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在新时代下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由传统的知识教育逐渐在向素质教育转变,更加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关系着小学生的终身成长和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素质教育是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文章对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分析
在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线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关注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加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使小学生的发展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是提高我国全民族素质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
一、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概述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多方面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素质教育注重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发展、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不是绝对孤立的概念。小学语文中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水平,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小学生的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发生改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出现了许多适合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一线的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弄清楚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勇于在语文课堂上创新素质教育方法,全面培养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让小学生成长为一个具有文化知识素养、创新能力、身体健康以及表达能力健全的合格公民,发展成为对社会有重要作用的人才,从而达到实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终极目标。素质教育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经过不断的改革,总结出的历史经验和必然的发展趋势,小学教师要结合语文教材,创造性的发掘和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合理,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有效改进措施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必须使用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使得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型,从而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相匹配,下面是具体有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进措施。
(一)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以积极的学习兴趣带动综合素质发展
小学语文的课堂环境是影响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最主要因素,如何把课堂创设成为一个高效、有活力的、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环境,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气氛相对沉闷,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紧张的压力下,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下去会造成學生的厌学情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曹冲称象》这一课的教学过程当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讲述课文内容,讲解里面出现的生字、生词等方式,在这个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过程,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不深,对于曹冲的聪明才智没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动画片引入的教学方式,在课前准备好《曹冲称象》的动画片教学视频,之后在上课之前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小朋友们,让我们来看一个动画片,你们在看动画片时要思考一个问题,曹冲的做法体现了他身上具有什么优秀品质?”,使用提问的方式在课堂开始之前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的动画片,学生的学习就会更有侧重点,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观看动画片结束之后,教师再进行课文的教学,先讲解生字,比如“称”“秤”和“沉”字音的区别,帮助小学生区分读音和意思相近的词语,在学生掌握了生字、生词之后,再把教学回归到最开始提出的问题之上,让学生表达出曹冲身上的优秀品质,最后再由教师结合不同学生所阐述的内容,培养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的意识,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逻辑水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完成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利用情景教学方法,在情景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情景教学法是近些年来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以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直观,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真实情景中提升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小学生的直观感受来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发展。以小学三年级《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教学为例,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景色变化,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通过课文讲解的方式,不能让学生体会到课文中“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部分的美丽景色,学生无法从教师的描绘之中获得更直观的感受,无法从中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模式,为学生播放能够展现出“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的具体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景之中,获得对美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课文内容教学完成之后,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再比如在五年级《慈母情深》这一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真实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语文教师可以自己扮演“母亲”,或挑选学生来扮演“母亲”,再挑选学生扮演课文中的“我”和加工棉胶鞋帮街道小厂中的“老头”,并挑选一位学生负责旁白,通过旁白有感情的叙述,把学生代入到课文中的环境中去,再由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分别叙述台词,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巩固学生对文章的记忆,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母亲一直在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爱护着孩子,从来没有想到过报酬,母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成长,可以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深刻地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情景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学习能力有充分的提高,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取得的重大突破,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张载曾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提出疑问是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步,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对课文中不懂的内容要及时提出问题,通过质疑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开发智力、提高小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芙蓉楼送辛渐》这首古诗的教学当中,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低,会对“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词产生很大的疑惑,因为在小学生的理解中,首先不知道“玉壶”为何物,更不知道“玉壶”会与人的品质有何关系,有的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玉壶是什么?为什么会用一个壶来比喻人的品质呢?是不是换其他一些比如竹子、梅花等会更好?”,通过该学生的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对故事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对故事中其他的内容已经有了很好地掌握,但是对于“玉壶”还没有一定理解,这时教师要为学生讲解“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当你到达洛阳以后,如果那里的亲友问起我的情况,你就这样告诉他们,我的心仍然像一块纯洁清明的冰盛在玉壶中。作者托辛渐给洛阳友人,带去这样一句话,显然是有背景的。当时作者因不拘小节,遭到一般平庸人物的议论,几次受到贬谪。这里显然是作者在对那些污蔑之词做出回应,也是对最了解自己的友人们做出的告慰,表现了不肯妥协的精神。”以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敢于质疑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养成创新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学生将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新奇的纳米技术》这一课教学当中,当教师完成了教学目标之后,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写出一篇关于未来生活的作文,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写出具有一定逻辑性的作文,语文教師要对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进行保护和激发,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目的,使小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必须要经过不断地创新与实践,结合学生的综合情况,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教育,使小学生的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使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事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杨吉措.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天下:综合,2018(23):170.
[2]张维潘.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研究[J].课外语文,2019(5):178-179.
[3]张丽.浅谈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10):115.
[4]田福梅.素质教育背景下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4):32.
[5]谢玉梅.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究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语文建设,2018(30):5-6.
作者简介:
刘正军,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深沟乡学区王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