环境问题。此外,违反征地行为关系到农民的权益,农民失地的情况不断增多,会对我国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

解决城镇化土地经济问题的策略

科学规划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科学规划是指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土地使用规划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问题,同时考虑到长期利益应该协调当前和未来的长期利益、个人和集体使用、土地使用规划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对土地使用规划系统和农村工业化进行综合管理;前瞻性的土地使用规划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的制度和政策以及工业转让的准备工作确保了土地资源的最佳科学分配。今年以来,自然资源部结合土地利用立法审查,推进国家审批权下放改革,通过优化研究审批流程,更新审批方式,从而促进用地、用矿、用海的审批力度。有关地方要抓紧抓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按时完成土地审批有关补正工作。当前要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已经受理的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审批,一季度确定现有仓储项目,全力支持企业继续工作和生产,全力保障后续项目实施。应提高土地使用的透明度,建立适当的监测系统,科学规划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完善土地市场,建立健全法律管理体系

土地流动不仅与国家粮食安全有关,而且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有关政府部门要对土地流动的控制和管理进行完善,在考虑到不减少基本农业用地总数和提高其使用质量的基础上,在城市化的框架内,及时调整有关条例,积极促进农村土地的流动。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提高农民对土地流动重要性的认识,加快农村城市化和剩余劳动力的转让的速度。通过在城市就业、土地承包、发展集体经济和建立新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全面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一是根据机构改革实际,对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进行梳理,选购发放涵盖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海洋、测绘等领域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实用工具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副县长、全县自然资源系统每个办公室一册。

加强基础建设,完成可持续发展

目前,由于土地使用权较为混乱,土地政策缺乏连续性,对土地的环境状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加强体制、机构和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尽可能严格的土地使用权制度。尊重和利用地球的每一寸土地,同时注重当前的挑战和长期的发展目标日期经济、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必须坚定地致力于不忽略环境保护,注重眼前的滥用并通过商业化、保护丧失的土地,公正和公平地处理各种用途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无土地农民的利益。简而言之,在城市化方面,寻求新的对策和政策机制,对于巩固城市化土地的资源基础和保持持续的城市化发展是重要的,我们必须不断地探索。

结 语

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新方向,城市地区土地使用具有复杂性、敏感性和紧迫性,要求以综合方式合理规划土地使用,充分利用多方面的空间结构,提高土地的集中程度。需要澄清对农村土地的集体权利,保护农民的利益,提高土地使用的效率,实现土地的密集使用,完成城市和农村建设的土地规划,保护农业用地,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在土地权利。

(六盘水市自然资源局)

参考文献:

[1]杨阳,唐晓岚,贾艳艳,詹巧巧.长江流域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性与驱动因子分析[J]. 世界地理研究,2020.

[2]梁丽英,梁彦庆,黄志英,史思琪.中国省域土地经济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关系[J]. 水土保持研究,2020(3).

[3]吕美丽. 基于城镇化的土地经济问题探析[J]. 科技经济导刊,2019(31).

[4]关江华,吴珺,杨子乐,胡梦雪. 黄冈市人口、土地、经济与社会城镇化耦合协调研究[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9(5).

猜你喜欢
城市化土地农村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新农村 新一辈
分土地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