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2021-03-25 17:41张丽娜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思君子儒家

张丽娜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修身思想是儒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教育资源。当前,通过对儒家修身思想的深入挖掘,吸收其中合理的且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部分,使其融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方法的创新、效果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一、儒家修身思想的内涵

儒家思想在政治上一贯主张仁政,提倡为政以德,把道德教化作为治理国政的重要内容,因而在教育上,以道德教育为主要手段,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儒家认为君子人格的培养需要经过后天的不断努力,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君子要做到“修己”“安人”,通过提升自身的修养使自己脱颖而出,从而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此乃儒家的修身之法。《大学》在开篇就明确提出修身为本的说法,把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根本。下面就主要阐述一些儒家修身方法:

(一)学思结合

儒家重视学习,在学与思的关系上主张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58学和思都是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都是解决认知问题,但两者必须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在学习的同时要注重思考,在思考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要把“思”放在中心,不管是学习旧知识还是新知识,都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如果学习的时候不积极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只是机械地把知识填充到自己的脑子里去,过段时间也许就会忘记,不能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知识的吸收、理解与运用,实际上就是一个学习与思考的积累过程,学习是基础,思考使其深化,不断加深理解,也就是说学习与思考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

学思结合的方法在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理论中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认知问题,告诫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它更重要的作用在于修养自身品德,提高道德素质、成就君子人格。因为在君子人格的养成中,只刻板地接受道德规范的灌输,拘泥于陈规,而不主动地对所学的内容加以思考判断,那么所学的道德理论知识永远不会外化为自觉的道德实践行为;反之亦然,只靠形而上的空想道德理想,而不使其立足于社会道德规范之上,那么思考也就没有了价值,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在道德素养的培育中,要坚持学思结合,既要学习道德理论知识,也要进行思考判断。

(二)省察克己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72看见贤能的人,就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省有没有和他相同的过错需要改正。儒家认为,不仅当自己的行为出现问题时要自觉反省,在没有问题时也要不断反省自身有没有犯过他人所犯的错误。曾参也曾说“吾日三省吾身”[1]50,他认为人要严格地对待自己,每天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检查自身的行为是否合格,在省察克己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荀子也说过“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2]12他认为见到善的行为就要思考自己身上有没有与其相似的,而见到不善的行为,就要反省一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此不善之举,坚守自身的善,摒弃不善。儒家学者都注重省察克己,重视品德的塑造,要求时刻反省检讨自己,坚持自身良好的品质,改正自身的缺点,不断取长补短,提升自己,达到理想境界。

省察克己这种修身方法既为个体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提供了途径和方法,也为塑造完美人格提供了指引和方向,对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社会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的,我们每个社会成员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检讨,改正自身不良的道德行为,坚持弘扬良好的道德品行,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提高整体的道德素养,建造和谐而美好的社会环境。

(三)慎独自律

《大学》中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1]8即人要正视自己的内心,不能自欺欺人,就如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厌恶丑陋不好的事物一样,君子更要做到这些,在独处的时候也要自觉自律。每一个人在独处的情况下都应真诚如一,因为做了坏事是掩盖不了的,尽管只有你一个人,但你的心肝脾肺都会有所反应。这就告诫我们尽管在独处时,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自觉地约束自己,不要做出有违社会道德规范的事情。《礼记·中庸》中曾提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1]19意思是驾驭本性的道无论何时都是不能离开的,那些可以离开的束缚也就不能称之为道。也就是说约束自我本性的东西有两种,一种是时刻都不能离开的,一旦离开就会迷失自我;另一种是可以离开的,而这种可以离开的约束也就不能称之为道了。

慎独自律意味着尽管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管的环境中,也要做到高度自觉,按照社会规范的道德准则行动,不做有违道德原则之事。这既是儒家推崇的修身方法,更是一种道德境界,对于今天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有着重要价值。

(四)知行合一

儒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知行合一”。王阳明就认为“未有知而不能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3]29你知道就表示你能做的到,你如果做不到,那你就不是真正的知道。“知”不是在口头上能说出来就表示你真正了解,而是必须在实践中证明你能做到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知”。孔子也说:“学而时习之”[1]49,学习不仅要学还要习,也就是说学习理论知识要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95孔子告诉我们要把仁义礼智信这些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认知,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注重知行的统一。告诫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要谨言慎行,说话要谨慎,不能夸夸其谈,行动要敏捷,多做实事,还应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1]138。

知行合一是儒家修身养德的内在要求,不仅在过去发挥过重要作用,也同样适用于当代社会,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也要知行合一,把学到的道德理论和政治观念等运用到日常的行为实践中去。

二、儒家修身思想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

(一)儒家修身思想的积极影响

首先,儒家修身思想旨在塑造君子人格,注重品德的提升,这就有利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对调和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其次,儒家修身思想虽然注重个体,从个人角度出发,但却有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最后,儒家修身思想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既涉及道德问题,也涉及政治问题。每个人都能够慎独自律,行为也就会规范,就不会做损害国家社会的事情,更不会假公济私,因此修身思想对于当今的廉政建设也是有益的。

(二)儒家修身思想的局限性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静止、孤立地去看待,要学会辩证地对待它。同样,儒家修身思想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儒家思想是封建制度下维护统治阶级的工具,其思想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对统治阶级的约束力较低,并且修身主要依靠个人的自觉,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其次,儒家修身思想也有不适合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就如现代社会已没有君臣之别,而儒家特别强调君臣之间的礼仪规范,这就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儒家修身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能通过教化来改善自身的品行,对社会的某些不公,以及人性的阴暗面缺乏清晰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法治的重要作用。

三、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儒家修身思想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为个体修养的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修身思想博大精深,历经几千年的洗涤而不褪色,除去其中一些不合时宜的成分,对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仍会起到重要作用。

(一)增强个体道德修养,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个体道德修养会受到社会环境、家庭因素、个体身心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在其中起着决定性因素的还是“人”本身。个体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来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如果没有个体的自主自觉,所学到的道德知识就不会内化为我们自己的道德认知,更不可能外化为实际的行动,那么道德教育的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立足于教育主体,充分发挥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从而进行系统而有效的教育,这与儒家修身坚持“人是主体”,通过一系列修身方法来提升主体的道德修养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主张思想教育是一个自主自觉的过程,通过对主体自主能力的培养,引导其自觉主动学习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儒家修身思想所倡导的学思结合,使主体能够积极思考,调动了个体的主动性,使人能够自觉培育道德素养;省察克己和慎独自律的修身方法为个体的道德自觉、自律提供了方法;而知行合一使主体能够把认识外化为行动,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这都为今天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借鉴。

(二)改变单一的道德和政治灌输,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儒家修身所倡导的学思结合的方法是与死记硬背、单一灌输的教学方式相对立的。死记硬背道德规范和单一灌输政治准则只让我们认识到了表面内容,仅有大体认知,而不能理解其本质。这样一来,我们学到的道德理论知识就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理解和应用,也就只是纸上谈兵,在现实生活中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不能形成自己的思考,更不会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思政课中,教育者可以采取一些新颖的教育方法,例如翻转课堂、模拟教学、案例分析、情景教学等,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其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了解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此外,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从现实生活中引出理论,让受教育者受到深深的感染。可以从当前一些有争议的社会热点问题着手,在课堂中引入现实案例,如摔倒的老人扶不扶?怎样扶?公交车让座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等,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并对其产生的后果和解决方法形成自己的思考。可见,儒家修身思想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的方法参考。

(三)将道德规范外化为实践行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学习道德规范并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将其外化为实践行为,而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儒家修身方法中知行合一,便是要求我们要注重道德实践,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要把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去,而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的,通过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提升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推行实践教育法。可以通过社会考察、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学到的道德理论和政治观念运用到实践中去,外化为实际的行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践,且存在道德认知水平高,但道德实践能力低的情况。因此,借助儒家修身思想中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修身理念,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并发挥实践的作用,一方面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脚踏实地去实践;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克服并改正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使其不断完善,从而不断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总之,儒家修身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思想资源,既彰显了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精华,但也蕴含一定的封建、腐朽、落后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批判地吸收和借鉴,继承弘扬其优秀的思想内容。我们要认真地发掘儒家修身思想的现代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积极合理的成分,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扎根于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中。

猜你喜欢
学思君子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学思践悟强思想 砥砺初心再出发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君子无所争
我的学思历程
有君子之道四焉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