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构建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2021-03-25 15:26任保平
关键词:双循环分工十四五

任保平

(1. 西安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2.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12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一方面,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另一方面,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着眼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就需要思考新发展格局的经济学逻辑。本文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分工理论来研究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理论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工理论是“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理论依据

“十四五”时期构建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可以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工理论来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分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工理论研究的是生产分工问题,主要研究了3种类型分工[1]:一是微观层次的企业内部分工。马克思把企业内部的分工看作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加以研究,着重分析了企业内部的分工如何提高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二是宏观层次的社会分工。马克思将社会分工作为商品经济的一个前提条件加以研究,认为分工为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提供了一个前提条件,着重研究了分工和商品交换的一般关系。马克思在斯密分工理论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社会分工论,认为社会分工不同于企业内部的分工,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分工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他认为社会分工以不同劳动部门的产品交换为媒介,社会分工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相同的商品生产者手中为前提。三是国际分工。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理论认为,国际分工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国际分工的深化又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国际分工深化以及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而国际分工的深化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2]。

马克思在对分工内容的大量分析中,深刻地揭示了分工的制度内涵。一是分工不仅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组织制度,而且是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组织制度。二是分工是具有一定历史背景的生产组织,是以一定的经济制度,特别是基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制度为基础,是所有制制度在生产组织上的具体反映。三是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既有统一的方面,也有矛盾冲突的方面,也就是企业内部分工的有组织有比例性与市场经济下社会分工的无组织无规则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工理论认为,分工可以促进专业化,加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实现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相互促进。分工越发达,具体劳动的种类就越多,专业化经济就越发达,投入交换的商品品种和数量自然就越多,市场的规模也就会越大。所以马克思认为:“各种使用价值或者商品体的总和,表现了同样多种的,按照属、种、科、亚种、变种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即表现了社会分工。”[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分工理论,分工可以促进专业化,实现微观分工、宏观分工和国际分工的衔接,实现国际分工与国内分工的有机结合,促进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衔接。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工理论逻辑下“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内在深意

“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改善和调节劳动分工,促进中国以国际分工、国际市场和国际循环为主体的旧的分工体系向以国内分工、国内市场和国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分工体系的转化,从而以国内循环为主体促进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是中国国内分工和国际分工变化情况下的经济新发展阶段的一项长期战略,体现了大国经济国内分工的重要特征,是在新发展阶段对发展战略的提升和深化。提出“十四五”时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对国际国内分工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在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传统的国际经济循环受到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强化国内经济大循环,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有利于实现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大国经济的共同特征是国内市场巨大,完全可以首先实现国内循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市场足够大,国内供给和国内需求对于经济循环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一个整体,既不是片面强调某一方面,也不是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国内市场的作用,以国内大循环推动国际大循环,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出发,“十四五”时期构建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含义是[3]:一是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主要强调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的协调,不是国内经济的单循环。二是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从生产、分配到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的堵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国内循环也是建立在国内分工体系以及国内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三是积极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循环,绝不意味着对外开放地位的下降,相反中国外贸进口和出口、利用外资、对外投资的规模将会持续地扩大,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会持续提升。四是以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新发展格局构建要从供给侧发力,通过深化改革,提升企业素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和水平,使得中国国内大循环构建能够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同时,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五是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4]。中国经济发展新格局构建要通过质量和效率双轮驱动,通过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经济结构的活力和附加价值,以实现国内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六是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依靠创新驱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发展壮大新动能,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工理论逻辑下“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局构建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工理论认为,分工能形成中枢力量,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分工对生产力进步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扩大社会劳动的范围和发展社会劳动的范围来实现的。因此,中国“十四五”时期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要改善社会分工,依据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形成新的分工体系。在分工理论视角下,从构建基于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基本要求出发,构建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路径在于以下5点。

(一)以分工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以新经济为主体的生产体系

新经济是第四次新科技革命的成果,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为前提,将知识、信息、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催生出的新产业。在新经济的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融合而形成了新的经济业态。

新经济是世界范围内经济的新增长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十四五”时期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要大力发展以新经济为主体的生产体系。

第一,“十四五”时期要利用信息化引领产业发展,推动产业新业态模式的成长。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通过“互联网+”“数字化+”等信息化手段,积极发展和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渗透作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产品融合、技术融合及产业融合,形成产业和技术协同发展的新业态。

第二,“十四五”时期,要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制造新模式,以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加快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走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产品和装备制造的智能化。

第三,“十四五”时期要以智能生产来推动生产部门在组织结构、运营模式、投融资途径等方面变革。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打造高质量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新格局。

(二)以分工理论为指导,建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建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是“十四五”时期要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动力特征上要体现创新性,在效能特征上体现开放性,在结构特征上要体现融合性,在空间特征上要体现集聚性。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必须紧紧抓住世界产业体系发展的趋势和新产业发展的契机。

第一,强化自主创新。“十四五”时期要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加快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为主向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型。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汇集、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第二,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十四五”时期要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实体经济发展必须以产业链为纽带,瞄准国家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

(三)以分工理论为指导,构建新型消费体系

新型消费体系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的表现。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要以分工理论为指导,积极推进新型消费体系的建立。

第一,加快拓展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体验消费等新兴消费领域,鼓励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增加健康、养老、医疗、文化、教育以及安全等领域消费的有效供给。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供给创造消费新增长点。

第二,推动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型消费成长。发展以网络购物和电商直播为代表的新型消费,促进传统销售和服务实现转型升级,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着力构建城乡融合消费网络、加快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

第三,坚持消费引领。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努力稳定基本消费,进一步提升传统消费,积极培育新兴消费,持续激发潜在消费。尊重消费者自由选择权,实现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提升消费者满足感。

第四,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新消费体系方面,从完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应急物流体系等方面统筹推进中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构建中国新发展格局提供流通体系支撑。

(四)以分工理论为指导,构建现代流通体系

流通是社会化大生产过程的重要一环,与生产、分配和消费共同构成国民经济循环。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都离不开现代流通体系。但是中国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不少亟待打通的堵点,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以分工理论为指导,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快建设物流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优化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

第二,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把短期需求和长期目标相结合,把上游生产和下游消费相衔接,把国内流通与国际供应链体系相融合,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以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跨界融合来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形成一批网络覆盖面广、主营业务突出、品牌知名度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

第三,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5]。完善公平竞争政策,营造宽松开放、激励有效的发展环境。加快建设竞争有序的统一大市场,加快商业、运输、快递、数据、金融等领域的对外开放,提高国内国际市场的接轨程度。

(五)以分工理论为指导, 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新发展格局不是单循环,在国内循环基础上,中国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必须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参与国际大循环,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在加强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基础上,在更高开放水平上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相对接,通过畅通国内循环推动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循环, 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第一,实施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战略。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吸引集聚商品、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在扩大内需基础上,积极参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走更加开放的道路。通过更深层次引进来和更高水平走出去,提高国内市场对全球商品、要素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的吸引力,增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国际资源配置力,提升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为经济新发展格局形成提供强大外部市场动能。

第三,推进开放模式的转型。把大进大出的开放模式转变为优进优出的发展模式,使开放走深走实,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开放。

第四,推进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以自贸试验区为主要平台,对标国际高水平自贸区,促进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的自由化便利化,大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在中国与相关国家之间形成分工合理、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关系。

猜你喜欢
双循环分工十四五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