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核心竞争力 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2021-03-25 16:38王翠莹
商业文化 2021年3期
关键词:竞争力旅游文化

王翠莹

黨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展开,乡村旅游成为乡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由于乡村自身的局限性,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要素并没有充分得到发展,甚至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文化视角出发,针对目前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出建议:重构乡村文化记忆,培育壮大乡村文化新活力;以创新驱动代替资源驱动开创乡村文化旅游新模式,摆脱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现代科技赋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构建数字化乡村,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健全乡村特色文化创新机制,打造乡村文化品牌,确保乡村旅游文化的全面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日渐成为现代人的一种休闲方式,并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乡村独特的自然资源,更不能忽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抓住文化核心竞争力这一要素,切实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满足村民和旅游者的精神文化需要,是乡村经济振兴和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针对提升乡村旅游文化核心竞争力提出以下对策。

重构乡村文化记忆,培育壮大乡村文化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就是一种乡村文化记忆,乡村旅游应该围绕这一理念,创造发展机遇,做出及时回应。面对当下乡村文化记忆传承的断裂,应该着力打造乡村文化记忆承载空间。第一,加强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做好乡村旅游的文化定位。从组织层面加强重视程度,加强相关部门合作,挖掘乡村文化多样性、独特性,实现休闲、娱乐、文化的高度统一。第二,增强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培养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和传承意识,将乡村文化记忆融入乡村旅游的方方面面。立足于乡村文化的自身特色,通过村民与乡村文化的互动,完成对新的乡村文化展现形式的重塑,培育乡村文化的新活力。第三,对乡村传统的公共文化空间和载体进行改造和创新利用,构建新的乡村公共生活来培育、拓展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只有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体现出乡村文化的自身特色,赋予乡村旅游足够的文化内涵,带来相应的文化红利,为乡村参与者提供足够的利益收入,才能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以创新驱动代替资源驱动开创乡村文化旅游新模式

实现乡村旅游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过渡,摆脱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依赖的现状。以发展休闲农庄、农业科技园、民俗村、田园综合体等多种形式替代资源供给季节性障碍。把握好乡村文化的乡土情结,在丰富形式的基础上注重内容的注入,梳理乡村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赋予乡村文化现代历史意义,让乡村文化变成活态的、灵动的历史传承者。对“人”“事”“物”“场”“境”进行文化再生、再创造,用好乡村文化资本,加强经济支撑,讲好乡村文化故事。展现乡村文化特色,表现人文情怀。除了关注乡村的“乡土味”外,还要注重现代科技的融入,促使乡村文化资源与高科技手段进行融合创新,丰富乡村旅游的形式,形成乡村旅游的市场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扭转乡村旅游的资源驱动型现状,迈入乡村文化旅游的创新驱动时代。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现代科技赋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突破乡村文化空间趋同化的困境,应该形成“政府—乡村—村民—游客”多维互动,改变政府单一的管理模式,杜绝“村村同面”,关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成长性、持续性、自主性、独特性以及延伸性。搭建并开通政府与乡村实际需求间的沟通渠道,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提高村民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参与度,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完善乡村公共文化管理体制,依托村民的切实需求,创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及形式。

同时,积极探索现代化科技赋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加入高科技元素,加快乡村数字化建设。一是实现乡村的网络全覆盖,推动乡村进入“云时代,”利用VR平面导航、大数据、自助服务机器人等为乡村旅游的参与者提供综合性的一站式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二是建设数字化文化广场,打造成乡村旅游的名片,多方协作,共建共享。三是建立乡村数字文化资源库,既能为游客提供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务,又能获取游客的反馈建议,完善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实现市场在乡村旅游中的调解作用,也是对乡村文化的再审视、再思考、再挖掘、再提升。以创新带动乡村旅游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是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培养的重中之重。

健全乡村特色文化创新机制打造乡村文化品牌

农耕文化、村居瓦舍、长街古巷、民俗风情、民间技艺、民间手工艺等都是乡村的文化标签,形成这些文化产品的品牌效应,是打造乡村旅游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步骤。既能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又能将乡村传统文化与旅游市场对接,实现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品牌效应的形成、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要以创新为基点,将创意元素融入乡村特色文化中,打造乡村文化产品研发空间,孵化乡村文化品牌,健全乡村特色文化创新机制。

首先,发挥创意人才的作用。鼓励培养当地有影响的文化名人,注重培养本土学子,积极引进熟悉文化创意设计、文化产品研发、文化品牌经营的具有专业水平的人才。深入调研乡村文化,挖掘乡村文化特色,结合不同的村落类型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创新,系统地对乡村特色进行归纳总结,给政府和乡村提供有效可行的方案,提炼确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实现“一村一品”,从内容到形式上创新乡村特色文化。

第二,形成乡村文化品牌产业链。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集聚效应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有助于地区品牌效应的形成。[ ]创新研发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应该以消费者需求为立足点,应该不断延长产业链,进行相关产品的系列化设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思考更多垂直化、圈层化的内容消费和文化消费升级的需求,更多吸引“90后”“00后”年轻人群,尝试建立“网红”打卡地,线上线下互动,不断深入拓展,同时必须要注重融入现代生活理念和乡村文脉,形成乡村文化产品的主题性,在产品主题的引导下形成品牌化的市场效应。

第三,拓宽文化产品的影响场域。乡村旅游市场是一个多元化的商业综合体,不能将市场行为狭隘地限制在乡村当地,文化产品的销售不能随着游客离开旅游地而结束,应该让旅游者离开后仍然有渠道购买到乡村旅游市场的产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的优势,加强与腾讯、抖音、微信等平台的合作,运用更多数字化的手段,推动乡村旅游文化生态的健康发展。发挥乡村旅游协会的积极作用,协调好政府、农户、创意人才和旅游市场间的关系,使其各司其职,建立完善的乡村特色文化创新机制,完成研发空间的建设以及乡村文化产品的孵化。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柱,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文化竞争力是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把提升文化核心竞争力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结合起来,深挖乡村文化内涵,立足当下,探索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旅游的路径,打造乡村文化新品牌;面向未来,推动乡村文创生态的健康发展,推动乡村文化经济协调发展,让一个个乡村在发展旅游中“活”起来、“火”起来,助力乡村振兴。

(中共大庆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戴鹏.全域旅游下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对策[J].商讯,2020(11):141-142.

[2] 钟小东,赵影.以乡村文化为核心要素发展海南乡村旅游[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01):81-88.

[3] 英青措.黄南州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3):8-9.

猜你喜欢
竞争力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旅游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