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岩
随着近年来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专项资金在高校财务管理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做好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尤为关键。就现阶段各类高等院校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说,最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是预算编制与执行缺乏规范性、专项资金执行效益评估缺乏、专项资金管理职能薄弱,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项资金管理的成效,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下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必须予以重视。
目前来看,各类高校所执行的专项资金管理模式是歸口单位负责申请项目并实施,财务部门统一核算的模式。这一管理模式下,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包括三个环节,即预算管理、预算执行管理及绩效管理。其中的预算管理一方面可以将项目支出纳入年度预算,继而获得财政拨款,另一方面可以对未及时有效纳入预算的突发项目追加项目资金。预算执行管理包括专项资金授权审批、项目执行、现金支付及会计核算。绩效管理包括项目结算、专项资金的管理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评价。于高校而言,专项资金是用于特定工作任务或项目的专门用途资金,主要使用于高校学科建设、实训平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等工作中。在管理内容划分上,高校专项资金管理要重点从资金规划、使用控制、使用监督及评价考核等方面开展管理工作。
就专项资金管理的作用来说,其可以直接影响高校财务管理的成效,保证有效的资金应用到实处,对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意义重大。一方面高校通过积极开展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可以实现节约管理费用、降低资金使用成本的目的,真正意义上确保专项资金可以使用到实处。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力度,可以强化资金使用的风险管控能力,确保专项资金使用更加的规范和健康。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强化专项资金管理力度,可以很好地实现改善高校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高校积极开展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具有十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预算编制与执行缺乏规范性
部分高校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申请过程中未对预算编制给予充分的重视,缺乏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导致预算编制方案存在不合理性,实际可行性较低,导致预算与结算支出严重不符。另外,项目执行过程中因为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预算管理极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专项资金年终收支失衡,引导诸多的矛盾。
专项资金执行效益评估缺乏
国家设立专项资金的目的在于通过专项拨款的方式帮助高校解决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对高校的短期发展和长远发展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考虑到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积极做好资金的合理性、规范性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高校专项资金的使用来说,缺乏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未从事前、事中及事后三个方面积极开展专项资金的执行效益评价,导致专项资金的使用受到质疑,影响专项资金的规范化应用效益。
专项资金管理职能薄弱
目前来看我国诸多的高校均未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特点开展科学化的监督管理,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与专项资金相关的管理部门职能彼此独立,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难以高效协调的问题,引发“多人管”和“无人管”问题。
②部分高校存在“重申请、轻管理”的问题,对专项资金的申请积极性普遍较高,但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和使用效益缺乏管理意识,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措施,或者管理不到位。
③部分高校因为专项资金管理人才短缺,导致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仅局限于预算编制阶段,后期管理职能弱化。
④财务部门和相关的管理部门虽然可以给予专项资金管理较高的重视,但因为人员素质问题及权威性问题,导致日常监管过程中职能发挥不充分,导致监管流于形式,实际收效甚微。
针对高校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校领导层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考虑到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现存问题的特殊性及专项资金同质化特征,实际构建专项资金管理模式与解决现存问题时要重点做好机构建设、管理机制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强化预算编制与执行约束
针对高校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际解决时要把控相关的规范要点,积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各个部门在申报专项资金时,预先对整个项目有全面且详细的认知,做好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严格按照相关的申报程序开展申报工作。预算编制过程中积极听取财务部门的意见,对项目的可行性作系统的分析研究,保证和提升预算编制方案的准确性与规范性[3]。
2.待所申报的专项资金到位后,财务部门及时按照支出类型录入项目预算,借助财务软件分类控制项目支出,强化预算控制能力,真正意义上实现“先预算、后支出”的管理目标。
3.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时建立校内预算执行通报制度,及时对预算执行情况予以通报,以确保可以及时掌握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好预算执行工作,减少结转结余资金。
完善专项资金执行效益评估体系
要将专项资金执行效益评估工作视为一项重要工作对待,对现阶段的专项资金执行效益评估体系加以完善。重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项目考核评价需要从预算执行效果、项目成果绩效及奖惩制度三个方面着手,对相关的责任进行细化分解,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比如要将项目考核评价职责落实到专项资金管理部门,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处理,确保专项资金高效应用。
2.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相关的责任人要严格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开展监管工作,按照项目预算支出程度开展评估考核工作。待项目考核通过后即可以办理相关的财务结算手续。为提升专项资金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可以组织相关的专家开展成果鉴定和评审,以此来确定项目成果绩效。
3.对于存在违法违纪的人和行为,及时予以严肃处理,凸显项资金执行效益评估工作的权威性。
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模式
针对高校在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重点对现有的专项资金管理模式作系统化的创新与完善。高校在专项资金管理模式创新与完善过程中可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滚动项目库管理模式: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三年滚动项目库,对于大型的项目需要从工程进度、结算审计等方面着手,开展事前、事中及事后全方位的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对某一个阶段完成多少进度、实现什么样的建设目标、分别需要多少资金均要进行精细化管理,且形成的管理方案和统计数据均要通过评审而后纳入项目管理库中。
2.实施动态调整管理模式:对教育整改、捐赠配比、绩效拨款及留学生教育均实行统筹化管理,同时对项目进展过程中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整,通过动态调整管理模式强化专项资金的管控能力。
3.构建专项资金网络管理平台:对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申报→论证评审→审核批复→预算下达→执行查询→决算与绩效考核等监管流程。另外,各个职能部门根据专项资金管理需求积极构建项目管理系统,做好自己所负责的专项资金管理工作。
4.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力度:目前来看,各类高校在专项资金管理中所应用的预算编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二上二下”和“五阶段”。“二上二下”这一模式较为理想,但同时对高校的自身管理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二上”是指高校的各个职能部门按照预算的控制数目对预算编制方案作精准的调控,待预算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即可以形成正式的预算文件;“二下”是指高校常委会审批准后所执行的预算批复方案;
5.借助平衡计分卡管理专项资金: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中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在应用平衡计分卡开展管理时可以重点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着手,不仅要对教学和科研指标做全面的考核,且要对后期的社会效益作系统化的评价,以此确保可以得到客观和及时的管理信息。除此之外,在平衡计分法使用过程中,要把控财务维度、效益维度、成果维度及内部流程维度四个评价指标。比如在成果维度评价中,要对专项资金所涉及的科研项目成果进行系统考核,重视论文类成果和成果转化率的分析与评价。再比如在内部流程维度评价中,要重点对专项资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制度建设能力及现代化管理思维作系统化的评价,真正意义上做好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
加强项目执行监督力度
针对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題,必须予以项目执行监督充分的重视。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和项目部门等相关部门要形成多位一体的监督管理体系,开展联合监督,确保可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及多环节的监督管理机制。另一方面项目执行监督要做到全过程和动态化,从事前、事中及事后三个方面开展监督管理,做好跟踪检查工作,比如季度检查和年中检查。若是跨年度项目,则要加强预算执行情况和项目进展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工作,提前防控相关的风险,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综上所述,专项资金管理对于高校来说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过程中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彼此协调配合,联合开展专项资金的申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监督管理,因而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尤其是要做好全过程与动态监管、预算执行两项工作,以此提升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