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公共管理问题及对策

2021-03-25 16:38徐佳艺
商业文化 2021年3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农村居民公共服务

徐佳艺

新形势下,我国城乡间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得不到充分发展,这一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推进乡村农业的建设,离不开城乡的融合发展,这一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解决城乡融合背景下的农村基层公共管理问题,有利于优化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问题背景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发展关系存在密切联系,经济增长带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城乡融合的发展也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2019 年 4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指出要通过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推动建设新型城镇化等方式推动城乡之间的融合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城乡融合过程中,农村基层公共管理主体单一、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失衡、城乡间公共资源分配不均衡、公共管理相关法律政策不健全等问题仍然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好城乡融合背景下这一系列公共管理问题,有利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加快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中国经济不断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公共管理问题相关概念

城乡融合

城乡融合又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指在社会发展战略上将城市和农村视作一个有机的整体,集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为一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中,使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相互融合、共同繁荣的过程。城乡融合涉及多方面,表现在产业规划建设与发展、政策措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等方面,城乡融合打破了长久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实现城乡的政策平等、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主要是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开端,公共管理主体分为政府和其它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公共管理主体(非营利组织或者第三部门)。社会公共事务作为公共管理的对象,其具体内容包括社会问题、公共资源和公共项目等。公共利益是社会成员共享的资源与条件,其实现的表现形式为公共物品的提供与服务,实现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最终目的。

城乡融合发展中存在的公共管理问题及分析

农村基层公共管理主体单一

公共管理一般是由政府主导、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而在我国农村基层公共管理中,普遍存在政府主导,缺乏社会组织合力参与的现象,这一公共管理主体单一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农村在城乡融合过程中,资源无法有效整合与配置。我国基层农村公共管理还处在较为传统的阶段,基层政府的管理模式缺乏创新、较为保守,农村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管理能力也存在差异,对公共管理认识不清、服务意识不强、管理方式不灵活等问题都使得农村基层公共管理无法有效开展。农村基层单一的管理主体,难以灵活地整合资源,实现城乡融合。

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失衡

从基础设施上看,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较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这一现状也是城乡融合中的一大阻碍。我国大部分农村还存在互联网络通信不发达、水电供应不足、道路硬化、交通不便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一些较为偏僻的农村仍没有水泥路,出行缺乏公共交通工具,无系统便捷的交通系统;受自然地理地形条件的限制和历史文化的影响,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设备较为老旧,缺乏现代化的基础设施配置,且农村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人口素质普遍较低,相关基础设施的维护成本高,国家财政对于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与对城市的投入力度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从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来看,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公共服务提供不平衡,城市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上,享有更為优质的资源,而农村在教育、医疗方面的条件都较为落后,缺乏专业优质的教育和医疗工作者为农村居民提供保障性公共服务,农村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同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也存在不足,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不丰富,缺乏居民的休闲娱乐场地、场所、体育运动设备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不健全。

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乡资源配置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城乡间资源流动失衡,劳动力、土地从农村流向城市,城市拥有更现代化的技术、更雄厚的资金、更便利快捷的交通系统和更为完备的教育医疗体系,相比之下,农村的发展相对落后,资源配置匮乏,尤其是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匮乏。同时,城市的发展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者进城务工,而农村却难以吸引优质的城市劳动力返乡,农村的发展容易陷入停滞。城市化的推进也使得大量农村土地被城市建设所占用,生产技术不到位,无法吸纳资金进行建设投资,农村的发展空间受限。

公共管理方面的法律政策不健全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公共管理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还不够健全和完善,这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公共管理主体责任范围不清、资源无法合理有效配置、公共管理监督不力等问题,影响城乡融合的进程。

对策建议

多元主体参与公共管理

调动社会组织和力量参与公共管理,与政府协力推动城乡融合的进程。政府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农村基层政府作为基层公共管理的投入和执行主体,在尽职尽责履行自身职能的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与力量的积极性,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加入到城乡融合的公共管理过程,合理分工,高效配合,整合资源,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升公共管理的效率。同时,政府应简政放权,打造服务性政府,简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流程,优化组织结构,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为便捷化的服务,加强农村居民对政府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大力支持农村居民举办促进城乡融合的活动,保障公共管理过程中,农村居民对有关政策制定和项目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多元主体参与,促进城乡融合。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一体化建设

政府财政应增加农村地区相关基础设备设施建设的投入,对存在问题的农村道路交通、水电线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及时的修补,实现城乡间基础设施网络全覆盖,为城乡融合提供最基础的设施保障,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通互融。并推进城乡社会服务供给一体化的建设,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农村的信息化程度,引入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手段,为农村提供现代化公共服务注入创新元素,基于互联网,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良好发展模式,使得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更好地带动城乡融合。

优化城乡间公共资源合理配置

优化城乡间公共资源配置,通过财政、税收政策,降低相关要素流入农村的成本,引导城市优质资源流向农村,促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共享资源,更好地发展农村。政府着力解决城乡间较为突出的教育与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解决农村地区存在的现实问题,鼓励教育和医疗领域的众多优秀人才进驻农村,整合城乡间资源,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保障,促进农村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发展,从而带动城乡融合。

建立健全公共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中,公共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公共管理主体职责,防止渎职、亵职,对公共管理过程起到有效监督,建立权力约束机制,保证城乡融合过程中,公共管理在合法合规的条件下运行。

结 论

城乡融合的发展,需要合理、有效地解决农村基层存在的公共管理问题。形成以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管理模式,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一体化建设,优化城乡间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建立健全公共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有效推动城乡融合的进程,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西南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农村居民公共服务
农村基层腐败犯罪情境预防机制构建探析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