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

2021-03-25 14:10杨志周锐张潇瑞王子秦
鄂州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革命教学活动思政

杨志,周锐,张潇瑞,王子秦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并对其积极践行,它反映出对其自身的生命力所具有的坚定信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当前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在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要加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了解和认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实现文化自信在全民族的覆盖,大学生群体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因而,结合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加强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对于丰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激发青年群体的文化创造活力,进而由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对大学生的指导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一方面,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文化不自信现象,他们“崇洋媚外”,对于中国文化妄自菲薄,轻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西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奉为圭臬,以西方之是非为是非,另一方面,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文化自信教育有待加强的情况。具体表现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存在对中国文化和文化自信宣传教育不足、专门的文化自信主题活动设计不够和实践教学评价中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状况关注度不高等问题。

(一)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存在着文化不自信

从大学生自身来看,这一代大学生都是九五后甚至零零后,他们是与网络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在他们没有形成正确价值观之前很容易被网上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影响,加上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够,难以形成文化自信。

从社会转型方面来看,近代中国由于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农业社会逐渐瓦解,在向西方学习,进行工业化转型过程中,在摒弃封建糟粕文化的同时将优秀传统文化也丢了,从而在当时整个中国社会形成了崇洋媚外的恶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革命建设事业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重新高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文化一枝独秀。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经济领域出现多元化,反映在文化领域也出现多元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导作用有所削弱,从而使中国人民思想领域出现了诸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结合消费主义的推波助澜,部分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文化不自信现象。

从西方的文化渗透方面来看,近代中国本身就是西方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竞相争夺的半殖民地,西方列强在中国大肆培植利益代言人,导致近代中国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对立,中国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文化交流较少。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反对苏联霸权主义,中国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了一个蜜月期,双方基于平等互利的文化交流合作增多。然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采取和平演变手段打垮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后,社会主义中国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宣传他们“普世价值”和生活方式,以人权和人道为幌子,以文化产品为依托,输出资本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文化,荼毒中国青少年大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然而当下部分大学生从生活方式到价值评判都唯西方之标准是从。在生活方式上,他们秉持着一切向西方看齐的观点,生活方式全盘西化。在价值评判标准上,许多大学生更是被西方主流媒体牵着鼻子走,以西方价值判断来评价世界与中国,他们枉顾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干涉他国内政造成地区动荡的事实和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并积极承担国际责任的事实,相信所谓普世价值,指责中国。究其原因,既有大学生本身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不够,也有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思想混乱和全球化西方文化渗透带来的思想冲击的影响。

(二)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本身来看,坚定文化自信有待加强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坚定文化自信有待加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中国文化和文化自信宣传教育不足。中华民族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创造了丰富多彩,璨若星河的优秀文化。这些优秀文化不仅在历史上起了重要作用,也将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在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教育十分有必要。然而当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文化和文化自信宣传教育不足,以至于许多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没能发挥其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作用。

第二,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专门的文化自信主题活动设计不够。当前开展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大多数都是以专题教学形式开展或进行学习讨论或进行模拟践行,而实践教学主题大多数是社会热点问题联系思政课内容,缺少设计开展文化和文化自信活动。一方面,很少单独设计开展文化自信活动。另一方面,已开展活动中也不太注重文化和文化自信的宣传教育。

第三,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对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大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从现实成果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展开,对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状况关注度不高。由于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评价维度上对文化自信不够重视,在客观上鼓励了大学生只关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成果,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实践教学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大学生在主观上放松了对文化修养和文化自信的重视。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策略

(一)利用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依托于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表现出来。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可利用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宣传教育,增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理解认同,并自觉化为行动,从而打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以湖北省为例,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惟楚有才的美名。历史上,这片土地上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楚文化,诞生了以武昌首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在湖北省开展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开展学习屈原作品,纪念屈原精神的活动,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情怀,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在湖北省开展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还可以通过参观以武昌首义纪念馆为代表的一系列革命文化纪念馆,感受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增强大学生对近代历史和革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中国各省份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文化自信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当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一般来说存在部分大学生是本地人,依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家乡和中国的历史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加强文化自信。

(二)通过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的展示,坚定四个自信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经济领域,基本解决了困扰着中国人民几千年的贫穷问题,从近代的贫穷落后到即将实现全面小康,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不仅基础工农业生产能力领先世界,而且在通信、高铁等高精尖领域已跟上或者领先世界。在外交上,中国从近代受列强欺负的半殖民地发展到如今越来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提议写入联合国决议,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在政治上,中国人民从近代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到今天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民主,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和能力空前提高。在军事上,中国从解放前的小米加步枪到今天拥有核武器、航母、战斗机等高精尖武器,军事实力稳居世界前三。在文化、科技等各方面还有许多方方面面的巨大成就。新中国在短短七十年间就实现了从近代积贫积弱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之所以能实现这种跨越,最根本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可通过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集中展示,使大学生感受到新中国发展的历史性成就,从而增强对中国模式的认同理解和自信,加强四个自信,使大学生产生对中国文化的自豪,加强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三)加强各学科专业的协调,利用专业资源,感受学科进步,增强文化自信

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中国诸多学科专业从无到有,从有再到领先世界,中国文化四面开花。不论是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人文社科专业领域还是在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自然科学专业领域,中国学科建设的发展进步都十分明显。中国在很多学科和领域已跟上世界先进水平甚至领先世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既是中国文化本身进步的表现,同时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的结果。在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可将文化进步同大学生学科专业进步联系起来,可以将专业实践与思政实践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感受自身专业学科进步的同时,感受中国文化的进步,从而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充实第二课堂,增强三全育人的有效性

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这不但可以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也可以使思政课实践教学渗透进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大学生思政课教学实践加强文化自信可以通过组成社团并开展社团活动开展,在教师指导下将具有相同文化爱好的人组成社团,社团通过组织活动加强对文化的宣传。例如可以组建马克思主义研讨会、爱心社、志愿者协会、文学社等社团,开展社团活动学习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研究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可以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在志愿者活动中理解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种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使思政课实践教学对文化自信的宣传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始终。

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原则

(一)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加强文化自信,首先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加强文化自信的前提,只有客观真实地对古今中外各国各民族文化进行分析评价,才能做到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借鉴外来文化、坚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立场,才能够正确地引导大学生认识中国文化、学习中国文化,在自信开放的态度中发展创新中国优秀文化并借鉴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才能使大学生做到在理性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二)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加强文化自信,还应当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应当将中国优秀文化与社会发展成就和具体文化内容形式联系起来理解,例如,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体文化内容联系起来理解,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当代中国发展巨大成就联系起来理解。只有主动将中国文化生动活泼地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和大学生现实生活学习之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使大学生更好更深层次地理解中国文化及其发挥的社会作用,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使大学生做到在实践教学活动和实际学习生活中自觉建立文化自信。

(三)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要求我们以历史的眼光看问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加强文化自信,还应当遵循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大量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不便于大学生理解学习,应当将历史上形成发展的文化同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理解。例如,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跟现实生活中的古典诗词和传统美德联系起来理解、将革命文化同现实中红色精神和红色电影歌曲联系起来理解,从而将中国优秀文化从一段段冰冷的文字变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文化符号,并使大学生身处这些文化符号的熏陶之中,加深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理解、认同和自信。

(四)以学生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加强文化自信,更应当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大学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体,思政课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应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积极参与。首先思政课教师本身必须对中国文化和文化自信有一个全面的、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只有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大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文化自信理解,丰富大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革命教学活动思政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