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研究*

2021-03-25 17:41邹天琦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思想

王 刚,邹天琦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大数据所蕴含的潜在能量得以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表示,“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1]。“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国家运用大数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在实现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的长足进步,同时也为大数据在全行业普及运用提供了可借鉴的良好范本。高校思政课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政课创新,即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运用大数据实现思政课创新,即是高校响应国家大数据战略部署的应然举措,也是实现高校思政课现代化、数字化的必然选择。

一、大数据与高校思政课创新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大数据已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依托于终端存储技术将人们的现实生活以数据形式映射在虚拟网络中很大程度的实现了社会生活的数字化。大数据时代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非经验和直觉。由此可见将大数据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是思政课发展的必然趋势。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指出大数据具有5V特点,即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其中大量、高速、多样体现了大数据区别于中、小数据只能依赖抽样调查获取部分数据的特点,具有数据体量大,覆盖范围广、包含种类多,生产频率快的优势。思政课则可以借助大数据的这些优势,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量化教学效果。

(一)针对学生偏好,优化教学模式

如同石油资源一样,大数据的价值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对它的挖掘以及进一步加工处理。用户画像,便是通过标签化存储在服务器终端的海量数据所得到的成果。他基于对用户全部网络行为数据的分析,抽象出现实用户在网络上的代表。通过对用户画像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识别目标用户的偏好习惯,同时还可以对目标用户未来行为趋势进行预判。全方位立体的用户画像不仅能够给产品优化提供明确方向,同时还具备对目标用户潜在风险进行预警的防控的功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智慧校园”的概念逐步落实。依托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慧校园,在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将大家的学习生活习惯以数据形式存储于服务器终端。通过对这些大数据进行“标签化”分析所得到的“学生画像”,将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偏好、生活习惯等以关键词云图的形式呈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接地气”“风趣”“有内涵”“高大上”“高科技”等关键词,生动直观的表现出当前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的偏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突破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藩篱实现以“用户导向”为核心的改革创新提供方向。“学生画像”在识别大学生学习偏好,生活习惯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对阶段数据的分析实现对大学生行为趋势和重复发生可能性的预判,显示出日常教学过程无法定性明确的问题。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防患于未然,优化教学模式的同时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

(二)教学资源共享,丰富教学内容

慕课(MOOC)即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2]。区别于传统课程对时间、地点、学习人数的限制,慕课不限人数,依托于线上平台对所有有意向学习的同学同时开放,课程规模最多可达16万人;包含来自世界各地的海量教学资源,供学生以兴趣为导向自由选择。慕课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代表,同时也是大数据同教育领域深度融合的典范。我国自2013年启动慕课建设以来,至今已自主建成的10余个国内慕课平台,上线由460余所高校打造的3200余门课程,拥有5500万人次在线学生,慕课数量已列世界第一位。如果说移动互联网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必要条件,那么千万数量级的教学信息资源和学生在线学习数据,无疑为“互联网+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带来了新的机遇。

依托于线上平台开展的慕课,在教学内容上包含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优秀的教学资源。内容多样、风格各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当前自身的学习水平进行选择,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实现了对思政课课堂的延伸和补充。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讨论指导。减少教师教学压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成就感。学生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学习所产生的学习数据都会被系统记录存储于服务器终端,生成一系列与学生学习行为相关的大数据。通过这些大数据,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匹配与之偏好相对应的课程,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对慕课平台的用户黏性。同时通过对其学习时间、测验成绩等一系列学习行为指标的综合分析得到和学生学习行为学生态度等正相关的量化指标有助于老师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量化教学效果,完善教学评价

一切人类活动,均可以通过转化为单位数量进行计量,以体现活动的有效程度。量化指标为定量分析的开展提供了可能。区别于描述性质的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通过赋值描述成果,以数量指标直观展现出不同现象之间相关性和变化趋势。定量分析方法,扬弃了定性分析中所存在的感性成分,对定性分析得出的成果给予了更加科学准确的结论,使定性分析的成果进一步得到深化。大数据时代下,数据获取越发的快速,包含信息量也更为巨大。这为以量化指标为核心的定量分析方法的广泛应用提供了重要保证。

将大数据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中,首先大数据包含了全体学生线上学习行为的全部信息。照比以往仅从笔试成绩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方式,数据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衡量学生日常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和考试成绩一样对最终笔试成绩同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落实。其次大数据使不同指标间的交叉分析成为可能,通过明确各个指标的权重,可以找出导致某一评价指标薄弱的根本原因,在给学生提出针对性改进意见的同时,也有助于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改进方向。最后量化指标相对于“优、良、中、差”的考察结果,能够很直观的体现出,“优”在哪,“差”在哪,以及二者之间的差距。数据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得评价成果更为直观,隐含问题得以凸显。

二、高校应用大数据创新思政课现存桎梏

大数据所具有的5v特点使得它在高校思政课创新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不代表将大数据应用于高校思政课创新中就百利无一害。回顾5v特点,其中数据获取快、体量大、种类多等这些大数据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必然使得部分数据存在真实性较差,价值密度较低的缺陷。这些大数据在真实性上客观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数据的分析成果,也间接削弱了应用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所以我们看到应用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政课的可能性的同时,也不能轻视创新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数据分析成本和教学创新成果是否等值;工具理性和价值理念是否适衡;网络化进程和道德法律监督是否同步,这些问题均对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政课提出了挑战。

(一)数据分析成本与教学创新成果不等值

使大数据实现价值增值的关键,在于对数据的“加工处理”,而在此之前的数据存储则是一切的前提。存储设备和加工技术均抬高了应用大数据的技术门槛。据统计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2940亿封,相当于美国两年的纸质信件数量;发出的社区帖子达200万个,相当于《时代》杂志770年的文字量。大数据容量之大、产生之快已然超过我们我们过去几十年对数据存储的理解,也对我们目前的存储设备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全体在校生的全部学习生活数据信息可能没有如此巨大,但不可否认完全实现对PB乃至更高数量级的数据信息的存储更新对高校来说也是不小的成本投入。此外随着“互联网+”势头愈演愈烈,各行各业都意识到掌握运用大数据资源的重要性。热切的社会需求催生了专门的数据分析行业。大数据分析师则是这一行业的核心人才,他们往往需要具备扎实的统计学、数学功底,还要掌握多种计算机语言进行编程。同时对目标行业的业务状况的详细了解和缜密的逻辑思维都是数据分析师需要具备的特质。同时满足这些特点的大数据分析师自然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才。高校想要将现有的大数据资源充分利用,少不了专门的数据分析人才。无论是打造自己的数据分析团队,还是借助专门的数据分析公司,高校开展深入的数据分析所需要的技术和人力成本都可见一斑。目前应用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政课的势头方兴未艾,在国家“互联网+教育”的政策引导下,学界的有关研究成果也逐步攀升。但对于应用大数据开展思政课的创新成果始终缺乏切实有力的数据支撑。创新成果难以量化的现状下,却存在着创新成本难以估计的问题。应用大数据创新思政课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变革的重要一环,缺少对创新成果的明确预估而开展的大规模投入,势必影响高校思政课的创新进程。

(二)技术手段更新和教学内容迭代不相衡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方针逐步落实,高新技术也越来越广泛的被使用于高校思政课中。大数据等一众依托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高校思政课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照比传统高校思政课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创新。教学形式越发多样,呈现手段越发先进,课程内容越发丰富,这些高校思政课长足进展都离不开先进技术的运用。但归根结底高新技术也仅仅是用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手段,他的作用在于能够扩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场域,拉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同大学生的距离。但并不能也不应该动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涵,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除却形式更应该注重其内容的更新迭代。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对受教育者政治立场、思想品德的价值性塑造,强制性的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仅从形式上跟从学生喜好却不能在内容上同学生产生精神共鸣形成价值认同,势必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教育营销化的怪圈,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念的输出。同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过分依赖互联网教学资源,形式五花八门内容却单一陈旧的“新瓶久酒”式教学现状,无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能力发展和业务提升造成阻碍。

(三)网络化进程加速与潜在风险防控难同步

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快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变革的进程。借助于移动互联网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场域得以延伸扩展。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通过一根网线便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界限实现互联互通。极大地提升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率。但由于受到互联网高度虚拟化特征的影响,网络化的思政课较比传统思政课增加了大学生受到错误意识形态影响的风险,同时削弱了传统思政课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思政课教师的权威地位。高度虚拟化的网络环境使得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发表言论而不受现实生活的束缚,这样看似自由的舆论场域为文化创新和多元化提供沃土的同时,也给错误的意识形态和反动的政治势力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温床。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网络化,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使用频率,使得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受到错误观念影响的风险也提升了。

彼时如果高校尚未形成完善健全的互联网风险防控机制,取得网络舆论场域中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以思政课的教学成效妥善应对互联网鱼龙混杂的舆论环境,那么网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将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难以预估的风险。同时大数据的获取本就涉及用户的信息安全问题,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高校大学生涉世未深,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警惕性不高,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并为不法分子利用将会给大学生的个人安全造成隐患。

三、应用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政课的现实路径

任何先进的技术手段都不能脱离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去单一的去评判他的好坏。其价值一定要结合特定时期的全部社会因素去辩证的考察才能得出成熟的结论。辩证且全面的评估大数据在创新高校思政课过程中的所发挥的作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挖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攻克技术壁垒是降低大数据应用成本的前提基础;明确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是思政课教师回归工具理性的价值遵循;健全高校网络风险防控体系是高校应对教育网络化进程加速的现实选择。

(一)攻克技术壁垒降低大数据应用成本

在以灌输理论为指导的传统思政课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性地位,是全部教学活动的唯一核心。技术手段的应用长期局限于丰富教学形式的表面功夫,没有深入到高校思政课的核心中去,以至于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的重视。但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普及,网络技术对教育模式变革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网络化教学模式推动了高校思政课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互动的转变,大数据作为以往思政课的边缘部分,逐步成为高校打造数字化思政课的关键一环。对于高校而言,攻克大数据应用的技术壁垒,提升思政课教师对大数据运用水平,更好地释放大数据的潜在效能是实现思政课数字化的前提基础。

国家带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智能软件越发普及为“互联网+教育”理念的全面落实奠定了基础。国家战略措施对高校加强大数据应用技术的研究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对于高校自身来说,首先要认识到大数据应用技术对于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将对大数据技术的研发切实落实到高校工作中。技术研发工作除了要从理论上加强对大数据现有特征功能的分析,还要对标各个行业的大数据应用案例,从实践中探寻大数据同高校思政课结合的优势点。积极动员校内各类专业人才,打造高校大数据应用的专门技术团队,掌握大数据应用的核心技术是节约大数据应用成本的重要部分。此外应随时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带头人交流意见建议,从需求上增进大数据技术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程度。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课教学一线人员,对于大数据的应用要树立端正的态度,积极学习大数据应用的相关知识技能,自觉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对大数据的运用,并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大数据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缺点加以总结,通过反馈沟通进一步完善大数据与高校思政课中的融合。

(二)遵循教学根本回归工具理性

高校思政课,是教师根据国家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其中“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传道、受业、解惑”来体现其主导性,而学生则通过积极参与教学认识和实践从而真正达成教学目标。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独立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使大学生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和价值,是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强调,创新高校思政课要在内容上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将价值观寓于知识传授之中,以科学理论指导学生正确实践[3]。大数据的应用迎合了学生们的喜好,实现了思政课“入耳”的一环。但要想进一步达到“入脑”“入心”还需要回归根本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对于高校而言,要对大数据的应用加以管控,合理安排网络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占比。高校思政课教师更是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大数据作为技术手段应用的“度”,谨防过而不及带来的道器矛盾,回归工具理性。以创新教学内容为根本,将灌输性和启发性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使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唯物辩证法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使思政课走出象牙塔,走到学生的身边,从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感的形成。此外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大数据的智能数据再精准,也不如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校的人文关怀更能打动人心。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以高尚的人格和深厚的学识,自觉成为大学生的学习榜样。

(三)完善网络风险防控体系应对教育网络化进程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尚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往往倾向凭主观意识行事。最是需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和栽培。大数据时代一旦各种不良意识形态借助网络课程传播,将会对大学生尚未成形的三观造成“信息污染”。互联网环境所存在的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为不良信息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可能,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造成了风险。健全的网络风险防控机制,清朗的网络环境以及牢固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是保证网络思政课发挥其正面效用的基础。

从国家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监管力度,对开展网络舆论工作的重要作用。要想构建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就要对低俗嘈杂的网络乱象敢抓敢管,敢于亮剑[4]。高校自身则要提高站位,切实担负起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网络信息监管责任。一是要强化校园网络信息审查,杜绝错误意识形态反动政治观点在校园的传播扩散。可以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网络运作和大数据应用。二是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重视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在网络监管过程中一方面要防止反动意识形态的输入,另一方面则是要杜绝内在错误观念的滋生扩散,应落实实名登记政策,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言论和学习记录的审查。高校应同时发挥好管理和教学的双重作用,健全网络风险管理机制的同时,巩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道德教育核心地位,利用思政课积极传播网络法制意识,政治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最后在网课的推广过程中,可以通过拟定网络课程“白名单”的形式即照顾到大学生的学习偏好又能有效对网络课程进行监督筛合理推荐引导。

综上所述,大数据对高校思政课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使大数据的优势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还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以及大学生各司其职,从技术研发、规章制度的设立、应用、执行、反馈等多个维度通力协作,进而找到高校思政课教学形式同大数据的黄金契合点,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